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主体教育发展面临着合理性挑战。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看主体教育是回应这一挑战的前提。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看主体教育,主体教育是一种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新的文化形态;当前主体教育研究应坚持主体教育所体现的科学、民主和自由的价值取向;立足对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工具理性与学校制度文化、大众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合理性批判和重建,可以找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造型艺术形式和精神内容的一致性,是中国画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中心内容.在审美价值取向上,中国绘画艺术更趋于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这种完美统一,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把握,再到由直觉直抵悟性的升华两方面来完成的.只有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植根于民族文化心里深层结构的质,才能读懂中国画艺术.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但不一定会拥有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因为学校的文化难以自动生成,需要学校的所有人有意识、多层次地建设.这些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努力在物质、制度、课程和精神等诸多文化方面,凸现出"美""善""好""上"等理想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29-3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教育媒体的17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提交论文100多篇.与会者围绕"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就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当代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学校文化建设的机制、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与教育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作为完整的学校文化的概念应包括学校师生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心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我校立足学校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设育人文化.  相似文献   

6.
价值取向是政党文化的灵魂,价值整合是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形成的关键,价值取向源于价值整合。从价值整合视角看,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具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取向,"二为"价值取向是内在统一的,"为人民服务"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发展的视角来看,示范性高职院校应担负起文化建设的责任,成为文化建设的模范.引领社会文化取向和凝练高职院校精神,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应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有机统一、主流性与多样性有机统一、区域行业性与校本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并按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路径进行.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根据学校教育主体的需要对学校教育价值的选择与追求的一种倾向性,即对学校培养什么样人的规定,它决定着学校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等.当前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意欲替代生存价值取向;生命价值取向“虚而待实”等主要问题.有鉴于此,“有意义生存”教育理念指导下确立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在统一兼顾偏移中选择学校教育价值等,是学校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商洛学院学报》2015,(3):72-75
大学校训能够反映出一所大学的办学精神与兴学理念,采用以文献研究法与调查法对高校校训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商洛学院校训进行分析,认为其从文化角度看,具有历史性、表现性和主导性的特质,反映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具有的规范性与导向性相统一的特色;从价值取向看,具有倡导博学、追求厚德、笃行的感召力;从学校自身发展看,具有落实学校的立校宗旨,明确办学思想,指引学校发展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如果把学校文化建设比喻成一艘前行的巨轮,那么高悬的航标就是精神文化,航行的规章守则就是制度文化。在进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时,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着力做好制度的适时完善和制度的高效执行两方面工作,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