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写.编》2012,(3):I0002-I0002
唐山市元亨艺术陶瓷研究所是我省以及整个华北地区陶瓷领域中的第一所民营综合性陶瓷研究所,下辖高档手绘艺术瓷、特种釉陶瓷、艺术骨质瓷,生活骨瓷等各系列工作室。所长崔腾阳先生(原市直属唐山市陶瓷研究院院长)出生于陶瓷世家,其父为我国陶瓷界著名人上,有“中国骨瓷之父”之称的原河北省陶瓷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2.
唐山市元亨艺术陶瓷研究所是我省以及整个华北地区陶瓷领域中的第一所民营综合性陶瓷研究所,下辖高档手绘艺术瓷、特种釉陶瓷、艺术骨质瓷,生活骨瓷等各系列工作室。所长崔腾阳先生(原市直属唐山市陶瓷研究院院长)出生于陶瓷世家,其父为我国陶瓷界著名人士,有"中国骨瓷之父"之称的原河北省陶瓷公司总经理,中国骨瓷的创导人——崔金祥先生,崔腾阳所长自幼受到陶瓷艺术的熏陶,又经刻苦  相似文献   

3.
李颖慧 《兰台世界》2012,(24):61-62
北宋是我国陶瓷生产的繁盛时期,该时期的陶瓷生产,从种类、数量、品质角度而言都超过前代。本文旨在论述北宋时期的陶瓷贸易经济,并从宋代陶瓷生产盛况、北宋对外贸易及北宋陶瓷贸易发展状况三个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陶瓷古籍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载体。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陶瓷典籍外译成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文章基于全球图书馆联合目录WorldCat,通过调研中国陶瓷古籍及其外译本在全球图书馆的馆藏数据,梳理中国陶瓷古籍在海外传播的现实状况,结合不同典籍、不同译者的译文进行系统评析,总结中国陶瓷古籍在海外传播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陶瓷跨文化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发现中国陶瓷古籍的海外传播存在传而不透、传而不正、传而不通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包括加强中外学者以及中外出版机构的密切合作、优化中国陶瓷古籍的外译策略、开展中国陶瓷古籍文本的系统深入研究等。通过系统梳理中国陶瓷古籍的海外传播状况,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陶瓷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与影响,对于提升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锡良陶瓷工艺美术世家是当今景德镇最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世家。其陶瓷世家的形成可以说浓缩了20世纪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他在传承民国时期王大凡新粉彩瓷画的基础上开创了写生创作法,将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吴煜  吴丹妤 《今传媒》2014,(1):58-59
日本陶瓷的起源于中国,因此在早期的日本陶瓷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国陶瓷的特征,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今天的日本陶瓷早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在国际上的声誉也日渐隆盛。这个仅仅只有数百年陶瓷历史的国家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走出中国的影子,成为如今的世界陶瓷强国,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其本身的努力更值得我们学习探究。  相似文献   

7.
陶瓷典籍在中西陶瓷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系统梳理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典籍西译的具体成果,总结其发展分期,并结合各个时期不同国家对陶瓷的关注方向和译者的翻译目的,从翻译语言、译者身份、翻译方法和译本类型等方面,系统评析了中国陶瓷典籍西文译本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主要特点,深入探究中国陶瓷典籍的西译给中西陶瓷文化交流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为中国陶瓷典籍外译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落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日本陶瓷的起源于中国,因此在早期的日本陶瓷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国陶瓷的特征,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今天的日本陶瓷早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在国际上的声誉也日渐隆盛。这个仅仅只有数百年陶瓷历史的国家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走出中国的影子,成为如今的世界陶瓷强国,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其本身的努力更值得我们学习探究。  相似文献   

9.
胡恺中 《声屏世界》2007,(11):57-57
景德镇因陶瓷而闻名,陶瓷依景德镇而发展,陶瓷已经成为瓷都人心中的文化情愫。如何更好地宣传陶瓷品牌,弘扬陶瓷文化,一直以来是摆在景德镇市宣传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多年来,景德镇电视台就如何更好地宣传瓷都陶瓷文化,全面、细致、深刻地展示瓷都千年陶瓷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做出了积极探索。本文就景德镇电视台如何进一步加强陶瓷宣传试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现今唯一被列入中国国宝档案名录的唐三彩陶瓷作品。在这个雕塑陶瓷作品上,能够感受到盛唐时期陶瓷精湛的制作工艺,这个陶瓷工艺品也为研究唐代音乐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研究史料。  相似文献   

11.
在景德镇陶瓷千年的生产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陶瓷档案,这些陶瓷档案亟待开发和利用.本文在对景德镇陶瓷档案的价值分析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景德镇陶瓷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路径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杨柳青  张文兵 《兰台世界》2014,(11):150-151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现今唯一被列入中国国宝档案名录的唐三彩陶瓷作品。在这个雕塑陶瓷作品上,能够感受到盛唐时期陶瓷精湛的制作工艺,这个陶瓷工艺品也为研究唐代音乐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研究史料。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新书目》2016,(4):41-42
陶瓷与音乐漆德三/江西高校出版社/9787549337484/2015-09/42.00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陶瓷,因此,不少人对陶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陶瓷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等问题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4.
8月2日,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向宜兴市档案馆捐赠资料仪式在宜兴市档案馆会议室举行。宜兴市档案局副局长宗伟方主持捐赠仪式,省陶研所董事长邱永斌代表省陶研所现场捐赠了114册珍贵资料,其中包括《陶瓷花釉与装饰艺术》、《新型陶瓷材料手册》和《江苏陶瓷》杂志等。江苏省陶瓷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2002年改制成为一家集科研开发、技术咨询服务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现代民营企业。《江苏陶瓷》杂志是由该所主办的全国陶瓷  相似文献   

15.
汉代陶瓷艺术在中国漫长的陶瓷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魅力,是中国陶瓷艺术在彩陶兴盛以来又一个兴盛的时期。汉代陶瓷艺术有着质朴、浪漫的特点,其不但是两汉文化的反映,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有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陶瓷乐器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一种,源远流长。本文从陶瓷的文化特征、音乐特色等几个方面就我国陶瓷乐器的自然美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10,(32):25-25
茶与陶瓷的关系自古密不可分,大概自从人类有了饮茶的习惯,陶瓷茶盏茶壶就从泥土烈火里蜕变出来了。汝窑是中国历史里最具美感的陶瓷典范,简单中的隐含着典雅与高贵。  相似文献   

18.
吴艳  陈宁 《图书馆论坛》2023,(10):30-39
19世纪初以来,《陶说》《陶冶图说》《景德镇陶录》《饮流斋说瓷》《匋雅》《陶记》等中国陶瓷古籍被陆续翻译成日文,在日本掀起了学习中国陶瓷、研究中国陶瓷的风潮。上述日译本可以根据时代发展分为4个阶段类型,且每个阶段的日译本都有着独特背景,具备不同的版本特点。文章通过对背景以及版本特点的梳理,厘清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古籍日译本的发展历程,明确陶瓷古籍在日本传播的驱动因素,为中国陶瓷典籍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落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琳琳  张莉 《兰台世界》2012,(36):119-120
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象征。宋代是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对该段历史时期陶瓷艺术的简述无疑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9月6日,江西省景德镇乐晖陶瓷文化传播公司向中央档案馆无偿捐赠了50位艺术家创作的96件陶瓷优秀作品。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杨继波参加捐赠仪式并讲话。景德镇乐晖陶瓷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余亚洲代表捐赠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