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8月,在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提出了“抓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和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体育理论界引起了热烈反响。体育界围绕着“两个战略”和能否在本世纪末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认为“两个战略”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它是我国体育战略思想的高度凝练,只要措施得当,在本世纪末我国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认为竞技水平是建设体育强国最鲜明的标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应该成为我们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的工作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84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体育强国,以增强全民族的体质,强国强民”。《通知》作为一个宏观号召,并没有明确“体育强国”的内涵及其具体指标。国家体委旋即组织班子,按《通知》精神制定了我国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构想——《2000年中国的体育》。这篇战略构想首次揭明了“体育强国”的内涵,确立了本世纪末我国成为体  相似文献   

3.
要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使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发展,除了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一支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外,还要有好的体育设施。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粮草”——场地、器材和设备,是一项基础工程。只有抓好这项工程的建设,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我国“到本世纪末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高家基小  相似文献   

4.
<正> 最近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见《体育报》1984年11月10日第一版)。《通知》高度评价了三十五年来,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强调了体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体育战线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进一步发展我国体育运动的方针和政策。《通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和关怀,是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体育强国的有力保证。当前,我国的体育形势,中央指出:“已开始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踏上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新里程。”但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快地缩小差距,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中央指出:“必须坚持普  相似文献   

5.
有世界体育强国之称的苏联一向以“业余体育”自称,抵抗着西方职业体育的挑战。“体育选手职业化”在苏联一直是一个令人蔑视的字眼。但是随着苏联“公开化”形势的发展,体育也愈来愈明显地开始超越业余范围,向着体育职业化发展。体育职业已开始渗透到运动员的生活之中。不久以前,苏联塔斯社的《体育报》报道说,苏联第一个真正的职业选手已正式诞生,而事实上,苏联体育界多年来一直明确认为,在当  相似文献   

6.
自从体育报編輯部提出“根据那些原則安排一般学校体育課”以后,体育报陆續的发表了这方面許多文章,全国各地許多体育教师和体育理論工作者都热烈的参加了討論,我們教研組于十一月四日,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討,教务处和科委会的同志也参加了这次討論会。在討論会上,首先大家对目前报上发表的有关文章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見。如: 对于“体育课应以发展身体素貭为主或只是以传授知識为主”的提法,有的老师认为这是比較片面的,不同意这种意見;有的老师认为“体育課应以增强体质为主”这种提法是对的,但比較笼统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内涵和新问题,从国家发展维度规划体育强国建设的新路径,对于加快推动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有着全新的内涵,要建设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体育强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体育强国、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强国、建设整体性文明的体育强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和计划面临重大调整和重新布局,体育强国建设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适应不断深化改革的国内环境,亟待处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结构性困境。研究提出,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要深化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思想认识、统筹做好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顶层设计、加强体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攻关、科学制定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实施方案,以加快建成体育强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一、抓好农村体育活动,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务院批准转发的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中,提出了在本世纪末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有十一亿人口,八亿是农民,开展农村体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生产力,加强国防力量,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武术在农村体育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广泛的民族传统性和群众基础。本文就探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5,(3):74-78
依据相关历史文献,对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体育报刊的内迁以及在战时陪都重庆创办的两份重要体育报刊——《中国滑翔》、《体育通讯》的出版情况进行考证,并比较了这两份体育报刊与抗战前最有影响力的体育报刊——《勤奋体育月报》在经营理念和体育报道内容上的异同点,探讨了这一时期体育报刊的出版对弘扬爱国思想、传播体育知识的进步意义,从侧面对民国时期我国体育报刊出版事业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重视对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特别是竞技体育战略的研究,是指导当前体育改革和加强科学决策的需要,也是为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需要。中共中央发出了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的号召。对此,国家体委在《2000年中国的体育》研究报告中已详细阐述了实现体育强国的八项指标。这八项主要指标虽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各自在整个体育事业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即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体育强国的一个最为鲜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介绍《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的意义,主要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需要、引领全民健身助力"健康中国"的需要、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需要与体育文化成为体育强国软实力的需要4个方面来阐述。并从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支撑、战略保障对《纲要》的内容进行介绍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6个主要亮点:1)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理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2)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3)以量化标准来践行身体素养,引领当代体育教育改革发展;4)强调跨部门联动协同,强化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完善体育产业经济结构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6)发挥体育外交通用语言的优势,提升国际话语权力与彰显大国本色。《纲要》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因而提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执行、深化体育改革与坚持依法治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民健身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涵,数字体育是建设数字中国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提出,同年国务院部署了新一轮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日前体育总局在最新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的发展,这对在数字中国背景下探讨全民健身数字化发展具有时代意义。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在建设数字中国的背景下,以全民健身数字化为逻辑主线,对全民健身开展中出现的国民体质数据,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治理,公共资源与场地设施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的问题解决思路,以数字化为抓手,对建设数字中国,迈向体育强国进程中全民健身数字化发展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83年中国“长城杯”足球锦标赛期间,《体育报》曾在头版连续刊载七篇评球文章,文章署名“特约评论员”。岂不知,这位足球行家却是袁世海老先生。袁老的“球瘾”可不亚于小青年,不吃饭也要连看两场球;有一场好球他要看不上,就会连续几天怅然若失。他为什么对足球如此痴迷,请看《名人与体育》专栏文章。  相似文献   

14.
系统梳理建国以来体育发展战略历史演变,分析当前实施体育强国战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体育强国战略定位与走向提出建议。研究认为,建国以来我国体育发展战略大致经历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竞技体育适度赶超、“两个战略”协调发展、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战略以及体育强国战略几个阶段。当前在实施体育强国战略过程中,存在着战略目标定位不清,发展实践偏离战略目标,价值取向单一以及体育事业结构性矛盾等现实问题。实施体育强国战略必须明确界定战略目标,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深化改革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出发,以战略观点对学校体育的任务、业余训练与运动竞赛体制、体育人才的培养、体育设施与经费等方面同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指出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是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6.
体育强国战略下健康权的法治保障充分汲取“健康中国战略”与“全民健身战略”精粹,既切实保障个体健康权,又助力实现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协同并进发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通过对健康权进行国际法、人权法层面的学理溯源,从主体、内涵、权利属性角度界定体育强国战略下的健康权,并提炼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评析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关涉健康权的立法现状及不足,指出健康权法治保障的路径构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宪法及实体法层面完善体育强国战略下健康权保障的法律体系;二是从修订《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加快体育法律法规规章出台、细化体育政策制定、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规范五个维度来优化体育视野下健康权的“软硬法”规范。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七年八月在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提出了,“抓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和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协调发展”的两大战略,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引起了反响。当我们的社会越是趋向现代化,竞技体育越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这主  相似文献   

18.
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强大的法治保障、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需要法治规范引导、全面依法治国应补齐体育法治短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构成了中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战略背景。体育法治要服务于体育发展战略大局、体育法治要为体育深化改革保驾护航、体育法治要与体育政策良性互动、体育法治要融入体育治理过程指引了中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战略走向。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产业等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对法治的需求日益强烈,亟待补齐当前体育法治发展的短板。由此,应充分利用当前《体育法》修改契机,在外部充分接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内部充分完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完善中国体育法治建设,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最近国家体委一再提出要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问题,《体育报》三月十日发表社论指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着眼于高水平。”我区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也日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工作既定的目标。在“四化”建设进程中,体育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建成“体育强国”尤为重要。二十四届奥运会加强了我们对建成“体育强国”的紧迫感和艰巨性的认识。现今世界体坛,出现了差别日趋扩大的两类体育“国家”——“体育强国”与非“体育强国”。美国、苏联、东德等属于体育强国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属“非体育强国”。对于体育强国国家来说已是现实的“体育强国”,而对于“非体育强国”国家来说仍足一种理想和追求的目标。在世界体育趋于一体化,一些国家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