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工程是近年来正在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属于生物高技术范畴。组织工程一词最早是在1987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在华盛顿举办的生物工程小组会上提出,1988年正式定义为: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2.
生物电子学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是上世纪及本世纪发展最快和影响最大的两门科学,它们对科学技术的 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刻而重要的影响,生物电子学(Bioelec tronics)正是由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这样两个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概 述了生物电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预测未来30年,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将是世界技术发展 的主流,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为科学技术的更大发展和创新带来契机,在这样的形势下,生物 电子学将受到高度重视和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也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生物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重要的学科。正因为它的抽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教的枯燥,学生学的无味已成为生物教学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实施新课程新课标的今天,如何运用新理念整合教育资源,特别是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结合起来,拉近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生物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差异与重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一、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合成生物学既是对基本生物元件、新颖生物器件和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化操作,也是对现有自然生物系统的再设计。它是一门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并通过应用工程设计原则把这些基础研究成果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仿生学的科学意义与前沿:仿生学的意义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仿生学(Bionics)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状、原理、行为,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技术科学,是一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力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系统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仿生学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原理和新理论。  相似文献   

6.
组织工程学是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新兴的科学领域。这一名称是1987年提出的,它是以应用工程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了解正常和病理的哺乳类组织的结构一功能关系,以及研制生物代用品以恢复、维持或改善其功能的一门学科。组织工程学主要研究包括用于直接移植或体外器官制造的干细胞培养;体外生成用于治疗目的的细胞种系、细胞衬里和器官;研制用于自体或异体细胞或器官包囊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制备可移植的活体器件等。这项研究为利用遗传工程制造生物仿生材料和人造器官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0)
生物医学是一门融合了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型学科,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学科类型包括生物学、医学以及生命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医学的覆盖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更加频繁。大数据时代为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本文将就生物医学的大数据现状以及展望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琰  王纬超 《科研管理》2015,(1):470-476,545
Wyss研究所是在哈佛大学校园内设立的,旨在整合全校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开展新兴交叉学科——生物启发工程学,并实现创新、合作、转化的新兴研究所,Wyss研究所的形成整合了各学科的人员并加速了创新技术的转移转化。有关经验对于我国科研机构内部整合学科以及外部联合研发,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50年代,由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的著名的 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学说,成为20世纪生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它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 40年来,在 DNA双螺旋结构学说的推动下,生命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全球掀起的“生物工程热”,是一股由非生命的物质革命奔向生命物质科学的巨大潮流。它使人们认识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业的世纪。 近代科学史早已证明,一个国家科技的兴衰与其基础学科的结构是否健全、合理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我国著名学者赵红州先生指出:“在相当的历史时期,保持我国‘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的三足鼎立结构,使其适应我国产业结构(或技术结构)的发展变化。一句话,在世纪之交的30-50年里,中国基础学科重点应放在物理科学(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化学科学和生命科学上。”  相似文献   

10.
<正>生物工程包括五大工程,即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而生物发酵工程不仅具有最为悠久的历史,而且是千年酿酒文化的密码。从粮食到酒,整个酿造过程包括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老熟陈酿、勾兑调味等诸多神奇的节点,而发酵就是诸多神奇环节中的关键密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的生物工程技术与理论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工程是将生物学和工程学进行融合的一门学科,它将多种理论知识融于一体,进而解决更多的人类问题,旨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本文主要是介绍了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革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合成生物学是关于设计和重新合成生命的一门新兴交叉融合性学科,是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化学合成技术等,在工程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设计生命、合成再造、重塑生命,开创全新科学研究模式,在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学、医药与健康等多领域形成颠覆性技术。随着合成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迅速突破,合成生命有可能成为我国实现颠覆性原始创新的领域之一,为全社会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综述围绕第193期"双清论坛"展开,聚焦于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总结了"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前沿科学问题;结合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优势,分析和凝练了我国亟待关注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和应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3)
发酵工程是一种新型生物工程技术,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下,发酵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人为改造、控制各类微生物,使其更好的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服务。本文主要以食品工业为出发点,探讨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合成生物学研究(syntheticbiology)是一门新兴研究领域,是生命科学在21世纪刚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合成生物学是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进化系统学、生物化学、信息学、数学、计算机和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发展势头强劲,许多新的技术被应用到合成生物学领域,2010年人工合成生命的出现更是引起了舆论轰动和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文章对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般把以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知识高度密集且对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群称为"高技术".从技术体系角度看,高技术是以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为主导的新兴技术群.  相似文献   

16.
正聚焦关键地质时期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BGEG)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整合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和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探索地球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为目标,立足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以地球表层系统中重大的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事件和过程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膜科学技术是一门迅速发展中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和技术,涉及流体力学、热量与质量传递、化工动力学和材料学等领域;应用于生化工程方面,还与生物学和生物过程控制紧密联系,甚至拓宽到生命科学的工程学研究。近20多年来,进展很快。有关的技术,在海水淡化、环境保护、石油化工、气体分离、食品工业、医学和生物工程等方面都在广泛开展研究,有的已工业化应用。从近年来的世界市场年销售的增长速度和美国(T.A.Sheet公司)对世界范围内的调查预测,如表1、2所示,可见其发展的一般前景。世界工业膜销售额:1990年将为1982年的6倍,其中气体分离一项几乎达50倍。  相似文献   

18.
学科会聚是大规模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对知识生产和科研组织将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哈佛大学威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使用文献计量、网络分析等方法,从知识角度对学科会聚的知识结构与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底层知识单元的共同、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系为重要基础,学科会聚呈现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工程科学学科群知识结构特征;学科会聚是从邻近知识领域逐渐扩展至遥远知识领域渐进过程,且学科群间的协同共进程度逐步增强。这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学科发展、有重点地开展基础研究等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记为AI)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既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人工智能又称为智能模拟,是用计算机系统模仿人类的感知、思维、推理等思维活动。它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生物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的趋势:①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②各门学科的数学化。许多学科向生物学渗透,各种边缘学科相继兴起形成了20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生物数学就是数学与生物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兴边缘学科。早期数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是微乎其微的。尽管生物数学起步较晚,但生物数学得天独厚,发展异常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