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婚内强奸与妇女人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婚内强奸是从古至今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婚内强奸产生的原因,是妇女与男子在人权上的不平等。建议将婚内强奸犯罪化,只有加强和完善婚内绍奸的立法和司法工作,才能切实保障妇女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和谐性别文化是以性别平等为前提,表现为男女两性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性别文化,它有利于两性平等、公正、和谐的生存与发展。婚姻、家庭与两性关系密切相关,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分析蓝靛瑶地区特殊的婚姻形态——入赘婚的特点、形成原因,发现它是一种两性与家庭都和谐发展的婚姻形态,属于和谐性别文化的范畴,基于此,笔者站在民族地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和谐性别文化的几个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制度安排机制和非制度层面的原因,两性在社会各领域的差异呈现多元化。在基于两性平等的语境中,两性在职业升迁中的差异也呈现多元性、非定向性。本文从政治学的视角探讨两性差异存在的客观性,致力于从制度层面构建实现男女相对平等与消除职业升迁差异的一种崭新模式。将两性平等观念纳入主流战略并创造有助于两性平等的组织环境,创造两性平等的起跑线平台;建立基于性剐特征的分工模式,实现男女有别而平等的分工机制;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方式,构建两性平等的制度安排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比较法的角度分别对欧盟和中国两性工作平等法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目前两性工作不平等的现象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包括扩大法律保护的领域,对传统观念的更新、法律适用和诉讼制度的完善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教科书中的人物角色和性别偏见问题备受关注。通过对"人教版"、"浙教版"与"沪科版"三个版本初中数学教科书中两性及不同类型人物出现的数量、频次、职业类型及角色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仍然存在人物角色呈现不均衡与性别不平等和刻板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中两性平等政策的制定旨在消除妇女在接受高等教育中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完善高等教育制度,促进妇女参加社会决策,从而确保真正两性平等及和谐社会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两性平等政策的讨论与制定是世界各国中最早的,其两性平等政策在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实施方法、资金支持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先驱和典范作用,深刻影响着其它国家制定和完善本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7.
历来人们普遍认为在木里藏族这一社会群体中,父权制和母权制是交替的。笔者通过对“母权制”涵义的考察,认为这一观念并不准确,但在社会结构上两性地位是平等的.而由“火塘上位制度”所反映的两性不平等现象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以来,教育中的两性平等问题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2010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所出版的年度报告——《全球教育概览2010》,从性别平等的角度,介绍了全球教育迈向两性平等的进展情况。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全球教育两性平等情况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均有很大进步,但地区间、群体间还存在较大差异。两性平等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包括教育政策、经济地位、种族歧视、地理位置、暴力冲突、学校环境和个人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阅读《白鹿原》和《百年孤独》两部经典著作,对著作中多名女性角色的比较和分析,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两部小说的思想和理念,构建一个多元、互补和平等的社会关系,消除二元对立,对于促进女性健康、建构两性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具有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咸通感,这是易学研究者的一般共识。但本文认为,咸卦反映了人类社会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由群婚向个体婚转变过程中的两性情感关系,咸之无心与咸之有心是不能相等的。  相似文献   

11.
塞尔玛的声音前后不一致,体现了夫妻生活中两性和谐的重要性及道德观上的矛盾性;希拉莉对于婚姻完好的捍卫战争的声音打开了走向婚姻完整道路之门;德丝丽和弗尔维娅-莫加纳的声音展现了放肆与放荡的生活方式显示了她们渴望男女平等的变态的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12.
赵宝刚的都市情感剧《婚姻保卫战》,立足于都市生活,演绎了"80后"的婚姻生活,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婚姻家庭元素。该剧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家庭展现了婚姻的各种状况,以及两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博弈,反映了女性从觉醒到斗争再到两性走向和谐的过程。该剧对两性性别身份与文化处境的深切洞察和理性思考,超越了传统的两性战争,给我们预言了未来社会两性和谐共融的一幅蓝图,而这将是当代女性主义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变迁的汉字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经历了杂婚制、群婚制、对偶婚制、父权制一夫多妻制的历史变迁.在对偶婚制向父权制一夫多妻制的过渡中,掠夺婚和买卖婚相继出现,而群婚制末期出现的媵婚习俗也为父权制一夫多妻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几千年漫长的婚姻制度变迁中,男女两性关系也从以女性为核心和主导逐渐演变为以男性独尊.这种婚姻制度和两性关系的变迁,在对汉字的文化考察中得以清晰地体现.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老舍的小说中出现的爱情和婚姻的描写,作家对他们自身存在的不正常的爱情和婚姻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展示了他对爱情和婚姻的深刻思考,显示了他探索“两性问题”的深刻性,并透露出作家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5.
“二拍”婚恋作品固然表现出一定进步的情爱理想,但追踪时代背景,联系作品的叙述倾向、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语言表述,其隐舍于字里行间的男权文化视角是清晰可见的。以此观之,主观强调“二拍”婚恋作品提倡男女两性关系的平等,是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16.
婚姻家庭制度的建立是人类两性关系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中国古代把婚姻摆在家庭乃至宗族附属品的位置上面。婚姻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夫一妻制(多妾制),同姓不婚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缔结遵循“六礼”,婚姻解除的方式有七出、义绝及和离(协离)。婚姻中的财产拥有者属于丈夫或长子,妇女附属于男子。  相似文献   

17.
壮族传统婚姻伦理具有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男女平等、贞操观相对开放和宽容、同宗不婚等方面。批判地继承、改造和发展壮族传统婚姻伦理,对壮族婚姻家庭乃至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和平与交往:广西边境地区跨国婚姻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越关系的正常化,中越两国民族交往不断增加,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的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对中越两国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这种跨国婚姻与边境地区的自然地理、交通、语言文化、经济发展程度、人口性别比例等有密切的关系。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设立县市涉外婚姻机构,放宽边民通婚的条件的可行性,进一步发展边境地区的经济,以妥善解决跨国婚姻问题,促进中越边境的繁荣、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在婚姻中 ,嫉妒作为一种无端猜疑丈夫或妻子不忠 ,进而限制对方和一味排斥其他异性的病态防卫心理与行为 ,具有严重的迫害性和危险性。为了爱情的发展和婚姻的稳定 ,夫妻一定要加强对于嫉妒的防范和医治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是反映女性自身发展状况同时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维度。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她们自身的发展与成才,更关系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社会风气的导向。通过对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调查研究,提出引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两性感情、提高女大学生爱情中的自我认同和正确确立自己未来的角色定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