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创新政策制订过程融合技术预见方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中保 《科学学研究》2008,26(5):994-999
 技术预见构建了政产学研相关利益者交流沟通、共同塑造未来的平台,其结果在科技政策制订和科技规划制订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目前创新政策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尽量提高创新政策制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促进相关利益者充分有效的交流沟通,就创新政策制订中的重大问题达成共识是提高创新政策制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有效手段。为此,加强创新政策制订过程与技术预见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政策制订模式变革入手,提出了创新政策制订过程中融入技术预见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创新政策制订过程与技术预见融合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以色列科技政策演变的研究,从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有关R列科技政策对WTO有关规则的适应性调整,并提出对我国加入WTO后制订科技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外科技政策与WTO规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有关R&D补贴条款角度出发,分析国外科技政策与WTO有关规则的相关性与适应性,并提出对我国加入WTO后制订科技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创新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新经济模式的成功在相当大程度上源于其自上世纪80年代实施的一系列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创新政策.美国作为尊崇自由市场制度的国家,政府在创新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中经历了一个从观念性地位的确立到政策系统的成熟发展的演变历程.纵观美国创新政策的演变历程,其政策的结构性演进过程为我国经济模式转轨期创新政策的制订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技风险与传统风险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在这些科技风险规制的政策制定中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科技专家、企业、政府、媒体和公众,他们之间话语权的失衡使科技规制政策面临一定的困顿,主要表现为专家的话语权过强、政府的选择性失语、公众的集体失语。要实现科技规制政策的优化,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沟通、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政策张力、专家知识的民主化,培育公众的公民精神,建立协商模式以及加强政策的宏观引导。  相似文献   

6.
彭学兵 《科技与管理》2003,5(6):128-13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政府纷纷调整本国的产业政策,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日本国家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其科技补贴政策,对我国加入WTO后的产业政策的制订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通过研究日本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历史演变,分析日本科技补贴政策与WTO规则的适应性与冲突性,提出了制定我国科技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1997年回归至今,香港的科技有了很大的发展.香港在发展过程中所制订的科技发展策略和科技政策部非常值得澳门学习,本文对回归以来香港的科技政策进行了全面回顾,由此归纳出可资澳门借鉴的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8.
程华 《科研管理》2003,24(6):89-93
本文从科技活动的溢出效应出发,分析政府科技支持政策的合理性。从社会收益与成本角度评估科技资助政策的实施效果。进一步对两种主要的政策工具——R&D资助和R&D税收优惠政策的比较分析,最后对我国制订科技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艳 《科学学研究》2008,26(2):299-303
 欧盟科技政策的制订是利益集团之间冲突和妥协的过程,也是决策机制不断创新和科学化的过程。本文以生物技术政策的制订为例,运用决策理论对欧盟的制度创新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日本战略文化、科技发展与中日科技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制订国家政策的潜在意识与历史文化情结,战略文化是影响日本科技发展与中日科技合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日本战略文化中的等级观念与危机意识,对日本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离开对日本战略文化的分析,就无法准确把握中日科技合作的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