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本文从欣赏语文教材中的形象美、品味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分析语文教材中的思想美这三个方面,集中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是美的世界,语文教育是美的事业。通过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从而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美育放在重要位置,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中的美,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不轻易放过一字一语,从整体去把握,透过语言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任务.语文审美教学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把传授知识与美育结合起来,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欣赏是指审美主体(学生)对审美客体(教材)的一种情绪性心理反映。它是在学生感知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它也为儿童创造美奠定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欣赏是审美教育中的中心环节。小学语文教材中,由于课文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如小说和童话描写了众多的美的人和事,诗歌和做文展现了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这些美的因素或表现为形象,或存在于情感,或蕴藏于理念。这就为学生进行审美欣赏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欣赏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文质兼美,是人类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精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美育资源。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结合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凭借教材,通过识字、阅读、作文和课外语文活动,使儿童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钻研教材发掘美、导入情境体会美、想象意境体验美、品词品句理解美、诵读课文抒发美、鉴赏人格塑造美、课外阅读欣赏美。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文质兼美,是人类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精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美育资源.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结合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数,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然后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学生接受了审美教育就会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就会激发审美情趣,对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正确分辨真善美、  相似文献   

9.
蔡定松 《考试周刊》2011,(67):41-4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要求教师要充分借助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诸方面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要求教师要充分借助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诸方面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金坤 《文教资料》2005,(34):136-137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主动性直接相关。因此语文教学的同时应该是文学审美教育,应把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不断地获取和增强美感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水平。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这里淡一些浅见:一、借助作品形象,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优美的形象和意境。如万里长城的雄伟…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学到领会事物美或艺术美的方法,产生美的感觉或体会,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师结合教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美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自然美、社会生活美、人物心灵美等内容,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  相似文献   

13.
审美素质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美,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美育语文教材中,可以说篇篇都渗透着美:写景中的绘画美,叙事中的含蓄美,童话中的想象美,诗歌中的音乐美、形象美,等等。如小学语文教材中:《趵突泉》《春雨的色彩》《长城和运河》《春天在哪里》等都是典型的美文。帮助学生发现美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教材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法初探秦秀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掘课文的审美价值,发挥其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从审美角度看,现行语文教材为美育教育提供了极大...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看待美、欣赏美、交流美的过程就是审美。在艺术创造中,人们把审美的过程用感受艺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交流艺术作品的方式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过程,则是感受语言的艺术、欣赏语言的艺术、交流语言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会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艺术魅力,从而变得更喜欢语文。一、小学语文教学上审美教育实践的流程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用审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生可  相似文献   

16.
古诗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更能通过美好的事物和形象.美好的理想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而儿童对于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一般都怀有浓厚、强烈的兴趣,加上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句式齐整富有韵律,内涵丰富,是不折不扣的审美对象,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如何做到美育在古诗教学中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语文美育指的是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对语言、文字、文章的审美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判断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其融合于语文教育中。美育过程也是语文教育过程,同时又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语文美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的熏陶、感染、教育人的功能。在语文教育中可以利用以下资源进行美育:(1)形象美。(2)结构美。(3)意境美。(4)语言美。教材中为语文美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只有选取符合美育规律和学生实际的途径方可取得良好效果,科学的美育途径是:(1)阅读感知。(2)理解体验。(3)欣赏评价。(4)表现创造。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学得语文知识,习得语文技能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达到语文教育求真、求善、求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因为语文教材选文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蕴含着无穷的美的元素。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通过创设情境、交流分享、发挥想象等方法,优化阅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欣赏,就是欣赏美。审美教育能够作用于人的精神情感和理智,引起心灵愉悦的特殊心理反应。小学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语言、意境,许多文质兼优的课文都是美的结晶,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更容易开展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要运用语文教材对学生实施美育,首先要把握美育的形象性、愉悦性、感染性特点,因势利导实施美育。其次,挖掘教材的美育内容,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情感美、语言美、意蕴美和意境美、风尚美和劳动美。再次,诱发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觉地创造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