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日前,有邮友来信询问现在北京“黄帽子”的具体情况。现就您的问题简复如下:北京“黄帽子”信筒共54个,分布在北京市中心区,且在2003年内已将信简全部更新。现将“黄帽子”信筒在全市分布情况以邮路图的形式介绍给大家,供邮友和广大用邮者参考。(北京“黄帽子”信筒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京城报刊登载了关于《北京54个“黄帽子”信筒面临转岗》的消息,使我非常惊讶!黄帽子信筒陪伴集邮迷们已经22个年头啦!您说这感情能不深吗?可是在全国其他城市纷纷停办黄帽子信筒的冲击下,北京邮政局背着每年亏损数十万元的巨大压力,快捷、准时为市民服务也确实很不容易。据北京市邮政局领导透露:黄帽子信筒即将随着市邮政管理局改革的步伐,在提升服务质量的专项活动中,将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集邮博览》发表了拙文"赶班信筒"和"黄帽子信筒"。2004年11月北京举办第二届现代邮展,我决定组集参展,就在整理邮集时有二个新发现,现撰文与邮友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7年岁末,京城集邮界的热心人张振声先生突然去世。噩耗传出,集邮网站的论坛上,各地邮友纷纷发帖悼念。在2010年北京市集邮界春节联欢会上,王渭先生朗诵怀念张振声先生的诗文,充满激情的追忆催人泪下。张振声老先生走了,作为《集邮博览》的热心作者、热心读者,他没有赶上回答“九问”,但我们从吕凤翥先生的“答问”看到,很长的篇幅是怀念张振声先生。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之际,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资封一枚。笔者收到一枚邮友从北京寄来的首日封,一眼就看到上面盖的“北京/2011.12.11.20/中南海4”邮戳有点色彩差异,仔细一看,原来是剪贴的邮戳。从背面看,这个戳片纸下盖的竟然是“北京/2011.12.10.20/中南海4”戳。  相似文献   

6.
(4)新邮戳首日封和旧邮戳尾日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邮政日戳式样曾多次变更。在旧式邮戳终止使用日前一天投寄的邮件,盖有当地旧式邮政日戳的信封,即为旧邮戳尾日封。而在次日,即新式邮政日戳使用的第一天,盖有新式邮政日戳的实寄封,就是新邮戳首日封了。如北京邮政部门自1983年8月10日开办“快信”信筒(俗称“黄帽子”信筒)以来,曾先后4次变更“黄帽子”邮政日戳中的字。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2月20日,就出现了旧邮戳尾日封和新邮戳首日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邮政部门发出了停用旧式邮戳和启用新式邮戳的通知与新戳样的件,但各地邮局换用新式邮戳的日期极不一致,相差几个月或1、2年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的邮局迟十几年才启用新式邮戳。如1957年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件寄、收件者均为集邮人士的、颇具邮史价值的挂号实寄封。 一、所贴邮票 共10枚,有人民币面值的“改8”全套和“改5”50元,有东北币面值的“普东1”500元、1000元、2500元(以上均在正面),“纪东7”全套(贴在背面)。 二、销票邮戳 1951年5月1日沈阳“五一”纪念邮戳2个,5月2日“市局(一)/沈阳”小圆日戳3个。  相似文献   

8.
集邮品信息     
《上海集邮》2010,(3):46-47
北京 "北京市第四届现代集邮展览纪念"邮戳、封(11.20)。 天津 "天津市首届集邮节开幕纪念"邮戳(10.16),"邮票,记录共和国发展历程”邮戳(10.16),“藏邮票”、“过邮节”、“观邮展”、“增邮识”、“集信封”、“盖邮戳”邮戳(10.16—17)。  相似文献   

9.
2002年为农历马年,台湾省多处设立临时邮局,刻制带有“马”图案的临时邮局邮戳,供邮人盖用。同时台湾省内的八间带有“马”字的邮局在12月3日那天也成为大热门,很多邮人向这八间邮局寄去相关邮品,请求邮局加盖他们使用的带有“马”字的邮戳,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0.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3,(4):62-64
在给戳趣园选稿写“串词”时,常常自然而然地提到我国的幅员辽阔,以至于产生了如此众多的戳源,衍生出如此众多的研究和收藏主题,给广大的邮友提供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良机。这些稿件中,有执着于收集某类邮戳的,有深挖邮戳背后的邮史的,有浅尝辄止仅看重趣味戳名的,有谈收集邮戳之经历的……  相似文献   

11.
4088页《我国的世界邮政日纪念邮戳》一文中称“1983年10月9日第十四届世界邮政日,北京、杭州和南昌3地率先启用纪念邮戳”。其实,广州当年也启用了纪念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香港集邮家关卓然先生收藏的山东战时邮务总局发行的土黄色五角邮票实寄封真伪加以探索分析,并对区票专家主景文在2004年《集邮》增刊上发表的《斗胆为一“罕票”“珍封”把脉——山东战邮蜜黄五角双连封的质疑》一文进行商榷。笔者根据当时的邮路、邮戳、邮资邮史的研究.认定此实寄封不是赝品,而是山东乃至中国解放区邮票中的珍品孤品。  相似文献   

13.
任树邯 《集邮博览》2001,(10):18-18
这里介绍给邮友的是邯郸市邮政局为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启用的一组26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之路”纪念邮戳,该组戳系统完整记录了北京申奥的全过程。该组纪念邮戳直径:32毫米、锌版制做。设计:张星才。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月,由英国研究香港邮政史专家E.W.Proud先生编撰的《香港邮史、邮戳参考书》出版。全书含六章,1100余页, 详述香港历史、邮史、邮费变革、邮政总局及各分局史、海上拣信以及流动邮局史、商埠邮局史等。其中香港邮政分局史部分,有多幅古老分局旧照片,极为难得。该书为精装,每册定价65英镑。  相似文献   

15.
一位邮友问了我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北京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腰框戳’?"一下把我难住了。尽管我收集了大量的邮戳,知道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才开始在北京陆续更换邮戳。但从哪个月、哪个邮局开始换戳,仍需考证。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1997年第2期上司徒一凡先生《香港邮政和香港集邮》一文中,将香港邮戳从全英文演变为中英文并用称为“变身”,并说最早“变身”的是1996年3月21日启用的“印尼’96邮展”特别邮戳,接着“变身”的是1996年6月18日启用的一批图案邮戳。笔者读后  相似文献   

17.
李秋 《集邮博览》2003,(5):35-35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较早的省,当时的中国人民邮电广东省邮电局全面实行深化改革,从1993年至1994年陆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办了很多代办邮所。笔者收集到的这枚“代办”邮戳,是广东  相似文献   

18.
被称为“联体邮戳(或连体、组合)”的邮戳,各地邮政纷纷采用,一时成为集戳爱好者追逐的对象,收集热度越来越高。对此种邮戳的评论散见于各地官方、民间邮刊中。对此种戳褒贬不一,主要在于如何定性以及如何定名。我国邮政对业务用戳有明文规定,其中并没有规定这种纪念和日戳连在一起使用的邮戳。邮政日戳  相似文献   

19.
因为一直没收到《中国邮史》2005年第6期,加之事忙并未翻阅近期《集邮博览》,承中国邮史研究会麦国培会长提醒并补寄一份,拜读后才知道我那篇小文引起不少邮友关注并提供了宝贵意见,这里一并表示感谢。对于《集邮博览》2005年第12期上黄继光先生的“释疑”一文,我略有不同意见,黄先生所称的“从拍品的表面情况分析,似较符合第八十六条所述情况,该拍品是否附有“寄信清单”?则不得而知。”那我们再来看看第八十六条究竟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20.
上海闸北区职工邮协五位志愿者的“为北京奥运喝彩——京杭大运河自行车骑旅集邮考察”活动,自7月8日从上海出发以来,经过28天2008公里的艰难路程,克服高温、日晒、暴雨等等困难,沿途加盖“京杭大运河”沿线73个市县的邮戳,于8月4日下午抵达目的地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