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1945年5月在盱眙新铺创办,到1946年10月转移到山东莒南,华中建设大学在苏北约一年半时间。这一时间跨度,占华中建大全部建校时间的四分之三,也完成了华中建大校史上四期学生中前三期的招生教育。因此,客观的说,华中建大的主要时期在苏北。从盱眙新铺到淮阴城,华中建大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在苏北大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一"为了进一步巩固我根据地及迎接正在迅速发展的有利于我的形势",需要大批干部[1]。为此,1944年11月,华中局决定在华中党校基础上筹办华中建设大学,任命  相似文献   

2.
淡泊名位顾大局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共中央为适应新的形势,调整和建立各大解放区的领导机构。1945年9月,以淮阴、淮安城解放为标志,地处华中的淮南、淮北、苏中、苏北四个解放区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300多万人口的大解放区。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原华中局北移山东,与山东分局合并成立华东局,新成立华中分局,受华东局领导。  相似文献   

3.
“两栖战斗”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拂晓报在泗县城欢快地度过了她的千期纪念后,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于七月七日撤出县城,辗转到我们的老家——洪泽湖畔,开始了两栖战斗。一九四六年八月泗县战役后,山东野战军执行中央军委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实行运动战的方针,主动撤出淮北,转战苏北。这使淮北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暂时成了敌后游击区。由于前线日益紧张,还在我军撤离泗县城之前,报社和新华社淮北分社就做了储备印刷物资、疏散家属的准备。山东野战军进入淮北后,新华社华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有一支部队被称为"万岁军",它就是陆军第三十八军。第三十八军及其前身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在国内战争中可谓战绩赫赫,但获得"万岁军"的美誉、成为公认的全军王牌主力则是在抗美援朝战场,这其中有着怎样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5.
眼前这份证件,右面写“新华社华中二支社、人民报社记者证”,左面写“通行证”、“兹有新华社华中二支社、人民报社特派记者甄为民……在前后方地区进行采访工作时希随时予以通行”。记者证盖有新华社华中二支社的蓝印,以及“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参谋长”的朱印。  相似文献   

6.
1947年11月,中共华中工委成立,统一领导全华中地区七个专区。我们苏中《江海导报》奉命和苏北《苏北日报》合并,筹出华中工委的机关报《华中日报》。四十多天后,即1948年元旦,报纸改名为华中《新华日报》,这就是后期华中《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7.
眼前这份证件,右面写“新华社华中二支社、人民报社记者证”,左面写“通行证”、“兹有新华社华中二支社、人民报社特派记者甄为民……在前后方地区进行采访工作时希随时予以通行”。记者证盖有新华社华中二支社的蓝印,以及“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参谋长”的朱印。就凭这张巴掌大的  相似文献   

8.
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新华社分支机构是在1942年9、10月间。那时驻在苏北阜宁县农村的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政治部,采纳了刚到苏北不久的名记者范长江的建议,决定由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钱俊瑞和范长江一同筹建新华社华中分社。在此之前,华中局已于同年7月1日创刊了《新华报》(5日刊),此时就将两者合为一个单位,任范  相似文献   

9.
东征胜利结束后,为了扩大和巩固西北根据地,扩大红军,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逼蒋抗日",并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鹤亭为参谋长,刘晓为政治部主任,向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区进攻.……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华中各解放区(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已连成一片。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宣布成立;10月29日,苏皖边区政府成立,随即着手筹办华中分局机关报,并定名为《新华日报》(华中版)。 1945年12月9日,《新华日报》(华中版)在淮阴创刊。创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军事上的全面胜利,1949年5月23日,中央军委电令正在浙赣一线进行战备整休的第二野战军:"应准备两月后,以主力或全军向西南进军."6月2日,中央军委再次电令:"二野入川应积极准备,情况许可下争取八月初出动,小平准备去四川."  相似文献   

12.
陈毅是运筹帷幄、横刀立马的元帅,又是才华横溢的新闻行家。他对军事宣传的精辟见解和关心军事报道的事迹,仍深深启迪着、鼓舞着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一九四六年六月,陈毅奉命率山东野战军进入淮北地区作战。时值新华社山东野战军前线分社刚刚组建,陈毅同志热情地带着记者向野战军机关首长介绍,要求部队各机关支持新闻工作。八月,我军在淮北取得一些胜利之后,主动撤出四个县城。这时,陈毅亲自写新闻,宣传我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相似文献   

13.
1947年初,蒋介石制订了"鲁南会战"计划,企图消灭华东野战军主力,命令"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指挥三个军由山东淄川等地南下山东莱芜.准备南北夹击我华东野战军.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是连接华北、华中的枢纽,又是控制南北运输主要干线津浦铁路和近海交通的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40年以后,日军为了准备太平洋战争,巩固战略后方,加剧对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仅1941年就对山东进行了29次大规模的"扫荡"。在这种十分困难的环境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各主要领导人,对反"扫荡"策略和群众工作等问题产生了分歧。  相似文献   

15.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成为华中抗日中心,刘少奇、陈毅等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当时有"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之说。"新"(新四军纪念馆)、"马"(大铜马)、"泰"(泰山庙)就是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有关的纪念性建筑。  相似文献   

16.
白雪罩祁连 乌云盖山巅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全国迅速挺进。战斗在大西北的第一野战军,于5月下旬攻克西安及关中广大地区,7月上旬,会同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十九两兵团发动了扶(风)眉(县)战役.一举歼灭胡宗南部队主力4.3万余人。一野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遵照毛主席的指示,  相似文献   

17.
峥嵘岁月稠1940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日、伪、顽势力犬牙交错、虎视眈眈的严峻局势下,为坚持抗战,共同完成中共中央发展华中、开辟苏北的战略目标,艰难挺进苏北,于10月在盐城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这次会师,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开辟  相似文献   

18.
创建和领导华中分社 1942年9月,新华社华中分社在江苏阜宁成立,与当时的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机关报<新华报>同属一个机构,刚从沦陷区来到苏北抗日根据地的范长江被任命为分社和报社社长.  相似文献   

19.
1949年8月26日兰州决战胜利后 ,根据党中央的作战部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进军青海、宁夏的同时 ,为准备进军新疆 ,还进行了甘肃河西走廊战役 ,对甘肃永登以西 ,安西以东之武威、张掖、酒泉地区的国民党武装进行了长距离追击作战。当时 ,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及第九十一、一二○军正向河西走廊撤退 ,加上河西原有第八补给区和河西警备总部等 ,仍有兵力4万余人。第九十一、一二○军撤至古浪后 ,先在乌鞘岭布防 ,幻想第一野战军主力南下入川 ,无力顾及河西 ,可再喘息一段时间。当他们获悉第一野战军即将西进时 ,遂于9月1…  相似文献   

20.
1949年4月,我百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解放华东、华中大片土地,党中央决定由第二野战军从华东前线转向大西南进军。为了解决地方干部不足的问题,中央决定由第三野战军从上海、南京抽调一万名青年学生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