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有独特个性,上乘水平的专栏、专刊是报纸的“拳头产品”.实践证明,一个好的专栏,可以吸引一批读者.难怪有位老报人曾经说过:“专栏、专刊,半壁江山.”没有专栏,报纸缺少个性;没有专栏,就好像电影没有特写镜头一样,使人感觉平淡乏味.当然,要使所有的专栏成为“拳头产品”是不可能的,但一张报纸若有一至两个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专栏,报纸将增色不少.那么,报纸如何办好专栏,使它成为“拳头产品”以吸引读者,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就在“晚报热”方兴未艾,晚报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注意到“晚报热”当中产生的问题。 “晚报热”中出现的一个最大遗憾就是“千报一面”。新办的晚报虽然如雨后春笋,但细细品读,却发现真正具有鲜明的个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仍然屈指可数。大多数晚报版面设置雷同,专栏专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有幸参加首届江苏省广播电视“十大名优专栏”的评选。评选期间,较系统地观摩了全省各市“百里挑一”选送的37个好专栏,聆听了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省厅一些专家对专栏的评议,对专栏节目如何争“优”创“名”很有启发。首先说“专”与“栏”。“专”应该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栏”是指节目的定位。“专栏”就是指这是一个特定的节目,有鲜明的、独特的定位。大家熟悉的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就是定位在社会关注的聚集点的问题上。通过“访”与“谈”的形式,颂扬正义,针贬时弊,正确  相似文献   

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办好报纸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同时也是报纸上专版专栏突出指导性、增强针对性、强化可读性、扩大吸引力的根本途径。因为报纸上专版专栏固定性、专业性和娱乐性的特点比较鲜明,这些特点不但为在专版专栏上直接实现“三贴近”原则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实现“三贴近”原则也为提高专版专栏的宣传质量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抓手”。  相似文献   

5.
《河北日报》一版的“杨柳青”专栏评论,不但是该报的“名牌产品”,同全国各地党报的专栏评论相比较也有其独特的鲜明特色,几年来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4年度《中国新闻年鉴》作为“新闻改革典型经验”予以介绍。(一)“杨柳青”专栏能够在当前卓而不群,主要在于它具有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战斗风格。  相似文献   

6.
王瑄 《新闻世界》2012,(8):199-200
“新华视点”专栏从最初的通稿专栏,到实现跨媒介合作、走上电视荧屏,历经了十年的磨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特色鲜明,极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专栏。是什么因素使得一个新闻专栏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品牌?本文将对其栏目定位、报道特点、写作文本以及舆论监督等方面作具体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7.
自去年12月28日起,《扬子晚报》在A3版“南京新闻”中增设了一个“大杨说新闻”专栏。此专栏一方面强调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另一方面又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尝试文体创新,努力塑造个性,突出名牌专栏效应,一推出便受到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新闻战线面临着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报纸来说,如何使报纸体现出自己的鲜明特色,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功能,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加以解决的一大课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新闻队伍的建设是个内涵极为广泛,涉及层面极为丰富的课题.本文试就培养造就“攻坚记者”和“专家编辑”这个角度谈些粗浅看法.报纸功能的出色发挥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叫得响”的报道和有特色的专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国内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报纸都特别注意抓好这两方面的建设.《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每月聚焦”,《经济日报》的“星期话题”,《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工人日报》的“职工明星谱”等专栏之所以能赢得亿万读者的青睐,就是因为这些栏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不愧为当今报界的“名牌”.实事求是地讲,像上述这些有影响和有特色的新闻产品,在当前我国报界还显得太少.个中原因可能很多,但未能重视培养“攻坚记者”和“专家编辑”人才队伍,新闻队伍自身素质尚欠功夫,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北京晚报在报道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推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栏目:“接力日记——跟随代表委员上会”,15位代表委员将他们在开会期间的见闻、感受、经历甚至故事,以日记这种活泼、生动、通俗的文体记载下来,发表在晚报上,让读者从代表委员亲历的视角,体验两会、感受两会。在两会激烈的新闻大战之中,北京晚报的这个专栏,视角独特、风格独特、内容独特、形式独特,成为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一个个性鲜明、魅力十足、创意新颖、独树一帜的精品专栏。  相似文献   

10.
打开收音机或是翻开广播节目报,有时听到或看到“专栏”、“栏目”之类的词句,我觉得不合适.显然,这类词是从报刊移植过来的.尽管广播、报纸都属新闻这一行,有不少行话、术语可以通用,但“专栏”、“栏目”等词,是根据报刊有版面、页数之说,创造的专用术语.它们指的是“报刊按内容划分的版面”,或是报刊上“性质相同  相似文献   

11.
晚报如何做到与群众心连心?《三峡晚报》积极探索新路.1996年7月26日,《三峡晚报》在一版创办“有困难找晚报”专栏,主动担起为民排忧解难,释疑解惑,牵线搭桥之职.专栏推出 反响强烈公开打出“有困难找某报”,由于这一名称中具有毫不含糊的承诺之意,所以专栏以此命名,需要相当的勇气和责任心.为了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编辑部决定“有困难找晚报”专栏每周至少出2期,主持人也尽量让广大读者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这样,该专栏出了四五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一时之间,来函来电来访纷至沓来,主持人忙得不亦乐乎.据统计,从1996年7月26日至12月31日该专栏共收到读者来信400余封,接到电话300多个,接待来访180多人次,共出专栏45期,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120余个,其中有明确答复或已解决的问题占68%.主要特色 重在解决“有困难找晚报”专栏主要分三种类型:“答复与解释”、“读者函电”、“记者来信”,其中以“答复与解释”为主.以往群众有困难通过新闻媒介呼吁的不少,而呼吁之后是否解决了,或者不能解决的原因是什么,许多新闻媒介就不大追究了.“有困难找晚报”专栏确定以“答复与解释”为主,就是为了改变过去只重呼吁不重解决的状况,以群众的困难最终得到解决为终极目标,切切实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2.
蔡星 《视听界》2000,(5):29-29
专栏化的广电节目,随着广电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受众和广电人的重视。搞好专栏建设,提高专栏质量,对县台来说,有一个“为什么要创办‘名’‘优’专栏节目,按什么样的标准、怎样创办‘名’‘优’专栏节目”的问题。一、争创“名”“优”专栏节目的必要性。1999年度,我们台推荐2个专  相似文献   

13.
“三峡热”带给宜昌市新闻界的活力是前所未有的.在宜昌市,报台林立,竞争呈白热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三峡晚报·星期六》专刊越办越兴旺,成为宜昌市民最受欢迎的“周末刊”之一.不用行政手段,市民们自觉自愿掏钱订阅“星期六”.“星期六”上有一批市民喜爱的“名牌专栏”,恐怕是其原因之一.在最近的一次读者问卷调查中,三峡晚报最受欢迎的专栏,前三名均是星期六专刊上的“名牌专栏”:社会短新闻、警世钟、大特写.就像厂商创造名牌产品一样,报纸上的“名牌专栏”也有一个创造经营的过程,无不渗透着编辑们的匠心.纵观星期六专刊经营“名牌专栏”的过程,有如下几点突出地方:准确定位 坚持“三贴近”星期六专刊是1987年全国周末刊刚刚兴起时创办的.初期只模糊地认为:这张报应是趣味性、娱乐性、服务性很强,供读者茶余饭后欣赏的一道:“文化夜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加之一年一度“热心读者”的问卷调查后发现,星期六专刊仅仅停留在“休闲文化”这一层面是不行的.自费单订星期六专刊的众多读者,大都是普通老百姓,一般是不可能看到公费订阅的机关报的.他们要求在专刊上全方位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类信息,因此,星期六专刊也应和正刊一样,强调“三  相似文献   

14.
据笔者了解,全国有相当多的图书馆学刊物都辟有“图书馆志”或图书馆介绍”的专栏,十分重视该专栏对广大读者,尤其是图书馆工作者所起的作用。这是由于刊物利用“图书馆志”专栏向读者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的概况的缘故。例如: 《江苏图书馆工作》辟有“图书馆志”专栏,1983年第1期的专栏里介绍了“扬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和“前进中的南京中山植物  相似文献   

15.
衡量一张报纸是否一流,是否精品,是从多种角度考察的:有多少有价值的新闻、有多少亮眼的版面、有没有“留住客”的专栏等等。《家报》“男人女人”版块中的“夫妻面对面”专版虽经多次改版,却因其一直保持“故事有看头”、“实招可操作”的个性优势,而成为《家报》诸多“靓版”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追求个性,崇尚卓越,是近年来音像业包装热中的一个趋势。综合反映这方面的时尚追求,就是导入“CI”战略。通过导入“CI”战略,把自己塑造成知名的音像出版社,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的音像制品,对内以塑造个性鲜明、独特、公认的形象,提高音像出版社的竞争力;对...  相似文献   

17.
《河北日报》的“杨柳青”专栏办起来已经9年,它在比较长时间的实践中,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可谓是一个名专栏。为交流办专栏的经验体会,推动报刊上出现更多的名专栏,“杨柳青”专栏主笔储瑞耕同志写了此文,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18.
“名牌专栏”二议蔡雯“名牌专栏”,如同报坛角逐中的声声战鼓,显威风而鼓士气,报界同仁皆全力奋擂一争高低。然研读各家出“名牌”的经验与妙策,忽觉其中颐有耐人寻味且值得推敲之处,故“乱弹”二题,求教于大家。“名人专栏”不等于“名牌专栏”随报纸扩版热而来的...  相似文献   

19.
《郑州晚报》自1993年元旦扩为八版后,第6版经济信息版也顺应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经济信息传递之需求应运而生.它内容上追求的实用性、服务性,贴近经济建设,贴近群众生活;在形式上具有清新活泼、闲适亲切的晚报风格.为了强化这种风格,该版编辑们独具匠心地设置了一个漫画专栏“经济世象”,鲜明地打出自己的旗帜:专门刊发经济内容的世象漫画.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报纸上的“专栏”是什么?“副刊”又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解释。陕西岐山县曹潇曹瀟同志; 了解报纸上的“专栏”、副刊等专用名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