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边区群众报,解放战争中改为群众日报,1954年改为陕西日报,到现在经历了四十五个春秋。最近,陕西日报欢庆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开展了创刊四十五周年纪念活动。边区群众报是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所属大众读物社主持创办的。当时,大众读物社社长是周文同志,报纸科科长是赵守一同志,边区群众报主编是胡绩伟同志。为了适应农民阅读,  相似文献   

2.
今天,新老同志欢聚一堂,回忆历史,思考未来,倍感亲切和幸福。陕西日报的前身是《边区群众报》,1940年3月25日创刊于革命圣地延安,解放战争中改为《群众日报》,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报社迁入,23日在西安出版。1954年秋,中共中央西北局撤销,从这年10月16日起改为《陕西日报》。从《边区群众报》到《陕西日报》,已经整整经历了50个春秋。50年来我们出版近2万期,发行30多亿份。反映了胜利与喜悦,也经历了艰难与困苦。我为50周年纪念,写了几  相似文献   

3.
2015年3月25日上午,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召开"继承优良传统践行延安精神办群众喜爱的党报"座谈会,以简朴庄重的形式纪念《陕西日报》创刊75周年。《陕西日报》的前身是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边区群众报》,由毛泽东主席倡导创刊并题写报头,是全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陕西日报》创刊 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历史铸就的喜庆日子,我们谨向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爱护、支持《陕西日报》的同志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陕西日报》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成长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崭新征途。1940年3月 25日,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革命圣地延安出版了一张通俗报纸《边区群众报》,这张以根据地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为读者的周报便是《陕西日报》的前身。1948年1月 1日,在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征途中《边区群众报》在绥德霍家坪更名为《群众日报》,成为中央西…  相似文献   

5.
《陕西档案》2020,(2):1-1
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陕西日报创刊80年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陕西日报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日报的前身是党中央提议创办的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是拥有光荣历史的党报。80年来,陕西日报秉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的办报宗旨,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讴歌,在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陕西日报弘扬延安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宣传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1940年3月25日,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一张崭新的大众化报纸——《边区群众报》诞生了。 毛泽东是这张报纸创办的倡议者,亲笔题写了报名。周文是这张报纸的创办人,成为报纸的第一任社长。 今天的《陕西日报》和当年的《边区群众报》有极亲密的血缘关系。《边区群众报》开初是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后来是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1948年1月10日更名为《群众日报》,毛泽东又一次题写了报名。1954年10月16日,《群众日报》又更名为《陕西日报》,变成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一直出刊到今天。因此,陕西日报社的人一直把《边区群众报》当作《陕西日报》的前身,把周文尊为报社的首任社长。五十四个春秋过去了,每当陕西日报社庆的时候,报社的同志总是深切怀念自己的第一任社长周文和老一辈边区群众报人,缅怀周文创办《边区群众报》的伟大历史功绩和他对大众化报纸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认真解决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是我们党报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党报更是将“群众利益无小事”摆在突出位置,具有65年光辉历史的陕西日报,其前身就叫“边区群众报”(在延安创刊),后来又更名为“群众日报”。长期以来,陕西日报一直秉承“全党办报,全民办报“的宗旨,报社一直设有群众来访接待室,认真周到地接待来访群众报社一直编办着《读来信编》(内参),  相似文献   

8.
张连业 《新闻战线》2023,(17):46-47
<正>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立业之本。作为一份拥有83年历史的党报,陕西日报弘扬优良传统,努力在新时代写出新篇章。弘扬传统,办群众心中“咱们的报纸”陕西日报的前身是党中央提议创办的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了报头。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报道深受群众喜爱,被亲切地称为“咱们的报纸”。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在《庆贺边区群众报六周年》中说,“这个报纸……当得起‘群众报’这个光荣的称号。它过去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9.
退休后翻阅收藏的图书、资料,乍猛间看到1950年《群众日报》(《陕西日报》前身)编辑部发给自己的“通讯员证”,这个只有纸烟盒大小的黄色花纹的“通讯员证”,伴随我整整半个世纪,已经走过了50个年头。 2000年 3月 25日,是《陕西日报》和她的前身《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从1940年3月25日创刊,至今已整60年华。更使我感到自己持此“通讯员证”的自豪与荣幸。1950年12月15日《群众日报》给我发了这个证,我珍惜她,爱护她。因她给我以智慧和力量,指引我不断学习和进步,使我半个世纪来精神充沛,…  相似文献   

10.
《边区群众报》是1940年3月25日,在革命圣地延安创刊的,它是在党中央、西北局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办给陕甘宁边区区乡干部和广大群众看的通俗报纸。它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最初几年是四开四版的铅印周刊,1947年曾出过石印、油印的三日、双日和日刊,1948年在绥德县霍家坪驻扎时期,由毛主席重新提写报头,改为《群众日报》。西安解放后达到全盛时期。我是1943年初,在延安《Sin Wenz Bao》(《新文字报》)停刊之后转到边区群众报社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陕西日报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群众报》的优良传统,长期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使报纸宣传报道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由于这方面成绩比较突出,1960年获得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先进集体称号。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陕西日报努力解决通讯队伍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通讯员培训工作,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好传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3月25日,是<陕西日报>创刊纪念日.作为全国创刊最早的省级党报之一,从当年创刊时期的<边区群众报>开始至今,<陕西日报>已经走过了整整70个春秋.当天上午的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礼堂,鲜花绽放,华灯璀璨,陕西省各界人士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纪念<陕西日报>七十华诞.  相似文献   

13.
1940年春,陕甘宁边区大众读物社出版《边区群众报》。《大众习作》的时候,毛主席亲笔写了报头和封面题名。《大众习作》出版了两期,毛主席觉得题名写得不够好,又重新写了七幅同样的题名,交边区大众读物社选择一幅换上。1947年底,西北解放战争形势好转,边区群众报社在绥德县霍家坪驻了下来。把报纸版面由八开扩大为四开。随后,又请示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把《边区群众报》改为《群众日报》,并致信毛主席,请他题写报名。不久,毛主席即派人给报社送来了用白纸题写的四幅  相似文献   

14.
陕西日报的前身先后为《边区群众报》和《群众日报》,从1940年3月25日一创刊,就和人民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不仅是因为毛泽东同志两次亲笔题写了以“群众”命名的报头,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了一条“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根本路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如此,建国以后也是如此。为适应形势发展,近两年来陕西日报社委会着意加强通讯队伍建设,分期分批地培训全省骨干通讯员,把这做为群众办报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些县(市)的同志这样评价这件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陕西日报紧紧抓住群众办报的传统不放,花气力搞骨干通讯员培训这个浩繁的基础工程,从根本上保证报纸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种坚持抓‘基础’的做法,很有战略眼光!” 1990年9月,陕西日报召开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全省通讯发行工作会议,主要总结推广先进县(区)、单  相似文献   

15.
今天报纸强调“贴近群众”,这很好,报纸本来是办给群众看的;这也激起了我对边区群众报的一些回忆。边区群众报是1940年3月25日创刊,今年是它的49周年。边区群众报就曾以贴近群众而名震解放区,受到党中央和西北局的表扬。办边区群众报的大多是从蒋管区的湖南、四川、关中一带来的知识青年。主编就是胡绩伟。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16.
谢老——谢觉哉同志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同是也是一位著名老报人。他主办过多种报刊。40年代在革命圣地延安,他还任过我们《边区群众报》(《陕西日报》的前身)的社长。 谢老对办报和新闻写作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和许多精譬的见解。这里特于摘要介绍,以纪念《陕西日报》创刊55周年。 关于办报 谢老说,报纸是党的喉舌,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党的某个时期的某项方针政策能否被广大人民群众准确地领会,报纸的作用很  相似文献   

17.
李瑞环同志最近几次对新闻界如何宣传贯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新闻事业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工作在联系群众方面更有其特殊意义。陕西日报是一张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的报纸。它具有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历史。今天学习六中全会的《决定》,回顾历史,我们尤其感到党报联系群众的重要。陕西日报前身是《边区群众报》和《群众日报》。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7):39-40
<正>《晋察冀日报》1940年11月7日在河北阜平出版,其前身《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创刊,1940年11月7日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决定改名为《晋察冀日报》。《晋察冀日报》为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邓拓担任社长兼总编辑,是全国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党报中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晋察冀日报》在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创办,其任务是使群众理解党和边区政府的政策、主张,积极踊跃支持抗战。甫  相似文献   

19.
傅仕彬 《新闻界》2001,(4):45-45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伴随着新世纪第一个春天,《自贡日报》迎来了它的50周岁华诞。1951年3月3日,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报头,建国后四川地区创刊最早的一家城市党委机关报——《新自贡报》正式创刊。半个世纪以来,《自贡日报》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发展过程。1951年初,中共自贡市委决定将《自贡工人》报和《自贡通报》合并创办市委机关报,并定名为《新自贡报》。《新自贡报》创刊初期为三日刊,4开4版。1958年10月1日改名为《自贡日报》,刊期为周六刊,1959年11月23日起改为周7刊。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自贡日报》改为周3刊并更名为《自贡…  相似文献   

20.
1940年左右,我们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种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陕甘宁边区的《边区群众报》就是在这种形势底下,在当时中共西北中央局的直接领导下,于1940年3月25日创刊的。那时党中央和毛主席也很关心这个报纸,毛主席并亲自为它题名为《边区群众报》。我是1942年才到边区群众报社工作的。当时,报社还是陕甘宁边区文化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