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93):167-168
幼儿语言能力是幼儿社会行为能力发展的基础,幼儿社会行为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与幼儿社会行为能力二者之间的发展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幼儿期就有创造性的萌芽,幼儿园通过实施创造教育来激发幼儿创造兴趣、挖掘幼儿创造潜能、培养幼儿创造习惯、优化幼儿创造品格,为幼儿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是很有必要的,能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幼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作为教师,更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幼儿早期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早期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幼儿身心成长的规律,对幼儿施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全面教育。幼儿阶段是智力、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素质决定个体在未来社会中所能取得的成就。自然界对幼儿而言像是五彩的万花筒,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索未知、积累经验,是幼儿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教师要将其作为幼儿主体性品质的重要因素加以培养,引导与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使之发展成为持久的求知欲,为幼儿在终生教育的社会中获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友善在幼儿阶段具体表现为尊重与接纳、友爱与 互助、分享与合作等方面,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相符 合,我们把幼儿阶段的友善定义为亲社会行为。幼儿阶段的友 善教育是儿童成长为合格公民所必备的特性,是造就完整健全 人格的基础。因此,在幼儿阶段进行友善教育,不仅是幼儿社 会性发展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周刊C版》2017,(12):205-206
幼儿阶段是学生发展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阶段。相关研究调查发现,早期的阅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通过早期阅读不仅能够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自主思维能力,而且良好的阅读材料还能够帮助幼儿构建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感受社会,不仅为幼儿的发展做出贡献,还能够为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7.
周兰 《家教世界》2013,(9X):12-12
幼儿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在现代社会,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也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幼儿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幼儿环保意识的基础之上,具体提出了一些幼儿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是一种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幼儿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幼儿园必须实施素质教育,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对幼儿做好预备教育,包括使幼儿学会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幼儿形成完整健康的性格,从而为幼儿的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分享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行为。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能使幼儿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并完成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使幼儿与他人更好地交往,有利于幼儿在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分享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珍 《文教资料》2014,(11):126-127
培养幼儿同情心是幼儿道德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幼儿形成良好社会行为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幼儿教育工作实践,总结培养幼儿同情心的教育方法与实际应用中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课程目标是人们对课程预期的结果,明确课程目标,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优过程和方法,才能监控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是探讨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设置的基础。而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目标设置又需要以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依据。目前,我国幼儿因课程将社会作为专门的一个领域,有其独立的目标和内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得到共同提高。但幼儿园社会领域的目标设置未见帮助幼儿树立理想这一内容,建议通过发展幼儿的想象并促使其大胆实现来进行幼儿理想的萌芽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一切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幼儿教育是幼儿从家庭小环境走向校园小社会的第一步。幼儿教育中对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基础。因此,本文将针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进行论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会体验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孩子认识和探索感性世界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我们提倡家长带领幼儿走进社会,在社会中快乐体验,在体验中快乐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让社会体验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14.
幼儿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性的形成以及各种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幼儿这一阶段,培养其规则意识,为幼儿的整个人生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讨论关于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介绍了让幼儿接触并且理解基础的社会行为规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德育是幼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得以全面健康成长的基础。所以,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针对当下幼儿家教状况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遵循幼儿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在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上立足长远、注重实效,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一、现状分析1.教学内容偏重智力开发。教师培育的不能是温室里的花朵,只能是既有觉悟又有高度文化,同时又敢于并能够搏击风浪、战胜挑战的雄鹰。这必须从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1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炉给幼儿社会教育指明了方向。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未来生活质量。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幼儿社会教育应严禁"独、灌、利"。《指南》指明了社会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与方向,对杜绝我国幼儿社会教育中出现的"独、灌、利"现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人生的重要起始,是幼儿开始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在这个阶段,劳动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劳动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于幼儿来说,劳动教育是他们认识自我、探索世界、培养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要想让劳动教育真正发挥效果,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激发起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是关键,是基础,又是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做事凭兴趣,但幼儿的兴趣具有无意性、偶然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幼儿园教师应有计划地、巧妙地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交往水平,一定的合作技巧,是幼儿在未来社会中成功、成才的重要基础。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在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交往环境,放手让幼儿进行交往活动,培养其交往能力。幼儿游戏教学,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人世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还能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合作水平、交往的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等,是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小燕 《林区教学》2013,(8):110-111
良好的交往水平,一定的合作技巧,是幼儿在未来社会中成功的基础之一。在幼儿园里,教师为幼儿创设交往与合作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开展社会性角色游戏对幼儿的交往合作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人世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还能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合作水平、交往的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等,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