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嘉贤  佟瑞宏  刘瀛 《科技风》2016,(4):112-113
学校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提升。文中主要论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研究及实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8)
学校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提升。文中主要论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研究及实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实行产学研结合,以"研"为纽带,可破解校企合作困局,有助于充分调动企业合作的积极性,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开展,可以利用企业、社会的资源,以弥补五年制高职办学资源的不足,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老师发展。本文结合惠山中等专业学校的自身实践,揭示了五年制高职校与企业产学研结合运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运作机制上的一些成功举措,旨在为校企产学研结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复杂多变、富有挑战性的行业市场,企业要求人才具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精神。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下,成教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具有"宽口径,大视野"、"一专多能"的特点。本文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教学手段、"体验式"教学方法、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1)
为体现奥尔堡"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组织"的PBL模式学习方法的精髓,笔者将跨学期整合不同专业课实践课程,通过企业专家讲座、校企合作建立的产学研基地以及校内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以实际生产问题为基础,以项目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自我选题、提交项目报告并参与项目答辩。同时,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以期为应用型地方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张的现状下,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通过对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建立高校和生产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的纽带,既能解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场地紧缺的矛盾,又能满足企业对专业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协同创新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机制,达到培养具有复合型能力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校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与IT企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3+1"校企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多维平台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机整合校内实践、课后工作室和校企产学研多维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培养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以多维实践平台为基础,打破原有生产实习、实验、产学研合作相互独立的局面,构建一个三者相互联系、环环相扣、不断深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软件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企业技术能力为切入点,通过数理模型研究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模式(替代性和互补性),证明了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中所具有的特殊的"门限"作用,即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产学研合作与内部研发之间逐渐呈现出互补性。随后,利用辽宁省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了企业技术能力"门限"效应的存在。在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并剔除异常样本点的影响之后,检验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健。此外,发明专利持有量、参与技术合作组织数量、企业规模和利润率等因素对于企业内部研发和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平均投入金额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园林专业教学特点、教学改革的意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探讨。从园林专业的学科特点,将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应用于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詹雯婷  章熙春  胡军燕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28-1537
基于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技术能力结构之间的三大视角,从短期互动和长期演化两个角度来对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技术能力结构之间的活动机理进行分析。并以嘉宝莉化工集团为例,进行相关验证,结果发现互补型产学研合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广度,辅助型产学研合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深度。同时随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呈现出从"专有技术——应用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的转换,企业对于产学研合作的依赖不断弱化,整个互动过程中外部资源引进类型呈现出"辅助型——互补和辅助型——互补型"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樊霞  黄妍  朱桂龙 《科研管理》2018,39(1):34-44
以生物技术领域为例,在运用平均技术共现率(MTCR)和平均技术共类指数(MTCI)对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共性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相同基本特征下的产学研合作专利、企业-企业合作专利、企业单独申请专利的技术共性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检验了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效用。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不同技术领域以及不同国别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在发挥产学研合作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考虑不同技术领域特点和区域政策的情景差异,从而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加快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实践,分析了现阶段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模式以及合作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将阻碍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开展。提出了只有在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产学研合作才能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石油企业与石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经历了从短期、单一、临时性的项目合作到长期、综合、战略性项目合作,从国内项目合作到国际项目合作的发展过程.经过多年合作发展,积累和形成了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订单式"培养模式、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合作、联合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共建科研基地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并不断深化和拓展.从发展趋势上看,石油企业与石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将从目前的战略性全面合作模式逐渐向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辽宁省企业经济信息库中企业技术能力的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内生性,对是否参与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参与产学研合作将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若忽略内生性影响将低估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作用效果;产学研合作研发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呈U形关系;此外,产学研合作主要通过提升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来促进企业创新,但其不能显著提高人力资本投入的效率,即参与产学研合作会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的边际贡献率.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工程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实践、立足实践,积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的重点。从校内整个教学过程、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训中凸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途径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工程化的训练;通过积极参加技能大赛升华工程教育的内涵,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校企的合作实践,探究出一种新的校企共赢模式——"学生轮替式岗位承包"模式。这种合作实践模式是物流系学生在物流企业承包岗位,学生轮替实习,保证企业岗位持续人力供给。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于学校,解决了物流专业实习难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物流企业招工难,物流岗位人力资源不稳,成本高等问题得以解决。此模式是共赢模式和试探性实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是一种流行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深入分析PBL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以"数字信号处理器"课程为例,进行了PBL模式的教学实践,介绍了PBL教学模式在问题设置、教学过程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做法。实践证明该种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发展了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现在很多高校都采用产学研的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性高级应用人才。电气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从全面理解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学要义、产学研一体化的主要模式、产学研一体化的措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效果进行阐述电气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问题,希望能为研究产学研一体化问题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6,(9)
为提高我院机电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理念;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与常州企业莱尼特种电缆(常州)有限公司、立达(常州)纺织仪器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双元制"班,进行"订单式"培养。实施以技能为主线,"学做一体,能力递进,校企共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德国商会毕业标准的高级技工、技术员。通过实践与探索,合作范围、合作深度进一步加大了,得到了企业、学校、学生认可,三方有利。  相似文献   

20.
大学排名与产学研合作成效定量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排名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定量研究是目前学术界内外都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文中引入"产学研合作成效"这一新指标,并将该指标分解为二级指标,再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产学研合作成效二级指标与大学排名的量化规律,根据所得规律建立了高校排名的新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证明,正确运用产学研合作成效指标能够比较具体和客观地描述评估对象的科研水平、发展动力与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