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侯捷 《河南教育》2011,(11):26-27
每个人的心理成长发育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所经历的各种事件对自身心理成熟都有促进或延迟作用。为什么有些学生心理比较成熟——“懂事”.而有些同学则幼稚、不成熟——“不懂事”?其实,这种成熟与不成熟都是一种社会适应状态.它反映出一个人社会化完成的水平。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不懂事”的孩子常常会让不少教师感到棘手或困...  相似文献   

2.
杜丽荣 《现代语文》2001,(10):32-32
讲到中国近现代化史时人们常常会用到“西学东渐”这个词.其中最后一个字“渐”一般人总是习惯性地念成‘'jian”,笔曾询问过许多人,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念成“jidn”,其实这里它应该念作阴平的“jifin”,而不应该念作去声的“jian”。  相似文献   

3.
王洋 《黑河教育》2010,(1):55-55
“中国制造”——这个现在世界人民都熟悉的字样,但是赋予它的意义已经不一样了,“中国”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为世界带来了什么,而我们又对它报以什么样的评价,赋予它怎样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4.
陈彦米 《师道》2012,(4):56-56
我轻轻走向它——刘伯温按“天人合一”的道学观点设计的这个俞源太极村,并拂去它曾经光辉和沦落后的清尘.末了.推开耳边一切的世俗.静感、静想……这个来自远古的灵感让我想起了余秋雨的《寻觅中华》——我们现在不也正在寻觅“中华”吗?这个留在数千年的古中华.我们的祖先,埋藏的遗言究竟在诉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奶奶家有一只小狮子狗。它的毛很长很长.长得都垂到了地上。再加上它爱跑来跑去,身子下面的毛都变得脏兮兮的,看起来像一个拖把。所以。它就有了“拖把”这个“雅称”。  相似文献   

6.
王益民 《师道》2010,(4):35-36
语文有很多的这个“派”、那个“式”.他们大都在研究“怎么教”。我这里不是说“怎么教”不重要.只是以为有点“过”了:动辄就在语文前面加个定语,这个语文那个语文的。崔峦老师说,在“语文”前加任何一个定语都不是“语文”了,窃以为然。  相似文献   

7.
特雷辛长久以来都是一个奇特的地方。18世纪末.奥匈帝国哈伯斯堡王朝的国王们为了抵抗普鲁士人的进入进行了持续的努力,将特雷辛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堡垒。但是,这个地方太大了.以至于你很难把它当成一个堡垒。这个地方被分成了两部分——特雷辛镇和一些拥有不准确命名的“集中营”——城墙绵延数千米。的确.人们认为这个地方有一条5。多千米长的隧道将一切都连通起来。  相似文献   

8.
说实话,幼儿教师在农村人心目中就是“保姆”的代言词。这个职业社会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门槛低。当一个职业是任何人都不需要经过特殊训练就可以从事时.它当然就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也相应地谈不上什么社会地位。每次听到孩子们管没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的人叫“老师”.心中就有些犯嘀咕,觉着这“老师”是不是也太好当了?  相似文献   

9.
目前.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对读杂志没有多大兴趣.只是随便翻翻.发一些牢骚:“这个观点跟我的一样.怎么我就写不出来”,“我要写的别人都已写了.很难再找到新意了”,等等。如此“失败”,原因之一是不善于从杂志缝里找“新意”。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寿.一言九鼎”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一句广告词,多年来.人们旱已司空见惯.耳熟能详.却不知道它误用了“一言九鼎”这个成语。“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毛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形容一句话的作用很大。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显然不妥.这里应该用“一诺千金”。作为保险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信守承诺,“一诺千金”正合此意。  相似文献   

11.
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提法的商榷徐祥民"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沦哲学"的提法,出现在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科书中,初看起来这个命题是有道理的.但仔细琢磨起来,却觉得它有不准确之处。一、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元沦.唯心主义和唯...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Stendhal,1783~1843)小时候很喜爱数学,也很爱动脑筋.但当老师教到负负得正这个运算法则时,他一点都不理解.他希望老师能对负负得正的缘由作出解释.但他并没有得到令他满意的解释.他后来回忆说:“对我来说,这个没有解释的难题真是够糟的了(它既然能导致正确的结果,无疑也应该可以被解释).而更糟的是,有人用那些连他自己都不清不楚的理由来对我讲解.”  相似文献   

13.
“麦莎要来了.这将是北京10年来最大的一次暴雨。”这个多年不遇的天气警报.让差不多全北京城的百姓都改变了出行计划,待在家里,甚至彻夜不眠等“麦莎”,可它,扭头走了,只掉了几点小水花。事后,人们调侃中,失落似乎大于庆幸。  相似文献   

14.
网络警察     
“上网”这个名词你不陌生吧!互联网这个奇异的世界以它的丰富、神秘、先进吸引了不少人。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上过网,还有好几个“超级网迷”呢!  相似文献   

15.
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猜想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它是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42年提出来的.内容是“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为两个素数的和”.比如8=3+5,10=3+7,100=3+97……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也无法证明这个猜想.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十2”,被誉为“陈氏定理”,使我国在数论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陈景润的结果离摘下这颗数学是冠上的明珠仅一步之遥.不知最后这颗明珠由谁来摘取.费尔马猜想:又叫费尔马大定理,是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尔马提出的.内容是:“当n>2时,没有自然数a、b‘c满足a”+b…  相似文献   

16.
谢世洋 《江西教育》2004,(15):13-14
近年来.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两不像”的问题值得人们关注.它不像职业技术院校.因为其师资和课程都是普通高校的照搬:也不像普通高校.因为它没有普通高校那样的生源、待遇和培养方向.以致培养的学生缺乏技能,难以就业;即使就了业.也要企业再培训。这对学生、学校、社会都是不小的损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考察了广州、赣州、苏州、宁波、无锡、杭州、青岛等地职业院校.结论是:职业教育必须走出传统办学的误区.办出职业技术学校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妈妈有一个老毛病,就是“停车恐惧症”。什么叫“停车恐惧症”呢?就是一听到“停车”二字就紧张异常.停车时手忙脚乱、全身冒汗。她常常提起这个毛病,因为她太不喜欢它了,就像我不喜欢“小马虎”一样。  相似文献   

18.
《母婴世界》2012,(5):62-63
求助妈咪:垒子妈 “我家宝宝现在每天都要追着喂,还喂不进几口饭.我也知道这个习惯不好.可是不喂的话.他根本不吃。”  相似文献   

19.
读贵刊在1999年第8期上刊登的《这个例句不恰当》一文,看到文中把“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这个例句析为“是一个连动句”,笔者认为,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它应该是一个连动兼语混合句。试析如下:“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这个句子的谓语部分“牵着毛驴在路上走”中有两个动词——“牵”、“走”,它们都是主语“东郭先生”发出的不同行为动作(很明显,动词“走”同时也是毛驴发出的),都可以连着主语单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东郭先生在路上走。每个动词单独跟主语构成主谓关系,从这一方面来说,它是一个连动句。我们再  相似文献   

20.
很多平儿问题的解决,最后往往都归结到某个特定的三角形的问题,这个三角形对问题的解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称它为“基础三角形”.因此,研究解题中的“基础三角形”的形成过程很有必要.以下笔者从一个例题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