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由爱国而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由一位爱国运动的积极支持者,逐步成为一名彻底的抗日救亡战士。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民族革命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他为近代中国民族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对自由教育的追求贯穿于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因此他提倡学术自由,争取教育独立,目的在于为教育争自由。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蔡元培自由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探:(1)自由的理想;(2)自由的人格;(3)自由的学术;(4)自由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了自由的教育——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主义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基础 ,对自由的追求贯穿了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 ,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 ,因此他提倡学术自由 ,争取教育独立 ,目的在于为教育争自由。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1868—1940)是我国近代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伟大的教育家和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他以其在近代中国的特殊地位,成为众多中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金林祥教授撰著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一书,作为《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之一,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凡二十六万余言,真实、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了蔡元培筚路蓝缕,勇于开拓,锐于创新,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基础,对自由的追求贯穿了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养成完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因此他提倡学术自由,争取教育独立,目的在于为教育争自由。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的教育哲学观可概述为:注重教育的价值关怀和独立意义;追求“完全人格”,提倡“五育”并举;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蔡元培的教育哲学观至少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对当前的文化教育工作有借鉴意义:一是文化教育与政治之关系,二是学术自由与大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与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教育中,蔡元培首先在新式学校内举起反封建旗帜,并始终把教育作为谋求国家富强的关键和一生的追求;他善于吸收借鉴外国教育的精华,从民族的实际出发营建新的学校教育体制;对北京大学的成功改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和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8.
李旻 《高校教育管理》2001,23(3):111-117
马相伯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和复旦公学.其教育目的是为了救国,教育内容注重科学,教育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自由研究、演讲等能力.这些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事业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902年11月,在上海泥城桥附近的福源里成立了爱国学社,革命民主主义者蔡元培任学社总理,爱国知识分子章太炎等任教员.爱国学社为辛亥革命的准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研究一下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认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潮.一1902年上海南洋公学发生了空前未有的罢课学潮,这是清末废科举以后,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上第一次学潮.这次学潮一开始就受到教员蔡元培的重视和正确引导,表现出反对清王朝和帝国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以教育强国的德国进入国人视野,大批中国学生留学德国及西方其他国家学习先进思想理念.20世纪初,蔡元培留学德国,回国后以"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经济独立"思想理念主掌北京大学,使之在近代中国大学中独领风骚,时至今日,余音未绝.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充分体现了德国经典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影响.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核心是:以"寂寞"和"自由"为基础,追求纯粹的科学研究和修养自身个性,不为外在"物欲"所动,在学习中达到一种"超我"的境界,从而服务于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20世纪伟大的革命家、教育家,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奠定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基础。其中,蔡元培在国民教育方针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他的美育思想内涵丰富,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圣贤们所遗留下的思想精华,又充分吸收了康德等西方哲学家的美学思想,使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并加以创新。在今天,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近代知识分子转型及其教育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文化急骤变迁,知识分子艰难地完成了由时代精英向社会基石的转型。这一"凤凰涅槃"式的转变,既需要爱国情怀的强大动力,更倚仗近代新式教育提供的转型方式、超常智慧、文化场域和理想目标。在新式教育的推动下,知识分子在自由与包容的教育场域中完成了文化的濡化与涵化、文化心理的熏陶与淬砺。他们积极地改造教育、救亡国家,以知识分子特有的书生意气实现着自身、教育和国家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从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科学精神出发来批判宗教。以西方近代审美主义和中国古典人精神作为思想资源重建中国现代审美教育对人的完善的价值追求,力求为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提供一种审美主义转变和审美主义的道路,从而在中国的现代性遭遇中树立起审美主义的旗帜。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先生的音乐美育思想,代表了我国近代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良好愿望,得到了当时新文化知识分子的拥护和推崇,促进了音乐及教育的发展。为了彻底改变落后的国民素质,培养高尚的全面发展人才,使我国成为世界之强国,故他提出了一系列开放和先进的教育方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提倡平民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等.他的教育平等思想,既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积淀,又吸收了西方民主思想的精华,更来源于他怀抱教育救国的理想.其教育平等思想的内涵丰富,涵盖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具有全民性.蔡元培的教育平等思想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教育公平和教育普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作为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他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乃至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謇和蔡元培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教育现代化的先驱.虽然他们两人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面临的是同样的社会状况,但是由于年龄、资历和受教育背景的差异,他们在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中,选择了不同的路径,表现出不同的教育思想.比较张謇和蔡元培在教育思想上的异同,发掘他们凸显各自特点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对于我们思考和解决当前我国现实存在的教育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强  王婷婷 《文教资料》2007,3(2):119-120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措施,并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允许各种学派自由发展,不仅把北大改造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学府,同时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和集大成者,其五育并举、教授治校、教育独立等教育思想都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其成人教育思想却较少有人提及。本文就此论述蔡元培的成人教育主要活动、思想及其特点,以期为当前的成人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一、蔡元培的主要成人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有关成人教育活动和思想非常丰富,下面就他的一些主要成人教育活动和思想做简要论述。1.借助成人教育启发民众觉悟,培育新人,富民强国。1902年,蔡元培与叶瀚、蒋观云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蔡元培当选为会长,他在阐述创立教育会的目的时说:“我等设立此会者,实欲造成理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树立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目的,学生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教育思想的终极关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坚定政治信念.今天展读,他的这些思想依然具有非常鲜活深刻的现实意义,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