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Austin &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Brown & Levinson的"面子论"的礼貌策略和Leech的礼貌原则,本文对英语言语行为中的礼貌语用进行了探讨,以增强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礼貌言语行为是一种言语交际现象,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产生和发展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言语交际时,要学会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情景中进行言语交际。在英语言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了解中英礼貌言语行为的差异及其成因。为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礼貌言语行为交际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一定的礼貌准则,讲究文明礼貌的交际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商务英语的源起和发展、言语行为研究、礼貌和面子理论研究、语用能力研究四个方面分析了商务英语的语用学研究基础,从中发现一些商务英语的语用学研究走向:商务语用学是商务英语研究的理论基础;礼貌和面子角度融入多文化、多语种背景下的互动性、协商性的因素是未来商务话语、商务言语行为的研究方向;商务语用能力研究需要特别考虑英语通用语背景下的商务话语特点以及动态语境下商务语用能力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从"补缺假说"[1]的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实施请求和道歉这两种言语行为时存在的语用迁移现象.为此,作者设计了一个定性研究来考查语用迁移在何种程度上存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请求和道歉的言语行为中,及导致语用迁移的原因.研究发现,语用迁移存在于英语学习者请求和道歉言语行为中所用的语义单位(semantic formula)的频率中.受试者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可能是由于这些学习者对礼貌程度和三个情景因素的认知是不同于操英语本族者的,因为他们所采用的语用策略可能受中文语境知识的影响,从而导致负语用迁移.本研究表明,语言迁移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迁移,更重要的是语境知识的迁移,因而验证了王初明的"补缺假说".本研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丰富、正确的外语语境输入.  相似文献   

5.
语用失误与文化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词汇、言语行为方式、礼貌差异和英汉价值观的冲突是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而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是克服语用失误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合理、有效地教授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使学生掌握所学语言的正确语用规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Brown等的礼貌理论为支撑,采用“语篇补全测试”(discourse completiontest,DCT),对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母语者进行了各拒绝语义成分的对比,以考察英语专业学生拒绝言语行为习得的状况。通过统计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目的语语用能力现状一目了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英语常用语是英语学习者进行言语交际必备的基本功。然而在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者受本民族文化思维定式的影响,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语用失误,使交流无法完全沟通。因此,对文化对言语表达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减少语用失误,增强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礼貌通常经由言语行为得以实现,是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而礼貌原则作为一条重要的语用原则,在人们日常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关键作用。Leech的礼貌原则及其准则从语用学视角做了阐释,着重探讨了礼貌言语行为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西安工业大学100位学生所作的英语语用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测试与调查显示出: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大学生在语用能力测试中出现了大量的非言语行为语用失误。这说明,从文化背景角度探讨大学生非言语行为语用失误的原因,继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都非常重视英语语言的应用性和语言交际的有效性。但是在真正的言语交际中很多英语学习者经常出现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无法达到交际的预期效果,甚至会引起误解或冲突。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语用失误的原因,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语言教学和文化导入并行的策略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伟 《海外英语》2014,(11):269-270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may have long observed learners' grammatically correct, yet situationally inappropriate verbal communication. To make sure they conduct speech acts appropriately, language learners should possess communicative skills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This paper addresses how to raise learners' pragmatic awareness through making requests in English.By exploring the verbal indirectness and politeness of requests, the paper aims to facilitate learners' ability to make socially appropriate utterances.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借鉴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通过英汉语用对比来寻求符合具体情境的跨文化言语行为模式。一方面,运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分析言语行为表达的非自然话语意义;另一方面,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探索礼貌原则对提高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雷娜 《海外英语》2012,(11):20-24
This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ng effective classroom-based instructive methods that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of the intermediate-level adult English learners in China,who have gained relatively high grammatical competence but low pragmatic competence.The paper starts with the importance and components of pragmatic competence.It then examines what should be taught to help develop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The paper focuses on some explicit instructive methods adopted by the author in her conversational English class that may raise learners’ awareness of pragmatic knowledge and enhance learners’ practice of pragmatic abilities:1) Encouragement of learners’ observation of pragmatic phenomena by English speakers from authentic audio-visual materials;2) Discussion of linguistic variations for each speech act and strategies of carrying out certain speech acts according to contextual cues;3) Role-play tasks engaging students in different speech event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methods is shown by test results after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相似文献   

14.
间接言语行为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交际双方均能用其委婉而含蓄地表示礼貌。本文试图就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的关系及其在礼貌策略中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礼貌的研究由来已久。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礼貌的语言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达到交际的目的。礼貌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不同,语用礼貌也会有所不同。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研究将会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更透彻地了解英美文化,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他们的语用差异,说明礼貌用语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二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礼貌用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交际中的礼貌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遵循“礼貌原则”,从而培养学生的礼貌意识和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情态动词具有人际意义和语用功能。从情态动词的功能分类出发,分别考察汉语表施为功能的根义情态动词和表推测功能的认识义情态动词在传达言语行为时其肯定、否定、疑问和否定疑问等不同语法结构式的语用功能和人际含义,从语用层面体现了情态动词的语义和句法在言语交际中的互动,揭示了情态动词的一些固定语用结构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作为语块进行语用教学,促进留学生语用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用能力是兜揽其他全部能力的综观性能力,它以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为基础,以交际能力为核心,以隐喻能力、转喻能力、幽默能力、正确施为和推理的能力以及克服语用失误的能力为最高任务或目标。要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开"语用学"课;语用失误分析;做语用能力问卷或自测题;在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中体现语用精神,寻找、分析、评论、纠正自己(以前)或他人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