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春晓围棋学校和围棋研究院成立于今年9月,学校和研究院由马晓春九段创立并主持,同时聘请了曹大元九段、吴玉林六段、朱松力六段、李君凯五段、徐莹五段等职业棋手担任定期指导和执教工作。学校以开展围棋的梯级培训、强化训练及围棋研究为主,已正式开设了职业班、定段班、业余高段班等,并定期组织以职业低段棋手与业余高段棋手为参赛对象的集训营。  相似文献   

2.
《围棋天地》2013,(16):22-26
2013年全国围棋定段赛日前在江苏扬州结束,又一批冲段少年成功跨进职业门槛。未来数年,或许新的世界冠军就会从这一批棋手中诞生。在他们化茧成蝶,成为职业棋手的那一刻,有必要见证他们不俗的实力,为此,我们特约杭州围棋研究会、野狐围棋研究会以及聂葛围棋道场分别讲评一下各自所属定段棋手的对局,供读者朋友欣赏。  相似文献   

3.
9月2日,美国围棋协会会长艾博拉姆森正式宣布美国围棋实行职业化。“经过多年计划,筹备的职业体系终于结成硕果。不久的将来,即将诞生的美国职业棋手将在世界棋坛上与东方围棋强国的顶尖棋手堂堂正正地展开交锋。”  相似文献   

4.
曲江 《新体育》2005,(4):10-12
第五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亚军决赛第四局于3月5日在北京昆仑饭店结束,中国的常昊九段执黑以3点的优势击败韩国的崔哲瀚九段,以3比1的比分获得了本届应氏杯的冠军。常昊在获得了6次世界亚军之后,终于捧回了这一被称为“围棋奥林匹克”的世界大赛冠军奖杯。这既是应氏杯举办5届以来冠军第一次为中国棋手所获得,也是中国棋手获得的总共第四个围棋世界冠军。同时,常昊也成为继马晓春和俞斌之后第三位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棋手。对屡战屡败的中国围棋界来说,这的确是一次来之不易的胜利。而常昊在6次屈居世界亚军之后终于捅破了冠军的窗户…  相似文献   

5.
日方阵容——大竹英雄、小林觉、柳时熏、王立诚、依田纪基、羽根直树、西田荣美; 中方阵容——马晓春、曹大元、张文东、刘小光、常吴、王磊、丰云。 第11届NEC杯中日围棋擂台赛出场棋手名单,最大的新闻是聂卫平隐姓埋名,退出帅位,马晓春升堂入室,坐上了头把交椅。这对聂卫平、马晓春来说都是第一回。  相似文献   

6.
黑方邱峻四段白方刘小光九段1998年末,围棋界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大赛事,无疑就是由我国首次举办的世界大赛──“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春兰杯”基本上采取“富士通杯”的比赛形式,共有24名优秀棋手参加。参赛的名额分配如下:日本6人、韩国5人、台北2人、美国1人、欧洲1人,以及中国9人。其中,我方的9个名额是这样确定的:推荐的4人为聂卫平、马晓春、常景和邵震中,另外的5个名额则是由等级分靠前的40名棋手,通过三轮选拔赛来产生。参加世界职业大赛、夺取大赛冠军,是棋手们一生追求的目标,更是年轻棋手们…  相似文献   

7.
王锐 《围棋天地》2014,(10):72-75
1995年,中国试行职业棋手等级分制度,1997年开始正式实行。2005年,韩国亦开始推行职业棋手排行榜制度。两大围棋强国相继参照其他体育项目,引入等级分,这是围棋职业体系前进的一大步,意味着职业围棋进入了以表现分数评估棋手当前状态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第一届NEC杯围棋赛筛选出12名棋手时,《围棋天地》杂志举办了一次读者竞猜,主题单刀直入:谁将称霸首届NEC杯?选票统计结果,12名棋手均拉到了各自的若干“选民”,而得票最多的天经地义,分属聂卫平、马晓春、刘小光、曹大元四位种子棋手。 在中国棋院,人们谈起首届NEC杯头衔,也推聂马。即便是  相似文献   

9.
《围棋天地》走进2008,与关注本刊的读者共同走上一个新的台阶。除了广大的棋迷支持外,我国众多的职业高手也曾对本刊的发展、建设提供过帮助。不久之前,我们收到国家队教练组长马晓春九段一份分量很重的稿件,他对本刊曾经刊登过的棋评提出了更深刻的见解,原本,马晓春教练只是准备在国家队内部讲述一下,但为了让更多的棋手能参与讨论,特地将此文在本刊发表。在此,我们向马晓春教练表示由衷的谢意。  相似文献   

10.
《新体育》1995,(10)
马晓春,1964年8月26日生于浙江省嵊县。9岁开始学围棋,其父马尧祥是他的启蒙老师。初识围棋,马晓春很快显露出非凡的天赋,渐渐地,他对下棋越来越有兴趣。1974年,10岁的马晓春参加了绍兴市儿童围棋赛,获冠军,全省围棋赛儿童组第三名。当时,行家们认定马晓春是一块难得的璞玉。他12岁进省集训队进行正规训练。 1992年获第五届中日围棋名人战优胜;先后5次获全国围棋个人赛冠军;2次“新体育”杯围棋赛冠军;2次“国手战”围棋比赛冠军;获首届“天元”;5次中国围棋名人战“名人”;2次全国围棋“十强”赛冠军;获1991年、1992年"CCTV杯”冠军;第  相似文献   

11.
读后编后     
《围棋天地》2005,(6):96-96
棋手的婚姻非常喜欢本期“天地”的特别报道《我的大学》,感觉棋手们的生活好象离我们近了很多。我想也可以做一做棋手的婚姻,探讨诸如以下一些问题:职业棋手之间的结合是否有利于彼此围棋水平的提高?职业棋手找一个不懂围棋的妻子或丈夫是否会因为生活在两个世界而导致分道扬镳?职业棋手应该找怎样的配偶?在我看来这个话题一定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我社《围棋春秋》编辑部与北京市少年儿童棋艺之星协会、劲松:高中联合举办“神童杯”围棋邀请赛,于六月三日至九日在北京亡。来自十六个省市和单位的四十四名小棋手参加了角逐。上海九红童常昊捧走了“神童杯”。国务委员方毅、总政治部副主任朱云谦、l围棋协会顾问金明,北京市副市长陈昊苏,以及著名围棋界人士卜生、华以刚、王汝南、马晓春、江铸久、孔祥明等参加了在人民‘堂举行的闭幕式。在闭幕式上,陈吴苏满怀激情地说:“若干年后,}围棋运动水平超过了日本,人们就会回忆起在一九八六年夏天举,“神童杯”围棋邀请赛。十六省市小棋手争…  相似文献   

13.
第1视点黑方:常 昊 九段 白方:马晓春 名人第12届“中兴通讯杯”围棋名人赛决赛第三局比赛终于如期在深圳举行。此前2局,卫冕者马晓春九段直落2局,将挑战者常昊九段逼入了绝境。最近,马晓春九段又喜尝鲜果,刚刚摘取了“阿含桐山”杯快棋赛冠军,状态颇佳。而常昊九段在国际、国内大赛中接连失手,似乎不在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调整,不知常昊九段能否在后三局中有所作为,广大棋迷爱好者们翘首以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局棋。常昊九段执黑先行,开局是常昊近来常用的“中国流”布局。“中国流”布局是由中国棋手开…  相似文献   

14.
一场别开生面的混双比赛,让本来应该是安静无声的围棋赛场变成了“嬉笑怒骂”的乐园。 12月1日,16对男女棋手聚集北京深圳大厦,首届理光杯职业围棋混双赛正式开打。参赛男女棋手的组合通过抽签来决定,对阵形势为周鹤洋/华学明 VS 古力/曹呈、陈祖德/ 唐莉 VS 胡耀宇/孔祥明、吴新字/王倪乔 VS 罗洗河/姚小敏、孔杰/叶桂 VS 马晓春/黎春华、俞斌/郑岩、VS 常昊/范蔚菁、吴玉林/崔宁 VS 华以刚/梁亚娣、王汝南/张璇 VS 罗建  相似文献   

15.
晓春逢春     
《围棋天地》2013,(17):12-12
“8月18日是个好日子!”著名棋手马晓春九段在新浪微博上如是说。这一天.马晓春在北京大三元酒家举行婚宴.迎娶来自贵阳的新娘段雨含。  相似文献   

16.
回报     
《围棋天地》2005,(14):9-9
在马晓春被聘为国家围棋队教练组组长的仪式上,王汝南院长一番话语特别动人,他说,每位棋手都应该想着去为围棋事业做些什么,如果每个人都很自私,都只想着自己去挣钱的话,那这就是围棋事业衰败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围棋天地》2001,(6):46-46
在4月中旬举行的围棋“富士通”前两轮和4月下旬举行的“存兰杯”第二轮比赛中,中国棋手遭遇到了大面积失败,“富士通”比赛仪俞斌进入了八强,而最惨的是“春兰杯”八强中中同棋手占据五席,但却在“外战”中全败,仅王磊在“内战”中淘汰了队友周鹤洋进入了四强。这样的失败称为中国围棋“黑色四月”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而在5月8日进行的亚洲电视快棋赛上,中国棋手马晓春和胡耀字又破对手淘汰出局,使中国棋手又一次与冠军“绝缘”。  相似文献   

18.
1999上半年,国手们的奖金收入也出现了类似日、韩两国棋界所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样有资格上榜的棋手就少得可怜,仅有6名棋手金榜题名。马晓春虽然在国内小将的一片围剿声中略显狼狈,但在国外,飘逸的“晓春流”仍是最为坚挺的一股势力。“三星杯”、“LG杯”的两项亚军为他带来了1亿2千万韩币的收入,约合人民币96万元左右。使得马晓春一举超过了常昊八段,再度领军富豪阵容。令人惊讶的是马九段前不久突然宣布放弃了三星杯的比赛,这无异于削去了“马氏银行”的半边天。也许马晓春进入了一个不问功名只为道的境…  相似文献   

19.
陈潇楠 《围棋天地》2014,(23):55-64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而围棋这项原本需要“慢工出细活”的智力运动,也逐渐加快了节奏。快棋比赛越来越多,赛程越来越紧密,甚至棋手们下棋的速度也普遍越来越快。在追求快节奏的同时,现在的职业棋手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崇尚“暴力围棋”,可以说现在的围棋已经进入了一个速力时代。  相似文献   

20.
许多围棋爱好者知道,当代我国围棋的振兴,与新体育杂志社有一定关系。这并不是《新体育》杂志常有关于围棋的报道,主要是新体育杂志社办了一些提倡和推动围棋的实事。从70年代末以来,它与中国围棋协会几乎成了形影难离的合作伙伴。1979年,新体育杂志社创办了全国性职业棋手参加的“新体育杯”围棋赛,这是第一个由我国新闻单位办起的围棋赛,连续办了14届,为我国围棋国手们提供了锻炼、切磋和向公众展示才艺的场合。聂卫平九段曾获8次冠军,马晓春九段和俞斌九段各获2次冠军,曹大元九段和陈临新九段各获1次冠军。在1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