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曹俊 《现代教育》2006,(1):26-27
婚姻家庭法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民法系列开考的专业课之一,它依据婚姻家庭法学的学科框架,系统、全面提供了有关婚姻家庭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婚姻家庭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但是又在民法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功能。婚姻家庭关系是一种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关系,每个社会成员只要生存在社会中,都不可避免地与婚姻家庭法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2.
曹俊 《现代教育》2005,(7):21-22
《婚姻家庭法》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民法系列开考的专业课之一,它依据婚姻家庭法学的学科框架,系统、全面地提供了有关婚姻家庭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婚姻家庭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但是又在民法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功能。婚姻家庭关系是一种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关系,我们每个社会成员,不论性别、年龄都不可避免地同婚姻家庭产生联系,所以任何人只要生存在社会中,都不可避免的涉足婚姻家庭法领域。  相似文献   

3.
婚姻家庭关系既包含人身关系,又包含财产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婚姻家庭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其二元结构决定了婚姻家庭法存在二元悖论。婚姻家庭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主次地位体现婚姻家庭法的立法思想和社会价值,对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鉴于现行《婚姻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制定一部婚姻家庭法已势在必行。从宏观上看,。制定新的婚姻家庭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改婚姻法为婚姻家庭法,使法律名称与其规范和调整的对象相吻合;2.在立法技术上,应当由“粗放型”原则转向“细密型”原则;3.在立法内容上,从亲属身份法向亲属财产法倾斜;4.现实性与前瞻性同时兼顾,做到既有实效的社会基础,又有变革前景的基本导向;5.民族传统性与国际趋  相似文献   

5.
从《法律适用法》与《民法通则》中关于婚姻家庭关系的相关规定进行对比来评析《法律适用法》中对于婚姻家庭关系规定的目的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后吠陀时期权威性的法典。它是古印度社会历史沉淀的产物。从《摩奴法典》的婚姻家庭法中折射出的古印度法文化代表着这一时期法文化的共同特征。以法典的婚姻家庭法为视角.对这一时期古印度的法文化的特点以及各特点的形成原因、表现和社会影响作一分析,便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古印度法系和法文化。  相似文献   

7.
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立法一直是蒙古族古代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成吉思汗《大札撒》到《卫拉特法典》,蒙古族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立法一直受到重视,并随着蒙古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同时,作为同期社会关系的缩影,蒙古族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立法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蒙古社会发展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中,婚姻家庭戏占有显著的位置。科举又常常是导致打破婚姻恋爱关系中的平衡,构成戏剧冲突,从而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因。通过科举戏中的夫妻离合与科举之间的关联,来考察婚姻家庭关系变故中的法律问题。《墙头马上》、《潇湘雨》和《渔樵记》三部元杂剧均涉及到科举和夫妻分离与破镜重圆,超出了单纯的爱情剧的范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家庭及其相关的社会、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海霞 《天中学刊》2012,27(6):41-44
反家庭暴力是实现婚姻家庭制度正义价值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对家庭成员人格权的一种消极的单项保护,促进家庭和谐才是反家庭暴力的最终目的。制定《家庭和谐促进法》更符合婚姻家庭的本质特点,立法名称更恰当,立法内容上有利于全面规范婚姻家庭关系,弥补我国婚姻法的不足,立法思路上以疏导的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比单纯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更科学。因此,应当以《家庭和谐促进法》取代学者倡议的《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10.
鉴于现行《婚姻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制定一部新的婚姻家庭法已势在必行。从宏观上看,制定新的婚姻家庭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改婚姻法为婚姻家庭法,使法律名称与其规范和调整的对象相吻合;2在立法技术上,应当由“粗放型”原则转向“细密型”原则;3在立法内容上,从亲属身份法向亲属财产法倾斜;4现实性与前瞻性同时兼顾,做到既有实效的社会基础,又有变革前景的基本导向;5民族传统性与国际趋同性兼备,既有民族特色,又容纳外来法的介入。同时,还应注意婚姻无效制度、夫妻财产制度的完善及离婚法定条件的变更等。  相似文献   

11.
女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原因,它使西方国家的妇女获得了个性的解放。女权运动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也出现了副产品:“性解放”,从而改变了人们的两性观念和两性关系,以致于对现代婚姻家庭产生较大影响,导致传统婚姻家庭的解体。重新研究女权运动的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西方国家的社会问题,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现代婚姻家庭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托民政部着手修改现行《婚姻法》,几年来修改组广泛征求意见并经专家反复论证,新法的内容已日臻完善。文章就违法婚姻中的重婚、早婚的处理提出一些看法,指出《刑法》和新的《婚姻家庭法》对重婚行为应有更明确的界定和更为严厉的处罚,以维护我国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转型期,婚姻家庭的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状况。现代的夫妻关系,不仅是以情感为基础,而且是情感与义务的有机统一。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为夫妻保持自我和个性提供了基础。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要环节不仅要完善家庭财产制度和禁止婚外性行为,而且要适时建立和健全离婚的救济制度,从婚姻家庭法的完善方面对其保护。这不但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关于房屋权属的规定,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随着解释的实施,人们的择偶观、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应当正确看待《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效力、实施与作用,司法解释的适用应建立在正确、全面把握《婚姻法》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的基础上。最为重要的是,婚姻当事人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约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认真、严肃地对待婚姻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5.
法律、道德与婚姻家庭和谐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仍然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规范。法律因为无法触及人的情感世界、无法深入家庭关系内部,因而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作用非常有限。婚姻家庭和谐关系的建立,应主要依靠伦理道德规范的完善,辅之以社会舆论人性化的正向引导与道德教化,同时需要借助法律手段推进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婚姻法>受前苏联婚姻家庭学的影响,对"资本主义婚姻家庭关系契约化、商品化"持批判态度.文章通过对婚姻的社会背景、内涵、实践意义的分析,认为婚姻是当事人间的协议,当事人既可以协议建立婚姻,也可以协议解除婚姻,即婚姻的本质就是契约.  相似文献   

17.
婚姻家庭(亲属)编是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的制定为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亲属)制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本着制裁与救济并重的立法理念,根据我国婚姻家庭的现状及司法实践,结合我国婚姻家庭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发现,我国无效婚姻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如何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完善无效婚姻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彝语支民族婚姻家庭形态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不同类型的婚姻家庭形态.有洪水神话传说中早期"血缘婚"的遗迹;有氏族外婚制的母系氏族"走婚"制婚姻家庭形态;有"兄弟共妻"和"姐妹共夫"婚姻家庭形态;有双系家庭;有"转房婚"和"抢婚"习俗.这些活化石似的婚姻家庭形态对探讨人类社会婚姻家庭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事契约论与中国婚姻家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婚姻法》受前苏联婚姻家庭学的影响,对“资本主义婚姻家庭关系契约化、商品化”持批判态度。章通过对婚姻的社会背景、内涵、实践意义的分析,认为婚姻是当事人间的协议,当事人既可以协议建立婚姻,也可以协议解除婚姻,即婚姻的本质就是契约。  相似文献   

20.
婚姻法的重新修订是2001年的立法焦点。深刻认识婚姻家庭关系的内涵,有助于婚姻家庭立法的周密和完善。本以此为切入点,就法典名称、结婚要件、夫妻财产制度、离婚要件等方面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