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启群 《初中生》2018,(15):8-11
●范文引路● 上林湖之绿 俞强 上林湖,狭长而多湾的湖岸,挟裹着丰富的变幻着的光,几乎要穿透时间的质地,像一棵高大乔木的根系向土地深处伸展开去.舷的两侧、周围,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爬上山坡的绿变得深沉与凝练,突兀的绿在白云的阴影里滑翔,在峰峦的侧影与连绵起伏的坡面之间移动、展开;涌入湖中的绿,仿佛因发过酵而变得透明,绿在一阵风与另一阵风之间,在舷边,随着波纹的曲线不断扩散,以消失的方式强调整个湖面的恬静与澄澈.  相似文献   

2.
上林湖之绿     
上林湖,狭长而多汉的湖岸,携裹着丰富的变幻着的光.几乎要穿透时间的质地,像一棵高大乔木的根系向土地深处伸展开去.舷的两侧,周围,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爬上山坡的绿变得深沉与凝练,突兀的绿在白云的阴影里滑翔,在峰峦的侧影与连绵起伏的坡面之间移动,展开;涌入湖中的绿,仿佛因发过酵而变得透明,绿在一阵风与另一阵风之间,在舷边,随着波纹的曲线不断扩散,以消失的方式强调整个湖面的恬静与澄澈.  相似文献   

3.
同题PK     
《辅导员》2011,(8):43
教师点评佳骏同学在文中以"我喜欢绿"贯穿全文。从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平时善于观察、发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孜睿同学通过"绿"展开丰富的联想,将自己想到的绿的意义展现在读者眼前。小作  相似文献   

4.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亮点突出表现在:一、"目中有人",激活学生参与热情所谓"目中有人",是指教师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李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从"绿"的称呼到"绿"的含义,从"绿"的"明意"到"绿"的暗指,从"绿囚"的指代到"绿文"的最出色之处,几个问题紧扣"绿"次第展开,从散文的"形"到散文的"神",最后到散文技巧,它既符合课文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相似文献   

5.
《下雨了》     
今天,我早旱就起床了,拉开窗帘一看,啊!下雨了雨飘在果园里,点红了桃子,点绿r苹果、梨,点紫了葡萄_雨洒在树梢.染绿了柳树,洗净了每一片树叶雨落在田野上,滋润庄稼.向日葵展开了圆圆的笑脸,西红柿、茄子和辣椒都展开了眉头《下雨了》@乔冰玉$新疆钢铁公司二小三(3)班  相似文献   

6.
三角梅一般在2月到4月开花。花刚长出来时绿里透红,小小的,很好看。随着它一天天长大,花骨朵慢慢展开,里面的花蕊露出来  相似文献   

7.
绿蓝悖论在科学哲学、归纳逻辑、形式知识论等领域激起了热烈而持久的讨论,沿着语言论、科学方法论、贝叶斯主义和知识论等路径形成了几十种解决方案。已有研究成果基本上围绕包含绿蓝谓词的绿蓝假说本身之"合法性"展开争论。这些方案认为谓词绿蓝不具可投射性,而包含不可投射谓词的假说是不可投射的,因此这些假说不可被确证,不能根据它们进行预测,从而悖论不会产生。这些方案在解悖技术上很直观明了,但在哲学说明和辩护上遇到极大难题,没有哪一个方案得到学界广泛承认。从确证的另一个关系项证据这一崭新视角来审视绿蓝悖论的构造过程,可以表明古德曼所断言的绿蓝悖论不成立,从而绿蓝悖论被消解;进而对该方案进行辩护,并利用证据路径上的新研究成果佐证绿蓝悖论和确证研究的证据转向这一指认。  相似文献   

8.
本刊主办的第八届"希望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自2013年7月起正式举行。大赛具体事项如下:征文对象:全国小学生(3~6年级)征文主题:1.绿,是我们熟悉的一种颜色。请你以"绿的联想"为题,展开联想,写一篇作文。(出题人: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教育局陆常波)  相似文献   

9.
为弥补城市中绿化面积不足的难题,增加城市的绿量,有效利用城市立体空间,更好地美化、绿化城市环境,充分发挥屋顶花园在城市中的生态作用,本文就屋顶花园的建造及园林植物的种植展开详细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陆蠡的《囚绿记》中,"绿"是生命,"绿"是希望,"绿"是寄托,"绿"是快乐,"绿"更是最为知心的朋友。在联系《囚绿记》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对"绿"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帮助师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题旨。  相似文献   

11.
寻找一片绿     
这柔嫩的绿,油油的,如春水远流。渐行渐浓,流成碧绿的河。 该伫立守望还是继续前行?怕践伤嫩嫩的生命! 咋夜继续的梦依旧长势良好。碧绿莹莹。 我的梦是绿色的,与绿相关。 小心独行。 野外无人,只有绿。 就这么行着,走进绿色,走出一身绿。 阳光温暖,适合绿的生长。 那柳枝上的鸟儿,盯着我,为我歌吟。我在歌中踏春寻绿。 寻绿?从一块芳草地走进另一块芳草地。 感谢大自然,给我明媚的心境。我能在孤独与寂寞中沿着绿去寻找另外的绿—生命之绿。 一只羚羊伏在草地上,嚼着嫩的绿,绿的嫩。我有些震栗,感觉自己的骨头正被咀嚼。风告诉我:它用绿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陆蠡《囚绿记》展开文本微观分析,力图阐释在全知视角下叙述心灵的声音,采用图解等的方式把身处抗战时期的人们淤积心灵中的郁闷又试图伸展的灵魂做一一分析,并结合其创作的总体风格来做诠释。  相似文献   

13.
1985年的春天,正是桃红柳绿,群芳争艳的季节。一只雏燕带着深山的嘱托、带着泉水的叮咛,展开稚嫩的双冀,载满赤诚的希冀,飞到南师校园所在地——枫山上筑巢落户。从此,绿树环抱的枫山上,无处不闻燕语的呢喃……春去秋来,枫山上,枫叶红了又绿,绿了又红。在这块富饶的芳草地,南师女儿,直面人生,深入生活。洒汗水,勤耕耘;呕心血,细哺育。八载寒署,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4.
山景     
爷爷在生日的那天突发奇想,要到山上过大寿,所以我们全家 就去爬山了。 来到山脚下,我抬头一望,山上四处是绿,有深,有浅,有层 次地展开着。绿中夹杂着一些不知名的粉红花朵,生气勃勃地开放 着。呵,没想到大自然的手这么巧,也知道搭配颜色啦! 在一片鲜绿的梯形田旁,时不时看见一些跳来跳去的小东西, 原来是一些小青蛙。田边插着个竹竿,上面挂着个破帽子,下面连  相似文献   

15.
在《绿》一文中,朱自清先生独创性地发现了“绿”的美、“绿”的魅力、“绿”的理性。他用准确朴实而充满绿的色彩和芳馨的语言,画出了“绿”的鲜为人见的美与力,使《绿》和“绿”活在千百万读者的心中。应按怎样的审美层次来欣赏《绿》呢? 一、从审美感觉层次来欣赏梅雨潭“绿”的美。美国美学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绿》全文四段,首尾略写,即点题和复沓,重在二、三段。而重点中的重点又是第三自然段,是欣赏“绿”的关键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冷激失绿水稻突变体1103s在失绿过程中叶蛋白的变化。电泳结果显示。未经诱导的1103s与其突变原始亲本8902s的蛋白组成未见明显差异;诱导后失绿的叶片中,Rubisco的大、小亚基表达正常,一个56.2kd(PI=4.5)的特异蛋白PI缺失。同一叶片上,在与失绿组织相邻的绿色组织中,此蛋白亦被检测到,不过量有明显减少。研究结果表明,该蛋白伴随失绿过程消失,而随复绿出现,且该蛋白的表达调控与形态性状紧密连锁。故推测PI蛋白可能是冷激应答蛋白。  相似文献   

17.
梧桐树     
<正>我们校园的操场边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它的树干粗壮,一个小朋友都抱不住它,枝叶向四面展开。春天,树枝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像我们的手掌。慢慢地,叶子变得更大了、更绿了,像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六号相继成功发射,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可人类不能永远在摇篮里生活啊!如今,中国人不仅已经跨出摇篮,而且正在太空中蹒跚学步。当杨利伟叔叔在"神五"太空仓中展开那面绿  相似文献   

19.
开学以来,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少先大队开展了少先讲文明、讲卫生的"白鸽中队"和"文明小卫士"创建活动,有近千名少先队员参与活动。这项活动的展开,使校内外纪律、卫生有了很大改观,提升了少先队员在社会、家庭、学校的文明形象,提高了少先队员讲文明、讲礼貌、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9,(3):81-87
研究两岸绿建筑评估系统的发展沿革、指标内容、评估标准、等级划分与执行方式,比较两岸绿建筑规范的异同外;也探讨两岸绿建筑评估系统的优、劣势,分析绿建筑评估规范的制定与应用,尤其是台湾地区绿建筑分级评估制度九大指标之核心内容,对比大陆地区绿建筑评价指标及权重,对两岸绿建筑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