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在电视事业化模式向产业化转型的过程中.电视节目主持人群体作为电视传媒的有机组成部分,最早被赋予品牌标志的色彩。一批极富个性魅力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甚至成为某些栏目或某家电视台的“Logo”。个性化透视出的是市场营销的观念和气息。在西方电视传播领域.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个性化的实质就是要聚人气,要让观众锁定在你的栏目前.从而拉动收视率,  相似文献   

2.
徐放 《声屏世界》2000,(6):44-45
说起电视节目,在观众脑海中首先出现的就是节目的主持人,而学术界也对主持人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厂广泛的讨论,主持人已成为一个新的明星群体、对目前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状,无论是观众还是专家大多都表示不是很满意,认为目前大多数主持人还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缺乏个性,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实现由“我们说”到“我说”的转变?我认为,主持人的个性化表述是关键。何谓个性化表述?就是主持人通过口语语言和形体语言综合展现的个性传播,这个传播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和个性特征,不是群体化的…  相似文献   

3.
周懿 《新闻实践》2012,(8):58-59
一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能为栏目带来多大的关注度?美国《蒙代尔》杂志2008年度曾发布“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榜单。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咏以3.9亿的品牌价值位列第一,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和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分别以3.3亿及3.2亿排行第二和第三。这些数据从某种程度上足以说明。一位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其带来的市场关注度和品牌价值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曾经在美国主持《看东方》的主持人靳羽西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中国没有主持人,只有播音员”。这句话对于当今中国的主持人现状来说已经不适用了。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行业与我国的电视事业同步摸索成长,80年代以来,电视节目主持人数量不断增加,90年代以后阵营更  相似文献   

5.
仲夏 《新闻天地》2006,(10):8-11
走过25年为纪念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开设25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启动的“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推选结果于2006年9月3日揭晓。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首次在电视荧屏上打出“主持人”字幕,被定为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创办日和节目主持人的诞生日。25年来,我国电视主持人节目蓬勃发展,节目主持人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电视节目的开创者和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优秀节目主持人。为表彰25年来为电视节目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主持人,中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启动了“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的推选活动。参加推选的主持人包括了近年曾经获得“金话筒奖”、“金鹰奖”以及中视协“最佳电视主持人奖”的优秀主持人。推选的标准是为电视主持人节目发展起到开创作用,引领发展潮流,以及为电视主持人事业发展做出长期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自198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如意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以来,至今中央电视台已经举办了六届主持人大赛,为中国电视主持人队伍贡献了众多优秀主持人。作为中国电视主持界规格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大赛,其选拔标准必定是各级电视台选拔、培养节目主持人的参考指标。笔者试对1988年以来的历届央视主持人大赛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其特点及运作模式,以为其他大型电视节目赛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到电视节目主持人,人们大多会想到俊男靓女和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2007年中央3台举办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大赛和“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参赛选手他们或机智、或诙谐、或儒雅、或大气、或稳重、或活泼,总之是琳琅满目、个陛彰显、异彩纷呈,随着我国电视业的迅速发展和广大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群体的素质要不断提高,更加全面。“文化型、知识型、主动型”等富有“个性”的主持人将超越以往的主持人模式从而成为新世纪选拔主持人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是不小的职业群体,且分散在各种各样的媒介中,因而对这一群体进行全部的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在抽样调查方法为这种研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路径。为使本研究的发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群体具有的代表性,也为了资料搜集的方便,本文在使用抽样调查方法时,先是根据现有文献将研究焦点聚集在那些在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10个经典电视栏目。"新闻联播"、"新闻调  相似文献   

9.
黄玲 《新闻传播》2010,(9):33-33
电视节目是电视台节目部门各工种合作的产物,在大多数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是最后一个环节。而作为儿童节目主持人,面对着儿童这一特殊的收视群体,如何成为他们心中的优秀节目主持人?如何能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有效传播?这些都是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领域的永恒话题。本文主要从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方面来对以上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徐锐  曹晶晶 《报刊之友》2012,(2):132-133
当下电视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主持人是决定电视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央视主持人大赛作为中国主持界最高规格的比赛,其选拔要求必定是各大电视台参考指标。本文从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拔机制等方面,分析“评论型”主持人是当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与培养的趋势、“评论型”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为“评论型”主持人的培养途径提出一些的浅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灵魂,许多名牌节目,总和它的主持人的名字和形象联系在一起,国外的电视界把主持人看成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人物。美国是主持人的发源地,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才首次出现完整意义上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由于国情、文化观念的不同,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无论从年龄结构、文化底蕴、影响力,还是驾驭节目的能力等方面都和我国的主持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栾咏梅 《记者摇篮》2004,(11):46-46,49
节目主持人,是我国广播电视传播中迅速崛起的媒介人物,这是一个面向各个阶层拥有最广大受众的群体。是以一个个可能与人交流的、真实的、具体的形象出现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大量涌现.大大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者的之间心理距离.增强了节目的交流感、亲切感和参与感。提高了节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电视主持人队伍,受众的欣赏水平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地升级,由注重主持人的外表到注重其素质内涵,由简单的比较到评头品足,综合观众的意见就是。喜欢和欣赏有丰富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在我国还很年轻.较电视事业的发展来说,主持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显得相对薄弱和滞后,还不能适应和满足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对电视主持人的要求。实践也证明,目前在我国荧屏上近万名的主持人大军中.优秀的主持人仅占很少的比例。作为电视节目的直接体现者.节目主持人究竟能否在社会发展迅速多变,观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经受住由新技术的广泛采用而引发的又一轮传播领域革命的洗礼.这支年轻的队伍.由于面临社会的、体制的、观众的、技术的以及自身的多方面考验而令人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14.
董健  张栋山 《声屏世界》2010,(12):31-31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风格,是指主持人在多个或多种电视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稳定性的个性特征。要在群星闪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主持人队伍中.让观众成为你的“粉丝”,主持人就要凸现出个人的与众不同,即个性化风格。这种个性化如今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主持人的风格直接影响到节目的风格.关系到整个节目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魏波 《新闻前哨》2020,(4):29-30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版块化、栏目化的发展趋势,节目主持人群体渐渐形成。群星闪烁,但其间明亮耀眼的星辰往往时隐时现,好景不长。观察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我们不能不感到忧虑。我们常会看到有些"电视人"仅凭几本没有学得很透的书本知识,靠着陈旧落伍的某个方面的文化积累,在媒体内滚动式快速运转。文化的"透支"正在使电视人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过分地强调表演与形象更使电视节目出现浅俗化、平画化、零散化的趋勢,这普遍存在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节目主持人的文化超越。  相似文献   

16.
张萍 《视听界》2013,(6):100-101
近几年,一批具有明星效应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家喻户晓,出现了“名主持带动名栏目,名栏目带动名主持”的现象。节目主持人参与节目的采编和制作,他们以个体代表群体,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6,(10):9-9
为纪念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开设25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视协)于2005年启动的“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推选结果9月3日揭晓。李咏价值5亿元,蝉联第一。  相似文献   

18.
李勇 《声屏世界》2010,(2):39-4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在电视业改革的浪潮中首次推出了“主持人”这一称呼。从此.中国的电视主持业开始了蓬勃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设置有主持人的栏目,同时也造就了一些为干家万户所熟知的“明星脸”,电视节目主持人也随着电视业的发展逐渐走向“核心化”和“明星化”。然而,受传播规律的制约,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二级传播”的“舆论领袖”.其作用的优劣意味着一个媒体的品位、可信度与权威性。在当前的电视荧屏中,  相似文献   

19.
李洪涛 《新闻世界》2009,(10):93-94
1981年央视在赵忠祥主持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中使用“节目主持人”一词,开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之先河。 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怎样能够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我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呢?  相似文献   

20.
张猛 《新闻世界》2012,(7):114-115
在当前电视媒体竞争激烈,受众审美品味和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作为电视节目灵魂的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自身素质,早已成为一个媒体树立对外形象、扩大受众群体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主持人需要具备的政治素质、精神素质和业务素质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新形势下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升自身素质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