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能否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福全 《考试周刊》2011,(81):65-65
兴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是求知的向导,是成功的先兆。教师的教学能否获得丰硕成果,教学效果能否提高,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最好的教师。对教师来说,教学效果能否提高,教学成绩能否获得丰硕成果,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一、注重导入部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古希腊哲学家帕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能否有所成效的先决条件,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是求知的向导,是成功的先兆.教师的教学能否获得丰硕成果,教学效果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知识或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产生思维的基础和求知的内在动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这个人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兴趣是否浓厚,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地理学习对象产生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地理学习兴趣是地理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产生地理学习的动机的主要因素.能否发掘、捕捉、利用兴趣点是地理课堂成功的关键,也是地理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向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想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下大功夫培养和调动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兴趣培养起来了,事半功倍。而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求知的氛围、求知的情境。进一步说,创建教学实践的多样性,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具体地说,在教学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吴克让 《职业技术》2006,(12):218-218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一、激发兴趣的基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只是教育的一个手段,也是教育的一个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它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的好恶程度。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一旦成功或取得了一定成绩,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感受愉悦的体验,从而促进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学生将采取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因此,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主观世界的一种现象,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索某事物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有着浓厚学习兴趣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英语更是如此,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小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开荣 《广西教育》2009,(23):49-50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追求目标的原始动机。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并努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倾向。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否取得成功。古往今来的教育家们,都把学习动机和兴趣列在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卫淑卿 《西宁教研》2001,(4):33-33,5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诱发学习兴趣,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直接和学习质量的提高有关,而且对一个人的潜在素质和能力的发挥,专业志向的确立,事业的成败和能否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一旦将学习作为一种爱好和追求,学习就会象磁石一样紧地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15.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一般来说,我们把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叫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虽不能直接改变人的智力水平,但却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要想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必须注意培养和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怎样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是推动人们成才的起点,也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构成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于学习客观事物所持有的特殊态度和认识倾向,是学习力求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倾向。孔子曾云“好之不如乐之”。一个学生如果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则将在学习中缺乏目标与丧失动力,没有学生兴趣的参予,而要搞好学习无疑是不可企及的。  相似文献   

17.
林起汛 《考试周刊》2010,(40):187-188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探索某种事理的倾向。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因而要提高历史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探索某种事理的倾向.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因而要提高历史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  相似文献   

20.
周晓霞 《考试周刊》2014,(21):129-129
<正>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然而,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笔者发现,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什么是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兴趣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通常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