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从而激发、鼓励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落实到英语教学中 ,就是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 ,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用较少的时间 ,使学生全面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四项基本技能 ,从而如何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去。  一、运用成功原理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成功的欢迎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事实证明 ,只要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尝试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  相似文献   

3.
杜玲 《收藏界》2018,(8):67-68
目前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环境,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语言情景,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要充满激情,营造师生有效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和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又是一种良好的情绪或情感的表现。”学生满怀兴趣地学习,可以明显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并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情感态度,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眼、耳等器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的接受教学信息,能够有效的诱发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情绪。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不容乐观的现状,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所谓教学艺术 ,就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套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桥梁是什么 ?那就是学生上课的兴趣。爱因斯坦说 :“兴趣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布鲁纳也说过 :“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有内在的兴趣 ,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可见 ,教学艺术很大方面取决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上。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课堂也是如此。短短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总是重复那几种教法 ,几种固定的教学模式 ,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感到索然寡味 ,就是强打精神 ,时间长了也会恹恹入睡 ,哪还谈得上教学效果 ?好的课堂教学 ,应能让学生体会出 :横看成岭侧成峰 ,…  相似文献   

7.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计划都会化成灰烬,变成‘木乃伊”’。兴趣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尤其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鉴赏力、想象力与联想力诸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课时较多,时间较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在语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而是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厌学现象,如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一、建立师生感情,培养学习兴趣。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教学环节中起到的影响是明显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宽厚、坚定、热忱的心灵,使学生学会心态平和地看问题,亲切友好地与人相处,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课余时间,教师要主动关心和了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也可以说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条件。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当学生对某一项活动产生兴趣时,他们学习的热情就高,行动也自觉积极,其教学效果就好。  相似文献   

10.
前言 学习兴趣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因素。科学家爱迪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凡是到体校的学生只重视体育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在文化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探求知识和培养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培养体校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进行初步探讨。 1.运用各种教学途径,促使文化课学习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英语学习,兴趣为先。湖南科技学院体育系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针对大学英语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教育,同时结合体育专业学生喜欢体育的特点,联合大学英语教学部的教师多开展体育英语方面的竞赛,使之逐渐产生兴趣。当然,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主导者,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大学英语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发自人内心深处的需要,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适时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周措吉 《收藏界》2018,(8):105-105
提高小学生的写字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写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做法。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刺激乃是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支配。凡是他们喜欢的,他们对之就有较长的学习持久性,效果自然也好,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4.
我在体育运动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十几年来,深感英语单词教学的难度。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不认识单词英语学习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如果问学生学习英语什么足最困难的,恐怕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背单词。客观上,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语系,是两种截然小同的语言。对于长期身处汉语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要记住成酉上千的英语单词的确是件难事。因此学生对英语单浏的学习会产生畏难和抵触心理,对英语的进一步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此外,现今英语教学中使用的常规单词教学方法也有一定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一、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要从听开始,教师要抓住这一环节。学生听准了才能说对,说对了才能尝到说的甜头。只 有合理、有效地支配时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听、说能力较差,也很少得到训练。针对这种情况,从新生入学开始,就逐步使用简单、易懂、语速较慢的英语授课,尽量避免使用汉语,学生渐渐地习惯了这种语言环境,听的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一种胆怯心理,害怕出错丢丑。因此,首先要用各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身体语言”消除学生上课紧张、害怕提问的后顾之忧。教师说话时“眉飞色舞”、“慷慨激昂”、“手舞足蹈”会大大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所以课堂上要尽可能使用动作、表情及带感情色彩语调、语气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们学会自然使用英语,并且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害羞而不愿意说英语的学生,采取让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探讨和实践排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他们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力求认识学习对象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由于排球运动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和严密的集体性,初学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所以学习兴趣也就很快被抹杀了。所以说,只有对排球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课教学中,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经常对学生说:“看谁站队最慢”“看谁最不守纪律”“看谁喊口号不洪亮”“看谁精神不集中”“看谁表现最差”“看哪个队站得不齐”“看谁摆臂不好”“看谁的动作最差”,这些语言是鼓励学生向差的学习,还是想向好的学习呢?如果是教育他们认真上好体育课,你说“看谁表现最差”等等又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8.
李海 《体育师友》2008,(1):12-13
排球,它是一项入门难、进步快的项目。学生在排球学习过程中,往往在开始学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很难产生学习排球的兴趣。采用“对墙练习”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很快了解和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方法,能够很快提高学生排球水平。随着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学生对排球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提高,学生学习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  相似文献   

19.
杨静熠 《收藏界》2018,(8):91-92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是发展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能创设一种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爱学”“主动学”,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为中学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影响学习进程与效果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教未见趣,必不乐学”,“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前苏联教育学家卡特金也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的初中政治课教程虽然比过去的政治课教程有了质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加之上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目的不明,缺乏兴趣,致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较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其产生兴趣,则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