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论文是新闻实践的总结和升华。精心撰写论文,不仅有助于研究新闻理论,探讨新闻业务,改进新闻工作,而且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可以这样说,新闻论文是全面体现作者业务能力和学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对作者整体水平最实际最科学的考核。正缘于此,有关条例规定,凡是申报副高以上专业职务的,都必须提供有较多质量的新闻论文。从历届评审提供的作品来看,新闻论文仍是一项薄弱环节。大都是一般性的业务体会,真正有见解、有新意、虚实结合得好的新闻论文较少。这里有认识问题,也有方法问题。 《钱江晚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吴永祚,重视新闻学研究,精心撰写论文。近几年来,他先后在省级以上新闻报刊上发表了26篇有相当质量的论文,其中有不少篇获得全国级、省级优秀论文奖。为此,本刊邀他写了这篇体会文章。此文内容实在,确系经验之谈,它较好地回答了“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新闻论文这样一些问题,值得读一读。  相似文献   

2.
自贡日报十分重视在编采人员中开展新闻理论研究工作。一是报社总编辑带头撰写论文;二是办好内部新闻、理论刊物;三是制定了一系列新闻理论文章奖励办法。仅在过去的两年中,共撰写了50多篇文章,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刊登了13篇,增强了编采人员研究新闻理论的积极性。自?..  相似文献   

3.
据人民日报内部刊物《编采业务》透露,该刊编辑室按照编委会的意见,和报社各个部的同志一起,从最近两年来的人民日报上,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和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上,选择了100多篇写得较有特点的新闻,经过几轮筛选,选定20篇左右,加以简单评点,登在《编采业务》上,供报社同志研究、参考。该报总编辑谭文瑞还为此写了一篇短文,请大家都来研究一下新闻。报社编委会下这样大的功夫,在全报社提倡研究新闻(这里主要指狭义的新闻,消息),这是改进报纸,提高报纸质量的扎扎实实的举动,是值得在新闻界称道的。  相似文献   

4.
文汇报高级记者吴培恭的新闻传播论文集《新闻改革与创新》,已由文汇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吴培恭长期紧密联系新闻工作实践研究新闻传播理论,撰写了《新闻的求索》、《人物报道写作》两本专著,并在全国各地新闻刊物上发表了350多篇论文。这本集子精选了其中50多篇论文,作者提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1988年第6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编者注:应为“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负责制”)的文章。文中说:“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负责制,由总编辑领导报社的采编业务,总经理领导报社的经营管理,总编辑、总经理共同对社长负责。”並说这是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得出的“报纸的最佳领导方式”。我对国内外报纸的领导方式没有研究,只是觉得这个提法不怎么确切。既然是“社长领导”,就应该由社长负责。领导怎么可以不负责呢?从文中所  相似文献   

6.
天门日报复刊10周年,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人民日报社长邵华泽、总编辑许中田、原总编辑范敬宜、湖北日报社长卢吉安分别题词祝贺,报社没有举行庆典,没花一分钱请客送礼,而是进一步制定了报社内部改革和多出精品的举措,隆重推出了天门日报《言论集》、《获奖新闻集》、《新闻业务论文集》、肖金舫《新闻摄影集》和艾学用《漫漫新闻路》等6部专辑。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新闻专业刊物中,我为什么单单青睐《新闻三昧》?说来话也不长。记得前年刚入伍时,部队成立新闻报道组。团里见我入伍前是县中学生文学社社长,又在报刊上发表过几十篇文学稿件,就任命我当报道组组长。我满口答应下来,并立下了到年终改变团新闻工作落后面貌的军令状。我自信发表过文学稿件,认为写新闻是小菜一碟,所以不注重新闻理论的学习,见到素材就写,结果往往是“瞎子点灯——白  相似文献   

8.
您想知道怎样写好新闻评论吗?您想搞好新闻评论工作吗?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闻评论探讨》,可以满足您的要求。该书是新闻战线编辑部与潍坊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新闻评论研讨征文的获奖入选作品集,共收入论文90篇,分别就新闻评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邵华泽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并将他撰写的《党报新闻评论的风格》,作  相似文献   

9.
张佑臣1953年生于山东省金乡县。1971年业余写的一篇很不起眼儿的小稿在《兵团战士报》发表后与新闻岗位结缘,由团报道组举荐当上了报道干事。1979年选调到《屯垦戍边报》社,后更名为《农垦报》。在报社工作期间,历任编辑、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党总支书记、党组书记。期间所写通讯、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多次获省新闻奖、报纸奖。1998年出版了垦区第一本新闻文选理论专著——《北大荒走笔》。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协会理事、黑龙江新闻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参与新闻摄影和摄影创作活动。先后记录…  相似文献   

10.
湖北老河口日报社年初拿出1.6万元,奖给2000年获各级新闻奖和发表业务论文的采编人员。这是该报社第六次颁发总编辑奖。 2000年,老河口日报社共有34篇次作品在全国、全省有关新闻奖评比中获奖;省以上新闻业务报刊发表论文20篇,获奖论文3篇;省以上报刊发表新闻稿件36篇。获奖新闻及发表论文数量名列全省县市报前列。 老河口日报社奖励采编人员@陈建文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业务刊物上刊登的许多成功经验,我用以借鉴并指导实践。几年来,新闻业务刊物成了我的业务向导。收获颇丰。 (1)提出调整电视新闻结构的新课题,受到赞扬。我受《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杂志上宣传调整工业生产结构经验的启发,在本台倡导并组织了“调整电视新闻结构”的四项改革。一是改革会议新闻。二是多从观众和市场角度出发。三是办好日播新闻。四是搞好电视评论。广播电影电视部原顾问金照审看了我台近一个小时的自办节目后,满意地说,县级电视新闻办得这样好的台还不多。我及时将这一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写出论文发表在《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上。多年来,调整新闻结构的经验我台每年都有创新和发展。1993年初,我倡导并编辑了《农村市场报摘》栏目,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新闻出版报》1993年9月15日发表了我写的业务探讨文章《提高农村经济报道质量》。  相似文献   

12.
湖南湘潭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带头重视业务理论研究,取得可喜成果。近三年来,全台编采人员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声屏学报》及有关年鉴上发表论文24万多字。对台里新闻改革和节目质量的提高起了一定作用。湘潭电台虽然建台已28年,但过去总认为小台能写好新闻,编好稿件就不错了,用不着搞什么业务理论和学术研究,因此编采播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慢。近年来台领导奖励编辑记者又写新闻,又写论文,向“学者型”发展,并把这件事当作一件培养业务队伍的“根系”工程来做。现任台长,主任编辑唐弦利用日常工作间隙,重点攻“受众”课题,已在全国和省的广播电视理论性刊物上发表了《新闻与接受美学》系列专论4万多字。副台长周志雄的《新闻开放断想》、《舆论监督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物资报社为推动社内新闻学术活动的开展,提高编采人员的业务素质,借《中国记者》编辑部举办新闻论文有奖征文之机,从1989年8月在报社内举办了新闻论文有奖征文活动,三四个月时间里,30多名业务人员中有17人写出论文应征。论文按内容分:探讨新闻体制、观念、队伍建设变化与发展的5篇,解析新闻报道传统与改革、创新关系的2篇,探讨采写经济新闻规律的5篇,结合本报实际对某项工作进行分析与评论的5篇。年前经由7人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优秀论文6篇。这6篇论文已送《中国记者》应征。报社领导认为,征文活动有助于养成报社职工研讨业务的风气,计划今后每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呼唤着理论邵华泽编者按:《新闻战线》杂志为纪念创刊40周年,编辑了一套丛书《〈新闻战线〉文萃》。这套丛书共4本,130万字,分为《理论卷》《业务卷》《人物卷》和《征文卷》,都是90年代以来发表文章的选粹。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总编辑范敬宜、副...  相似文献   

15.
全国县市报人中第一本个人新闻论集——《办报沉思录》,2月份由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办报沉思录》作者是江苏省宜兴报社副总编辑邹高中。他结合办报、新闻写作实践,撰写了42篇新闻业务论文,其中有10篇获无锡市以上新闻论文奖。全书分总编辑篇、新闻学术篇、办报经验篇、附录篇。该书由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邵华泽题写书名、原江  相似文献   

16.
撰写新闻业务论文,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笔者从1984年3月《邵阳日报》创办时首批进报社至今,十分注重紧密联系新闻实践进行学术研究,把自己的认知和感悟撰写成新闻业务论文,发表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中国报业》、《中国地市报人》等报刊杂志上,总结其做法写成此文,仅供新闻媒体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位记者同志,写了一篇揭露某一工厂1635万元投资项目由于官僚主义造成重大损失的稿件,排上了版面,即出了清样,但是报社总编辑为了“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宣布稿件不用。但是,记者却把这篇稿件发表在他自己负责编辑的中缝内,于是这一场《谁之过》的官司,就成为上海新闻界的内部新闻。记者印发了事件全过程的“真相”,要求引起同业的重视。按理说,总编辑不同意发表的稿件,便不应发表,把总编辑不同意发表的稿件发表于中缝内,这是新闻界的新闻,首先,记者同志忽视了一条纪律,即登什么稿,一般应当由总编辑决定,而不应由记者决  相似文献   

18.
张秉礼简历张秉礼,1949年3月生。大学文化。籍贯上海市。1984年任宁波纺织局党委书记,后历任宁波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等职。2003年3月起任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2005年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上,当选为副会长。先后有《激发报业集团的机制活力》、《紧抓“四个环节”促进集团发展》等多篇论文发表于《浙江报业改革60例》、《新闻传播与研究》、《传媒》、《中国记者》和《新闻战线》等刊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编委点击     
《中国地市报人》2009,(3):M0003-M0003
刀福祥(云南西双版的报社社长) 西双版纳报社社长刀福祥同志,从事新闻工作26年,发表新闻作品及论文600余篇,其中有40余篇获全国、省、州级奖。2003年,他带领报社全体职工,努力奋进,实现了《西双版纳报》小报改大报的目标。他认真抓报纸发行工作,在云南独创建设“报刊村”,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写过一篇《要用新知识、新观念写新闻》的文章,发表在2001年12月的《新闻知识》杂志上,后来又写了一篇《新闻理念的更新与新闻报道的创新》,先后在2010年6月的《中原声屏》(内刊)和2011年2月下半月的《新闻爱好者》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