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素土挤密桩是桩体用开挖的粉土或粉质黏土材料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未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土孔隙率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湿陷性高,打入素土挤密桩后桩体周围土的密度增加、孔隙率减少、压缩性降低、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增大、湿陷性降低或消失。从素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实践可知,素土挤密桩可以有效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土的湿陷性。地基的施工质量决定了公路整体的施工质量,因而素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在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茏、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十分广泛,但因属隐蔽工程,成桩后质量检查比较困难,且由于软土的特殊性质,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3.
傅水良 《今日科苑》2007,(12):100-100
挤扩支盘桩是混凝土灌注桩中的一种新桩型,其桩体由主桩、若干个承力盘和数对分支组成。与普通混凝土灌注桩相比,由于充分发挥了桩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作用,挤扩支盘桩的承载力高,沉降小。本文介绍了支盘桩的特点、受力机理、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使设计和施工人员能对这种新桩型有初步了解,便于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异型钢板桩     
不論哪种建筑物,在修建和使用过程中受到的荷載和自身重量,必然要传布到地基上。假如地基土壤耐压,足够承受这些荷載,那末建筑物的基础就可直接擱在天然状态的土壤上。假如能承受建筑物荷載的可靠土层潜藏在很深的地方,而这一土层与建筑物之間夹有松土层或水,那末,就有必要設置人工地基。 設置人工地基的方法很多,如桩  相似文献   

5.
沉管灌注筒桩施工挤土效应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鹏程  朱向荣 《科技通报》2005,21(2):185-188
简单介绍了沉管灌注筒桩及其沉桩施工工艺;假定沉管灌注筒桩沉桩时的挤土过程,是一个有初始孔径的圆柱形孔扩张过程,初始孔径等于筒桩内径,最终孔径等于筒桩外径,应用圆孔扩张理论进行弹塑性分析,得出应力场、塑性区半径、超静孔隙水压力等解析表达式,并通过与普通沉管灌注桩或预制实心桩挤土效应进行了比较,得出筒桩施工挤土效应远远小于普通沉管灌注桩或预制实心桩的结论,从施工挤土效应这个侧面揭示沉管灌注筒桩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预制桩与灌注桩的特点及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或加固软弱地基,以满足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要求,确保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质量,桩基的使用已日益普及.简要地介绍了建筑施工中经常使用的几种桩体,其中,重点对预制桩和灌注桩的特点及其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灰土挤密桩、钢筋砼预制桩、灌注桩在高炉地基处理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提出了最优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8.
金标 《华夏星火》2005,(3):112-114
按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成桩方法分类,有非挤土桩(包括螺旋干作业法,泥浆护壁法,套管护壁法)、挤土桩(预制桩,沉管灌注桩等)两类机械施工桩。还有人工挖孔桩。这些桩型除预制桩外都是先钻孔再下钢筋笼最后灌注砼的传统施工方法,这些桩在护壁、砼灌注、承载力等方面有许多不足,在普通螺旋干钻孔桩基础上发展成熟的“长螺旋钻孔压灌超流态砼桩”采用高压砼护壁,成孔与灌注砼同时完成,  相似文献   

9.
沉管灌注桩是利用锤击打桩法或者振动打桩法将带有活瓣式桩靴或者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桩尖的钢管沉入土中,然后边浇筑混凝土边锤击或者振动拔管而成的。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软土地基施工的不断增多,其地基处理手段和处理措施也在日益增加。就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在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现代建筑过程中,并且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预制桩,在沉桩过程中,会产生挤土效应。同时,由于桩身中空,在沉桩过程中,一部分土体进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内部,形成土塞。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保证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室内空间大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多层厂房、商店、办公楼、医院、教学楼、宾馆等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拟在考虑土塞效应的前提条件下,运用圆孔扩张理论,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沉桩挤土效应进行分析,得到桩周土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为综合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和土塞效应,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宋武 《科技风》2011,(10):132
桩基础是由若干个沉入土中的单桩通过顶部的承台或梁联系起来的一种基础。它的作用是将浅层土层难以承受的上部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大的土层或岩层上,或将上部软弱持力层挤密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进而使地基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桩基础做为一种深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且均匀的特点。本文主要对桩基础类型、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2.
软土从广义上说,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可将软土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五种类型.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很多,比如可采用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带有孔道的板状物体,插入土中形成竖向排水通道.因其施工简单,快捷,目前国内广泛应用,效果亦佳.其余还有换填土、砂井、生石灰桩、粉喷桩、旋喷桩、挤实砂桩等加固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钻孔灌注桩是利用钻孔机械钻出桩孔,然后吊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它属于无震动,无挤土的成桩工艺,能够适应各种土层条件下的施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而出现不同的质量事故。现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软土从广义上说,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可将软土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五种类型。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很多,比如可采用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带有孔道的板状物体,插入土中形成竖向排水通道。因其施工简单,快捷,目前国内广泛应用.效果亦佳。其余还有换填土、砂井、生石灰桩、粉喷桩、旋喷桩、挤实砂桩等加固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由于淤泥质土体的挤土效应和受上部桩机自重的作用,土体向水平方向挤土,对已沉入桩产生水平推力,导致桩体倾斜、裂缝和断裂.通过采取纠偏、补强加固等有效措施,成功进行后处理,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大城市高楼林立,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不断涌现。为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或加固软弱地基,以满足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要求,确保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质量,桩基的使用已日益普及。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建筑施工中经常使用的几种桩体,其中,重点对预制桩和灌注桩的特点及其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二十年来,基础设计采用桩基的普及并且广为认同。所以研究桩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后的鉴定与处理是一个应认真重视且很有必要讨论的课题。 1.承台下土壤能否利用的问题近年来桩基设计的承台多为低承台,一般均在±0、00以下1至2米左右,如遇设有地下室工程承台标高将会更深,因此按此种普遍性分析如下: 1.1 桩身全部设置在压缩性粘土中当承台梁或地下室底板施工后,由于粘土中孔隙水压力表面与底板间产生缝隙,当建筑物荷载不断增加,桩与桩间土下沉,同时也使地下室底板或承台下沉。这时底板下面可能没有任何接触压力,此种情况下不能考虑共同工作。但如果采用钻孔灌注桩,先钻孔后沉管,因地表面土不产生隆起,地下水消散也不存在,所以承台或底板始终与土层相接触,因此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桩与承台下地基共同承受上部  相似文献   

18.
桩基础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深基础类型。当地基浅层土质不良,采用浅基础无法满足结构物地基强度、变形及稳定性方面的要求,且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往往需要考虑桩基础。按受力效应桩基础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按施工工艺可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两大类。其中钻孔灌注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最为常用。基础是工程的核心,如果把一座建筑比喻成一棵大树,那基础就是树根,只有严格做好勘察设计、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及桩基检测各个环节,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桩基础衍生出来的桩基础技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愈发成熟。这篇文章在前人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工艺进行地基处理和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了对比,在都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从经济方面考虑选择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工艺进行地基处理,将桩端落在细中砂层上。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工艺能有效地发挥桩间土承载力的作用来降低工程造价。本工程CFG桩施工完毕后,业主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对CFG桩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测得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载荷试验和路基下桩、土应力测试,采用现场实测分析方法对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承载性。对水泥土挤密桩处理路基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现场原位测试、沉降观测实验研究,按沉降观测结果预测路基工后沉降,为铺轨提供时间参考、对路基稳定性进行评价,论证了水泥土挤密桩作为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