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初期就体现出了作品的族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而伴随着华裔文学的逐渐成熟,批评话语也逐渐开始向文学性转变.实际上美国华裔文学的族裔性和文学性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并且只有将族裔性和文学性完美结合在文学作品中,其才能被称之为是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因此,本文对美国华裔文学的批评话语和批评范式的更迭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8月11日南方的终结一百多年前的南北战争的历史心结,仍在南方地区游荡。布什在伊拉克陷入的无休止战争,以及美国经济如今陷入的困境,加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肤色,他的中间名侯赛因,以及他的自由派论调,重新撕开了南北战争的历史伤痕,让美国南方对北方的长期不满得以爆发。  相似文献   

3.
史健 《大观周刊》2011,(14):260-260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中体现着写作文化。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培养文化意识,敏锐地发现文学作品中负载的文化意义、文化价值,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中体现着写作文化。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培养文化意识,敏锐地发现文学作品中负载的文化意义、文化价值,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  相似文献   

5.
萧乾先生一生致力于英美文学的翻译事业,他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审视了西方国家的不同文化。同时,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英美文学翻译中,其翻译的大量英美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为中西文化交流及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曹丕的《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文学主张,他是我国文学评论史上首位把"气"的概念引入文学领域的,对后世人评价各种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首次提出作家的个性、气质和其本人的文学作品风格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7.
张艳艳 《兰台世界》2014,(3):119-120
曹丕的《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文学主张,他是我国文学评论史上首位把“气”的概念引入文学领域的,对后世人评价各种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首次提出作家的个性、气质和其本人的文学作品风格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写现代文学史乃至现代中国史,如果遗漏了胡风,就不仅是残缺的,而且也无以阐明历史现象和总结出历史规律。以文学史来说.胡风代表着自“五四”以来的文学人民中心对抗以政治役使文学为特征的文学权力中心的最后一搏。胡风的悲剧不但使他自己和一群卫护文学人民中心的人沉沦了二十多年。而且使文学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文学权力中心的特征是愈来愈专注于权力而宁肯丢掉文学的,于是终于在胡风案十年以后,走到了八亿人民只有八盘样板菜和一个小说厨子的文学荒  相似文献   

9.
新闻文学,确实存在于新闻领域——当有了发布新闻的报纸以及多品种报道体裁的出现,当有了报纸的文艺副刊以及多品种文学作品的出现,便有了新闻文学。新闻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其范畴包括报告文学、特写、散文、诗歌、杂谈、随笔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只要是具有新闻属性或新闻功能,都可以称之为新闻文学。在一定意义上,新闻文学是报纸副刊文学作品的总名称。如果追朔新闻文学的由来和历史,早在十九世纪末期我国最早的报纸还没有开设副刊版面的时候,那些与新闻报道混同发表的带有真实性、现实性的文学作品,算是最早的新闻文学了。到了二十世纪初,我国许多报纸在开设了副刊版之后,出现  相似文献   

10.
司马相如是我国文学历史发展中的杰出人物,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热烈的人文情怀,气势恢弘,结构宏大,词藻华丽,风格浪漫,是汉赋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梁武帝萧衍是齐粱文学的重要组织者,对齐粱文学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他也是齐梁文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的诗文在南朝现存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萧衍的一些生平事迹与诗文进行了详细考述,有助于我们了解萧衍的立身行事和文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戈宝权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外国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他对苏联文学的翻译可谓情有独钟,他翻译了数十位苏联作家、诗人的50余部著名文学作品,为中国读者和文学工作者深入了解苏联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晚清时期开始,很多外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对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民国初年的翻译家和编辑家周瘦鹃在这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他曾经是饱受诟病的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当我们在当代思想的视域下回顾历史,会发现他的许多历史贡献不仅是开创性的,而且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4.
刘加媚 《出版广角》2005,(10):50-51
他是中国现当代优秀的小说家、散文家、杰出的记者和出色的翻译家,在他七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文学作品,他的一生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萧乾的一生著作甚丰,留下了大量的回忆录、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包括长篇小说《梦之谷》、自传体  相似文献   

15.
文学传播学是从媒介文化的视域来研究文学的话语体系,研究传媒的文学特性、文学流派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流传和影响的特征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文学传播学包括文学传播学理论、文学媒介、语言传播学、文体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和跨文化文学传播五大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地域与文学传播接受相关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传播手段的改进与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邹林凤 《大观周刊》2012,(51):483-483
史蒂芬·克莱恩是十九世纪美国自然主又文学的重要代表,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蓝色旅馆》是克莱恩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情节围绕一个纸牌游戏展开,主要刻画了身份背景不同的男性形象,其中瑞典人的形象是最深入人心的。本文运用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对其展现的个人形象和悲剧结局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一、档案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纵观历史,不同时代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档案,选择素材或吸取继承前人的文学精华,创作出曲折生动、流芳百世的文学作品,使得作品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监理会早期来华的传教士中,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1863-1907)是较为特殊的人物.林乐知,生于美国佐洲.青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时,便参加了基督教美国南方监理会,1858年毕业于佐治亚洲的埃默里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859年底奉命来华,次年7月12日到上海,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47年的传教生涯.  相似文献   

19.
爱写作的人都是从爱阅读开始的。在阅读文学作品上有较大兴趣,有明显的主动性,就算有了阅读意识。继之在写作上有了兴趣,有了冲动,并且能主动成文,就算有了写作意识。将两种“意识”加在一起,便可统称为“文学意识”。 文学意识是在阅读和写作上一种兴趣化了的主动意识。在这里,“兴趣化”是很重要的。 文学活动──不论是阅读或写作,都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活动,而是情感活动,有时甚至是一种情绪活动。单有被写作目的诱发出的主动性,而无被这一活动过程本身焕发出的兴趣,是很难形成纯正的文学意识的。 为了某种目的(正确的或错误…  相似文献   

20.
王童是台湾新电影时期重要导演之一,尽管他与其他台湾新电影导演一样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在影片艺术特征上却与他人有明显区别。他致力于以小人物凸显大历史,以浓厚的悲剧意识、荒诞的艺术形式和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来营造独特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