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练习引路法教学设计以预习提示为线索,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方法如下:1.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顺课文段落结构。2.细读第一段,弄清蛇与庄稼是什么关系。通过默读、抽读、引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思考:①洪水过后,为什么那里的庄稼总得不到好的收成?(也可联系当地洪水过后的实际情况说明.更有说服力)②放蛇后为什么庄稼会获得丰收?③蛇与庄稼之问的关系如何?3.议读第二段,弄清猫与苜蓿的关系。重点阅读第3、4句,思考:①苜蓿和蜜蜂有什么关  相似文献   

2.
小语第十册课文《蛇与庄稼》记叙了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生长的故事,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文章逻辑顺序缜密,训练项目突出,是培养语言与思维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蛇与庄稼》这篇讲读课文是围绕着“注意事物的联系”这一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安排的。文章通过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以及其他一些具体事例,说明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人们只有掌握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规律,看事情才能看得准些,做事情才能做得好些。教学本文时,教师可选择...  相似文献   

4.
《蛇与庄稼》记叙了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生长的故事,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文章逻辑顺序缜密,训练项目突出,是培养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好教材。一、联言推理课文第一段叙述了蛇、田鼠与庄稼之间的联系。作者连续两次使用了“奇怪”一词。第一次是说洪水过后庄稼接连几年得不到好收成,大家觉得好奇怪;第二次是说老农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办法,买了一批蛇放进田里,结果庄稼获得了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蛇与庄稼》通过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生长等事实,揭示了事物之间存在着或简单,或复杂的联系,告诉人们,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这种相互联系,看事情才能看得准确些,做事情才能做得更好些。文章列举的事例通俗易懂,但说明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它的深刻就在于它说明了辩证唯物上义的一个基本原理: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课文分析《蛇与庄稼》是第十册第五组继《跳水》一课后的又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紧密配合该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事物的联系”,通过重点记叙蛇与庄称、猫与苜蓿之间的联系,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仅是复杂的,而且又是在不断变化的。文章短小精干、说理清楚,是帮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变化,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课文。学生  相似文献   

7.
《蛇与庄稼》是一篇说理性课文,篇幅较短,但事例典型,说服力强,同时结构严谨,文字精练。教学本文,意在教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意识。一、以生活实际,引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新授课前,我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设置情境,以蛇与庄稼有什么关系引出问题,促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并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如下:师:同学们,你们在田地里都看到过蛇吗?(板书:蛇)田地里长庄稼,蛇与庄稼为什么联系在一起?(板书:庄稼)生:地里蛇很多。生:我看到过小…  相似文献   

8.
这篇课文记叙了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生长的事.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搞清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上.课文提及的事物,有的有直接联系,有的是间接联系,有的联系比较证券交易,有的联系比较复杂,这个简单朗晰的演示板书,主要是反映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揄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业分析] 课后作业第1题是紧扣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项目“注意事物的联系”设计的。它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弄清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既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如果我们掌握了事物联系的规律,办事情时就能看得准、做得好。这正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因  相似文献   

10.
《蛇与庄稼》(八册)一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了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时要通过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第一段,主要讲了蛇与庄稼的联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学,划分层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一段主要讲的什么,分几层来写的?在此基础上,教师板书:“奇怪的现象——奇怪的办法——蛇与庄稼的联系”,揭示三个层次间的逻辑联系。第三层次是这一段的重点,我通过“引读法”来帮  相似文献   

11.
《蛇与庄稼》一文.通过蛇与庄稼,猫和苜蓿及其它一些事例,说明年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掌握它们的规律,遇事才能看得准.做事才能做得好。为让学生弄懂这个道理,教学时,可根据课文三个自然段的各自特点,分别采用求异、逆推、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一、启发求异像文第一段,作者首先摆出了两种现大:一种是洪水过后,那里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l成,即使民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另一种现象是1在民把伟放到田里后,庄稼获得了大丰收。!教学时,可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洪水过后,这‘里的庄稼出现了一种什么现象?后来又出现了一种什么现象?…  相似文献   

12.
课文救生圈     
◎把蟋蟀的巢穴标为“住宅”有什么作用?配合小学语文第9册《蟋蟀的住宅》课文阅读《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其一,把蟋蟀的巢穴称做“住宅”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方法,给读者以亲切感。其二,从蟋蟀建巢穴的整个过程看,工程之伟大,工作程序之繁琐,劳动任务之艰苦,与人造住宅何等相似。所以,用蟋蟀的住宅比“蟋蟀的巢穴”更形象、贴切。◎文中写“猫和苜蓿,下雨和地面湿……”等内容,是不是浪费笔墨与题目不符?配合小学语文第9册《蛇和庄稼》课文阅读作者在课文的开端就详尽地写了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如果就此止笔抽象出事物间存在着某种复杂的关…  相似文献   

13.
以训练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机会,使其利于学生学懂、学会、学活.具体地说,它把教学过程变成训练过程,实质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次试验以小五年级(1)班为实验班,以相同基础的小五(2)班为对照班.着重对《老水牛爷爷》与《蛇与庄稼》两篇课文作了试救.并进行了效果测定.《蛇与庄稼》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训练重点:(1)逻辑思维的训练.这篇课文用的是归纳推理的论证方法.课文在"蛇与庄稼"、"猫和苜蓿"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两种联系(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蛇与庄稼》安排在小学语文六年制第十册的第四单元(义务教育人教社版)。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继续通过字词句段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道理,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这篇课文的内容,反复讲了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有联系的,是复杂的。即:蛇与庄稼的关系是一种间接的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猫与首薄的关系同样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随地吐痰与得肺结核病是一种间接的复杂关系。课文的内容同样也潜在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关系。教师教授这篇课文,视点应该指向哪里?能否以强调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讲读课文,重点叙述了蛇与庄稼、猫与苜蓿的关系,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复杂的,教育人们只有不怕麻烦地去研究它,才能掌握其规律,把事情办得更合人们的意愿。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教学本文可以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落实本单元重点训  相似文献   

16.
一、生词引入,解题激趣1.出示生词(语(yǔ)言),谁能把这个生词读一读?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个“口”),说明和什么有关呢?(嘴巴、说话)2.CAI课件展示,解题激趣。(1)CAI课件分别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满天电光闪,说说它们都告诉我们什么?(2)解题激趣:你们都能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看着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课时一、激趣,整体感知1.设问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课件1)马良还有个名字叫什么?(引出“神笔”)马良的笔神在哪儿?马良用他的神笔都为谁画呢?(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假如》这首诗中有一个小姐姐(课件2),她非常想拥有一支像马良那样的神笔。那么,她有了神笔了吗?她会用神笔给谁画?画什么呢?(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假如》。2.通读全文(1)自由轻声地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小姐姐想用神笔给谁画?画什么?(2)教师引读: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谁画?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还要给谁画?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质数与合数”。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2.质数与合数的区别。教具准备:1.微机,多媒体课件;2.答题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过了约数和倍数,现在谁能说说你自己的年龄,并说说自己年龄的约数有哪些?(学生说。)老师的孩子上三年级了,谁来猜猜老师的孩子今年几岁?她年龄的约数有哪些?(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自主学习在历史课堂中的实施步骤(以《中国历史》第三册《清朝文化——文学和艺术》为例) 1.揭示学习目标,展示问题。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讲这一课时,我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清朝的小说本课主要介绍了哪些?它们的作者及特点是什么?(2)什么叫“诗界革命”?(3)京剧是怎样形成的?(4)清朝的绘画方面有哪些成就?这些问题,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因而能诱使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  相似文献   

20.
《蛇与庄稼》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它们的联系又是有一定规律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有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根据课文特点,抓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