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根据溶液中溶质离子的质量求物质的量浓度例 1 .若 2 0 g密度为d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 1 gCa2 ,则NO3-离子的浓度是(   )。(1 990年高考题 )A .d40 0 mol·L-1  B .2 0d mol·L-1C .2 .5dmol·L-1   D .1 .2 5dmol·L-1解析 :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可得下式 :140 × 2 =2 0d× M1 0 0 0   M =2 .5d故正确答案为C。二、根据气体溶质的体积求物质的量浓度例 2 .在标准状况下 ,将VLA气体 (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 0 .1L水中 ,所得溶液密度为dg·…  相似文献   

2.
溶解度曲线是通过实验测出的各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的平滑曲线·它是溶解度与温度关系的数学(函数)表示法,其特点是直观、形象·一、全方位理解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上每个点表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每点都有确定的溶解度与温度一一对应,且溶剂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是相应的溶解度(S克),饱和溶液为(100+S)克·2·每条曲线都表示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总趋势,即溶解度(S)是温度(T)的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S=f(T)·(1)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陡峭·如KN…  相似文献   

3.
1 实验用品  铁钉数枚、铜片一小块、 8mol·L-HCl、煮沸过的 8mol·L-NaOH溶液。2 实验操作2 1 如图示连接好装置 ;2 2 关闭止水夹A ,打开B ,加入药品 ,反应一段时间 ,排净装置D内空气 ;2 3 打开A ,关B ,C内FeCl2 溶液在气压差下排入D中 ,有白色Fe (OH) 2 生成。3 原理3 1 加入Cu片 ,构成Fe Cu HCl原电池 ,加快反应速率 ,使H2 压强增大 ,以便FeCl2能由C至D。3 2 利用H2 排除空气 ,使生成Fe (OH) 2在无氧气环境下进行 ,从而清晰地较长时间地观察到白色Fe (OH) 2 沉淀…  相似文献   

4.
化学规律是在解决化学问题中总结出来的 ,这些规律作为一种工具 ,在解决新问题时能事半功倍。2 0 0 2年高考化学试题集中反映了这一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规律规律 :对于一元弱酸 (或一元弱碱 )的溶液 ,溶液中各种关系如表 1所示。表 1 一元弱酸 (或一元弱碱 )溶液的各种关系电 离方程式 HA H++A- MOH M++OH-[H+](或 [OH- ])与电离度α的关系 [H+]=ca·α [OH- ]=cb·α溶液 pH与电离度α的关系 10 - pH=ca·α 10 pH=10 14 ·cb·α  例 1 .0 .0 1mol·L-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 pH =4,则它的电离…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实验修订本·选修 )化学第三册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的单位是kJ·mol- 1。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也只是指出 ,mol- 1不是指 1mol某反应物或生成物 ,而是指“1mol反应”。那么 ,什么是“1mol反应”呢 ?对此 ,我们许多老师不能理解其含义 ,只好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些教辅材料中甚至仍采用kJ作为反应热的单位 ,犯了严重的科学性错误 ,使我们的学生甚至老师错误地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热量的含义。实际上 ,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必然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进度。要正确理解“1mol反应”的含义 ,就必须了…  相似文献   

6.
用鸡蛋壳制备醋酸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鸡蛋壳制备醋酸钙的适宜条件为:鸡蛋壳完全分解需1000℃烧1小时;中和反应时醋酸浓度在15~17mol·L^-1为宜,且应过量0.09mol。  相似文献   

7.
即将进行的“综合科目”考试是建立在中学各学科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作为“新”、“旧”高考过渡的2000年高考,必将会重视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物理是中学基础科目中与化学联系较密切的学科。下面从八个方面举例说明物理知识在解化学题中的应用。一、溶液密度问题图1 浮力变化例1.在烧杯中盛有100mL2mol·L-1的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小球(不与H2SO4反应)悬浮于溶液中央(如图1所示)。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04mol·L-1的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在实验过程中烧杯里的现象是  。解析:由于存在反应:Ba…  相似文献   

8.
关于乙炔性质的演示实验 ,其反应剧烈产气速度快。即使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与CaC2 反应 ,其效果仍不理想。查手册得知 :常见药品中溶解度既大、且等质量药品电离的离子数目又多又不与CaC2 反应的只有NaOH ,能更大程度分散溶液中的H2 O分子。2 0℃时 ,NaCl的溶解度为 3 6.0g,即 1 0 0mL水配成的饱和溶液分散的Na+ 、Cl-不足 2mol,此时NaOH的溶解度为 1 0 9克 ,1 0 0mL配成的饱和溶液中Na+ 、OH-共 1 0 9/ 40× 2mol=5 .45mol,据此可知其饱和溶液与CaC2 反应的效果远较饱和食盐水好 ,为此我们用…  相似文献   

9.
一、燃料电池原理演示 1 .实验的意义当前 ,燃料电池已实际应用于宇宙飞船和空间站 ,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开发其民用 (如用于汽车等 )价值。中学教材中也已有关于燃料电池的简单介绍 ,但由于缺少实验 ,往往难以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本实验以 0 .5mol·L-1的KNO3 溶液为电解液 ,以 2B -4B铅笔的笔芯 (也可用废旧普通电池中的炭棒 )为电极 ,用 1 2V的电压电解一段时间后 ,直接令其放电 (电解所得氢气、氧气分别为燃料电池之负、正极材料 )。可以获得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电子音乐贺卡发声的电压。这样的演示足以引起学生对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10.
Notations Co—initialconcentrationofMnSO+4 ,mol/L Cx—concentrationofPhCHOattime ,mol/L Ct—concentrationofMnSO+4 attime ,mol/L Cy—concentrationofMnO2 ,mol/L ka—rateconstantofoxidation ,mol/(L·min) kb—rateconstantofdisproportionation ,mol/(L·min)  ηθ—ratioofconversio…  相似文献   

11.
室温下 ,pH =1 2的某溶液中 ,由水电离的[OH- ]为 (   ) .(A) 1 .0× 1 0 - 7mol/L(B) 1 .0× 1 0 - 6mol/L(C) 1 .0× 1 0 - 2 mol/L(D) 1 .0× 1 0 - 1 2 mol/L这种类型的题是关于电解质溶液中水电离出 [H ][OH- ]的计算 ,是电解质溶液知识中一个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原因是学生不能掌握不同类型的电解质溶于水后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解这类题首先要明确电解质溶液类型 .若电解质溶液是 :(1 )酸溶液溶液中 [OH- ]=H2 O电离出的 [H ];(2 )碱溶液溶液中 [H ]=H2 O电离出的 [OH- ];(3)显酸性的正盐…  相似文献   

12.
杨星 《化学教学》2000,(4):10-11
点滴投影实验是在自制的“点滴片”上 ,加1 -2滴的实验药品 ,采用两块点滴片夹持液滴形成液膜的方法 .使实验现象放大 ,提高了透视度和分辨率 ,构成一幅灵活多用的实物投影片 .便于传递观察 ,还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实验现象 ,可以连续使用 .具体操作如下 :1 .点滴片的裁制选取 2 -3mm厚的表面平整无划痕的普通玻璃或下角料 ,平放在桌面上 ,用玻璃刀裁成1 0× 1 0 (cm) 2 的正方形 ,再用砂布磨去四边锋刃 ,即制成“点滴片” .2 .实验药品的准备① 1 -2 %KMnO4 ② 1mol/L的NaOH③ 0 .2mol/LNa2 SO3 ④ 1mol/L…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稀盐酸介质中,钴(Ⅲ)与亚硝基R盐所形成的配合阴离子可以与有机碱阳离子(甲基紫)缔合形成中性缔合分子。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配合物可稳定存在于溶液中。经直线法和平衡移动法测定,配合物中各组分的组成比为Co∶R∶MV=1∶3∶6。摩尔吸光系数ε500=1.52×105L·mol-1·cm-1,采用双峰双波长法则摩尔吸光系数ε500-610=3.74×105L·mol-1·cm-1。钴浓度在0~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茶叶、维生素B12、分子筛中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徐道贵 《生物学教学》2002,27(10):26-26
通过高中《生物》第二册教材中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教学 ,我发现教材的实验方案有的地方欠合理 ,而且按教材方法做 ,往往观察不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导致实验失败。分析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血细胞破裂不完全 ;②溶解血细胞核内DNP(DNA核蛋白 )时NaCl浓度偏高 ,DNA不能进入滤液 ;③处理溶解状态DNA经低渗析出 ,析出的DNA使用烦琐的过滤来提取 ,损失殆尽。针对这些原因 ,我通过实验 ,反复摸索 ,对相关步骤进行改进 ,获得了较理想的实验效果。1 实验原理1 .1 DNA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 ,受氯化钠浓度控制。当…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吗 ?这是我们在考试中或某些资料里经常遇到的题目 .答案有的是能 ,有的是不能 .笔者认为 ,不管哪一种结论都失之偏颇 .具体情况 ,分析如下 :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各自的性质有关 ,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 2 0℃、1个大气压下 ,溶液中碳酸的浓度为 :(假定CO2 气体溶于水后水的体积不变 ) 4× 10 - 4 mol/L ,pH为 4.88.由此可见 ,当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达到饱和时 ,溶液的pH值小于 5 ,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 .(石蕊的pH变色范围是 5~ 8) .从以上讨论我们还可以看出 :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大叶树皮(FraxinusrhynchophyllaHance)中发芽抑制物质的种类和活性,对大叶树皮的酒精提取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得到了一种白色粉末状化合物.通过化学定性反应和紫外吸收测定,初步推测该化合物是 6.7-二羟基香豆素-(6)-(β)-O-葡萄糖甙(七叶甙, esculin).它在较高浓度时(> 4.0 × 10-’mol·L-1)对白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 8.0 ×10-mol·L-1)对白菜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 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卡巴氧有良好的单扫极谱吸附波.P_1波的一阶导数波高在 8 × 10~(-8)~4 ×10~(-6)mol/L以及1× 10~(-5)~6×10~(-5)mol/L范围内与浓度成直线关系,检测下限可达5×10~(-9)mol/L.P3波的一阶导数波高在 2 × 10~(-8)~8 × 10~(-6)mol/L范围内与浓度成直线关系,都可用于对卡巴氧的分析测定.本文对极谱波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极谱波的电极反应进行了研究和推断.  相似文献   

18.
一、电子守恒原理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 .例 1 (2 0 0 2年全国高考大综合江苏卷第2 5题 )在 1 0 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 SO3 的溶液里通入 0 .0 1molCl2 ,有一半Br-变为Br2 (已知Br2 能氧化H2 SO3 ) .原溶液中HBr和H2 SO3 的浓度都等于 (  ) .A .0 .0 0 75mol·L-1  B .0 .0 0 8mol·L-1C .0 .0 75mol·L-1D .0 .0 8mol·L-1解析 :设原溶液中HBr和H2 SO3 的物质的量均为xmol,依题意Cl2 得电子总数为 0 .0 1 ×2 =0 .0 2mol.…  相似文献   

19.
高三化学选修教材在讲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 ,选做了氯化铁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的实验 :FeCl3 3KSCNFe(SCN) 3 3KCl实验用 1 0mL 0 0 1mol/L的FeCl3 溶液和 1 0mL 0 0 1mol/L的KSCN溶液反应 ,反应后可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然后把这红色溶液均分到 3个试管里 ,在第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1mol/L的FeCl3 溶液 ,在第二个试管里加入少量 1mol/L的KSCN溶液。跟第三个试管相比较可以发现 ,加入浓的FeCl3 和KSCN溶液后 ,试管内的红色加深。这说明 ,增加反应物浓…  相似文献   

20.
·知识体系及复习要求·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 (知道 )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 )物体的浮沉条件 (理解 )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知道 )·重点难点剖析与复习指导·本单元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是浮沉条件及利用漂浮条件求解相关的问题 .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1 浮力产生的原因 :由于液 (气 )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压力F向上 和向下的压力F向下 ,且F向上>F向下,这两个压力的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即F浮 =F向上 -F向下 .2 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注意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