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考察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对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文章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江西省南昌市某高职院校毕业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职贫困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较非贫困生相比要大,同时心理健康水平较非贫困生相比要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与就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对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因此,高职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应受到重视;高职院校可通过贫困生心理弹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并减少因就业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红  董蓓 《广西教育》2014,(11):13-14
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对1230名高职贫困生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表明:高职贫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高职贫困生SCL-90除恐惧因子外各项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高职贫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实情况,筛选了21篇用SCL-90量表测查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结果显示:(1)与非贫困生相比,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在人际敏感维度上差异显著,以往研究说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发是值得商榷的;(2)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研究年代和样本量大小的影响。最后,对改善高职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敏感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事务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数据化手段来测量和评估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时心理健康的影响:高职贫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贫困生;高职贫困生中女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恐怖等3个方面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男生.进行高职贫困生"心理解困".加强高职女贫困生情绪、情感方面的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高职贫困生的宽恕水平现状,采用中国-Mullet宽恕问卷对262名高职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贫困生的宽恕得分(106.78±44.49)与非贫困高职生的宽恕得分(96.03±52)存在显著差异(t=3.91,p=0.000).农村贫困生的宽恕得分显著低于城镇贫困生的得分;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宽恕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贫困生的得分.不同性质的贫困生的宽恕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单纯的经济贫困学生得分最低,其次是心因性经济贫困学生,双重贫困的学生得分最高.总体来看,高职贫困生的宽恕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高职生,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以及贫困的性质影响高职贫困生的宽恕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职经济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对该群体的心理应付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职贫困生心理应付方式相较于非贫困生更多地采取消极应付方式,心理健康水平更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改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李楠  张平 《考试周刊》2012,(72):176-177
本文针对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五个因子上差异显著,且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在强迫及人际关系因子上得分显著高,并针对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贫困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五个方面得分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由此分析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提出改善高职贫困生心理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职贫困生不仅承担着经济上的困难,还承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心理压力。因此,剖析高职贫困生存在的自卑、嫉妒、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及其主要成因,探索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贫困生作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主要工作对象,同时也常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关注人群。通过问卷调查,对宁波X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研,并从艺术心理治疗视角出发,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和贫困生心理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原因,找到艺术心理治疗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具体操作措施,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职学院贫困生的增加,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主要存在的焦虑、自卑、抑郁、孤独、嫉妒、依赖等心理问题,提出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体系;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全面完善自我五个方面是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生活上备受物质贫乏困扰的同时,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校期间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本文着重研究并分析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现状,据此并结合实际提出措施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阻碍民办高职院校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特征及其成因,进而采取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已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蒋蕙 《文教资料》2011,(16):237-238
虽然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资助体系,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要从本质上解决真正贫困的学生,也就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界定必须科学、公正。其次,高职院校现行单一的助学模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资助机制。最后,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只有既解决经济困难又解决精神困难、心理困难,建立多层次、多途径贫困生资助体系,才能引导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生在高校大学生中所占比例有所提升,高职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在逐渐增多。因此,关注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十分必要。通过剖析影响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了合理的教育方法,希望可以为今后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普及,高等院校中贫困生人数逐渐上升,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其中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高校教育的部分内容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进行分析,后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提出教育措施,促进我国贫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院校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体系;创新资助贫困生的途径与方法,营造真心真意关爱贫困生的良好氛围;强化育人环境,坚持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影响民族地区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学校、家庭及贫困生个人主观等方面。可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块设置、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完善及帮助贫困生就业等方面,探索民族地区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方珏 《考试周刊》2011,(53):184-185
作者结合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对贫困生的解困现状进行分析,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原理,提出建立高职贫困生激励机制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全程与心理咨询主动干预体系;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全程与心理咨询主动干预体系四个方面对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改善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