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法庭口译在不同法律体系下的需求和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庭审判是在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参与的情况下对诉讼案件进行实体审查和判决的司法活动,是诉讼活动的中心环节。司法活动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基本上是通过庭审实现的。而随着我国涉外庭审越来越多,对法庭口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虽然法庭口译在西方国家发展得已成体系,并相对完善,但对我国来说法庭口译尚处于起点阶段。分析不同法律体系对法庭口译的影响,可以以此为根据,为我国法律体系下的法庭口译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涉外案件的增多,法庭口译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关于法庭口译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分析法庭口译的特殊性,借鉴外国在该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笔者在建立我国法庭口译标准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我国大陆涉外刑事案件数量剧增,但作为这些案件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庭口译却面临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Pochhacker(2001)关于使用者、译员、客户和研究人员对会议口译和社区口译质量评估的研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参与观察、聚焦小组访谈等方法,发现法官对法庭口译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译员的中立性与角色两大方面的理解具有自身的视角和特点。欧美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有关国家的法庭口译政策可对上述问题作出解释,并为规范我国大陆法庭口译质量评估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论文就法庭口译如何真正为中国法庭所用做了初步探讨。法庭口译研究在中国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已经得到初步探讨,例如:中国内地法庭口译与香港法庭口译的差距、中国与英美国家法庭口译的差距、法庭口译人才的培养、我国法庭口译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但是少有研究针是对目前中国法庭实际情况的。很多研究对中国法庭口译的实际问题、中国法庭的独特性较少提及。因此,论文针对前人的研究做了归纳和总结,将国内目前已有的法庭口译研究进行了分类,指出了在法庭口译理论研究方面出现的具体问题,并对以后法庭口译研究的侧重点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努力促进中国的法庭口译研究真正为中国的法庭口译实践所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涉外案件逐年增长的趋势,"模拟法庭"在法律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首先阐释了在模拟法庭中加入"法庭口译"环节的必要性;然后从模拟法庭的相关课程配套和师资互补两个方面分析和阐释了模拟法庭如何在法律英语课程中有效实施的方法。同时,针对复合型师资水平不足的突出问题,笔者从管理学角度,立足系统论和团队合作理论,揭示了有效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自我国改革开放,涉外案件逐年增加,外国人在我国法庭出庭的现象时常发生。如果被告不懂我国法庭通用的语言文字,就必然涉及到法庭译者的问题。因此了解涉外庭审中的译者扮演的角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的法庭译者研究非常滞后,法庭译者受到的相关关注较少。试图通过分析和研究译者在中国法庭中的必要性,我国法庭译者的现状及完善我国法庭译者的策略,唤起人们对中国法庭译者的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7.
法律翻译研究由来已久,但一直都重笔译,轻口译。从话语密度这一角度对法庭口译进行探讨,通过分析话语密度对法庭口译人员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法庭口译人员表现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企业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企业问的涉外商务谈判也随之增多。口译人员在涉外商务谈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许多口译策略方面的研究大多是探讨所采取策略或方法的优劣,很少对口译者在具体的口译过程中,为何要采取直译或意译做出系统的理论解释。在企业涉外商务谈判口译中,不忠实于原文的口译经常出现。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的目的论对此做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在诉讼庭审过程中,法庭规则起到保持庭审秩序与维护法庭威严的作用,但限制当事人与旁听人员对庭审进行录音录像的法庭规则显然与贯彻公开审判制度格格不入.如何协调公开审判制度与法庭规则之间的冲突,是彰显司法公开公正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涉外商务谈判口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人员在涉外商务谈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涉外商务谈判口译中,经常出现口译者“故意”不忠实于原文的现象。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的目的论对这种不忠实做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出台,统一了我国法院审理涉外代理案件法律适用的标准。由于我国司法实践匮乏,加之实体法对代理及涉外代理概念界定模糊不清甚至前后矛盾,导致我国法院在审理涉外代理案件适用法律方面出现困顿甚至司法惰怠。为保证涉外代理法律制度有效准确实施,我国有必要借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代理法律适用公约》中有关条款的规定,以出台单行法或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界定涉外代理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以突破因立法缺陷导致的司法困顿。  相似文献   

12.
外国法的内容是否得以查明,是我国大陆地区法院在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中是否能够正确适用外国法的前提。当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如果按照冲突规范的指引,在排除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等制度阻却的前提下,仍然确定应当适用某一外国法作为处理案件争议的准据法时,法院如何认定外国法的性质,又应采用何种途径查明该外国法,在查明外国法后在具体案件中应当如何正确适用等问题,都是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制度中的极为重要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一些法院涉外民商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实地调研,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分析与探讨,并指出应从有利于司法审判实践的角度对我国的外国法查明制度进行更为深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法官释明权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的重要概念,是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限制和补充,是诉讼中法官和当事人作用调整的必然。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民事诉讼模式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换,当事人地位强化,法院职权弱化,但我国当事人法律水平和诉讼能力参差不齐,具体诉讼中仍需由法官引导,才能保证程序的公正、实质的正义,故我国民事诉讼中引入法官释明权制度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一直以‘客观真实’证明标准审理民事案件。《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施后,人民法院以‘法律真实’标准审理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的民事审判监督理念应根据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既要坚持‘客观真实’标准,又要尊重‘法律真实’标准。  相似文献   

15.
国际破产是指含有国际或涉外因素的破产,国际上没有统一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国际破产案件由各国国内法院进行管辖。各国有所不同,一般由普通法院、商事法院或破产法院等行使管辖权。债务人的住所地和主要营业所所在地是各国确定管辖权的主要连接因素。目前,各国对国际破产管辖的效力基本都采取折衷主义。我国新破产法对国际破产案件的管辖权确定及管辖的域内外效力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级别管辖和保护债权人利益程序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鉴定人出庭作证已是世界各国诉讼实践中的通行做法,而我国司法实践中鉴定人从不或极少出庭作证。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鉴定人有依法出庭作证的义务。文章就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比较入手,从制度因素的视角揭示了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并提出保障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极低的成因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率极低这一现象对司法实务界的困扰由来已久,同时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立法的缺失、司法实践中对证人权益保护不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应该从完善相关立法、健全证人权益保护机制和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等三个方面来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证人不出庭作证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诉讼制度中规范性不够,并论述了应从诉讼制度的规范性入手,提出了证人出庭作证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代表人诉讼,是指具有共同或者同类法律利益的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无法共同进行诉讼,而由当事人推选或人民法院与其商定代表人进行诉讼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是群体诉讼制度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为处理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群体纠纷案件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经济的诉讼模式。本文结合国外有关群体诉讼制度,通过对我国现行代表人诉讼制度分析、比较,针对有关问题提出若干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