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近几年,数学教学在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那就是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一味地为了求新求活,而忽视了优良传统的继承——夯实基础。主要反映在,把"创新"片面理解成解析难题,片面追求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双基的培养,其根子是没有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要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江霞 《小学生》2013,(3):30-30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赶时髦、走形式、急功近利的现象。一、注重教学情境化时,正确处理"日常数学"和"学校数学"让数学学习回归于学生生活,数学教学要生活化。这是当前十分流行的教学理念。但这样的教学理念如何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教学发展的整体趋势,初中数学教育也要迎合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及相关目标,以新课程为背景进行具体教学。要想把握好初中新课程的具体要求,需要教师注重"教"与"学"两个环节。简要分析了初中新课程条件下数学教育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教师要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马波 《黑河教育》2014,(11):49-49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怎样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怎样才能构建出适应新课程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依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加上课堂实践,我校构建了小学数学"三部九步"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一、"三九"模式下的目标导学设计要精炼目标导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明  相似文献   

6.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在数学教学行为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在数学文化的观念下,数学教育就是一种数学文化的教育,它不仅强调数学文化知识性成分的学习,更注重其观念性成分的感悟和熏陶.与传统数学教育相比,数学文化教育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扩大了数学教育的范围,延展了数学教育的时空,从而使得数学教育更加完整而和谐.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也开始注重知识生成这一理念,通过知识生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生成中,教师可以利用"错误"作业这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课程内容,不断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本文先分析了错误作业在数学课堂教学生成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模型思想即是其中重要的思想之一。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智慧广场"的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是教师进一步探索和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除了要有新课程理念的支撑和指导以外,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数学图式"就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数学语言,用它特定的符号、词汇和句法去认识世界。"发挥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的功能和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他们理解知识,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微课教学模式的产生和运用,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注入了鲜活血液,对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大有裨益。微课教学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具有短小精悍、指向性强、生动活泼等优势,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课改"浪潮"涌动在整个学科教学活动中,其课堂教学逐渐成为教学工作者深入研究、探索、思考的重要探究课题.教学效率,是一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追求",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教育教学的"目标".新课程改革下,学生成为最为耀眼的"明星",成为教师聚焦和努力的"着力点".参与主体的学习效果优劣,变为评判和界定数学学科课堂活动效能的重要"考量"之一.如何让学习对象在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中,真正参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新课程环境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共同营造新的课堂,尝试构建互动教学新模式,努力实现师生、生生的交流与交往,形成教学互动、互联、互助、互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者和学习的主人。这里所谓的"生"就是学生,所谓的"动"才是真正的课堂上的互动。要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我们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  相似文献   

14.
高中体育新课程把田径中的"跑"作为必修内容,为了解决好"跑"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高中体育新课程的目标体系,把学生学习"跑"的技能同健康知识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教学的知识性、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和新颖性、评价的科学性,才能使课程目标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知道,评价内容的设计往往是引导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其"强调学生对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经历,突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和数学思维的发展"的目标定位,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产生实效,我们的评价设计就必定也要从"注重结果"的考评走向对"学习过程"的检测,从注重知识记忆式提取与技能的简单重复走向能力的考查与思维水平的评价。唯有如此,才能让小学数学教学走出传统的模式,找到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方法策略。自  相似文献   

16.
"生本化"教学设计,是以新课程教育理念和生成性教学理论为导向,以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索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操作方式、方法.如何真正实现"生本化"?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述"生本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这对于广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一定的启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7,(10):18-19
恩格斯曾经精辟地指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和数量关系。"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正视一个事实——数学对象描述形式的高度抽象性。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的形象思维为主。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非就没有注意到小学生的思维实际,但价值取向是指向学科特点,所以,尽管有生活形象向数学抽象演绎的过程,但知识的传输性十分明显;新课程强调生命课堂,强调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与资源的整合,价值取向明显指向"以学生为本"。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然要负载学生的数学学习任务,学习数学就意味着学生能够从给定的具体情景中识别并抽象出数学概念、数学法则和计算方式,能够做数学,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许多著名教师在实践新课程中,发出了在注重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的同时,要突出"数学味"的呼吁。那么,怎样求得"生活味"与"数学味"的契合呢?卢秀娟老师获得省竟课一等奖的"升与毫升"一课,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个案。  相似文献   

18.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育要以自然发展观为理念,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好数学"。这些独创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和优化形成了指导,对推进教学改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自然灵动"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能体现数学教育自然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践行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揭示出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教师在巩固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更要注重钻研新一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法、学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改革,随着大量的时间和探索,现在进入寻找课堂教学改革的生长点,实现现代的课堂教学观,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期,而重点在于"聚焦课堂"。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减少低效无效环节,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且要服从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探究式学习就是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科学探究不仅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对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