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 .认识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2 .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7、8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 .了解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析题引疑 ;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通读全文 ,思考并回答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2作者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 ?3作者到“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三、讨论分段按…  相似文献   

2.
学习目标一、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三、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四、学会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的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学习重点一、理解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①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②众鸟欢腾的热闹场面。二、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学习难点本课的学习难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  相似文献   

3.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的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感情的方法。作为一篇传统课文,它的语言的美、结构的美、形象的美,使它成为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增加积累、学习表达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成为行之…  相似文献   

4.
《鸟的天堂》记叙了作家巴金和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既生动描述了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村一株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也表现了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和奇异。全文语言凝练,文质兼美,为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11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担负着本单元“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任务。根据教材编排和训练重点,可以确定本课学习目标为:(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培育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2)反复诵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3)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准确并试着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材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体会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诵读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李怀源 《山东教育》2003,(10):30-3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郾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重点1郾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教学准备1郾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郾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估算一…  相似文献   

7.
蓝瑞美 《广西教育》2014,(29):75-75
正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一)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文中关于父亲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3.领悟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三)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父亲的了不起。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断臂悬崖、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等新词。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贴切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练习作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9.
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6.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想象中的天堂入手,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形象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动人。)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1.读。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1.
《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的两种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被称之为“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组课文的阅读训练重点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也就会有不同。教学本课,应重在引导学生在读中能理解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完后,能自由地抒发各自不同的见解和感受。一、借助媒体,引入情境,感知景象教学《鸟的天堂》这一经典美文,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引入情境,先感悟自然…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  相似文献   

13.
教材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体会“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和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句子。为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作如下教学设计:一、初读课文,发现美自由朗读课文,读后小组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美、大榕树充满生机的美、鸟儿纷飞的景象美。二、研读课文,探究美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采用小组讨论交流、个别指导、师生共同探究、总…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从叶圣陶先生与中学生交往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感受叶老一丝不苟、平易真诚的人品 ,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好习惯 ;2 .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积累精彩词句段 ,领悟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体会叶老先生的人品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2 .学习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象征意义。教具准备 :CAI一套。 (内含叶老先生照片、重点句以及作者对爬山虎的两处描写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交流…  相似文献   

16.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继《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之后的重点训练项目,这两则《读写例话》共同体现出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学用结合。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为什么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几种方法?(板书:潜心会文,感情朗读)[设计意图:复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意在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巩固“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明确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学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由此导入新课。]二、自学例话,领悟方法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学…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练习中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能说出文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认识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并感受到“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动态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热爱美的感情.4.背诵课文片断.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让学生紧扣重点 ,品评语言 ,以读为本 ,感悟语言 ,激活思维是养成使用语言良好习惯的必然需要。在教学中 ,我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紧扣重点 ,变串讲为点评 ,让学生品评语言 ,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 ,我紧扣“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这一单元训练重点 ,直扑描写静态的第7、8自然段和描写动态的12、13自然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大榕树静态的词句和描写鸟语啁啾动态的词句 ,进行点评 ,让学生仔细品味 ,感受语言的精妙 ,体会事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这样 ,就使单元训练重点落到了实处 ,同…  相似文献   

19.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和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20.
《鸟的天堂》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第二篇讲读课文。作者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茂盛的大榕树名副其实是鸟的天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和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动态的方法。“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点明文章中心,意蕴深刻,学生往往不能披文入情地理解体会。如何使学生真切地感悟作者对“鸟的天堂”发自肺腑的赞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