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近年来,伴随着所谓"国学热"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中小学也不例外,以国学为名的经典诵读已成为各地中小学最盛行的活动。在此热潮中,一些不伦不类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活动不时出现在媒体上。比如,让学生峨冠博带、汉服唐装集体诵读经典,或穿唐装、旗袍举行成人礼,甚至组织学生穿古装向师长行三叩九拜行入学礼。表面看来,这种滑稽可笑的活动只是组织者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念认为,夏天穿深色衣服。尤其是黑色衣服易于中暑,但新近科学家的一项专门研究。竟否定了这一传统观念。新的观察研究证实,夏季穿宽松的黑色服装反而更凉爽。这究竟有什么科学根据呢?研究者们观察发现,尽管黑色服装吸热甚多,但正是这被吸收的热会使衣服内的空气遇热变轻,并在宽松的黑色服装内形成对流,将人体表皮汗液和部分热量带走消散,所以穿宽松的黑色服装反而不易中暑。但是必须强调,这种黑色服装必须宽松,紧身的绝对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汉服的复兴,越来越多的汉服爱好者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而她们给大众的感觉也常常是清新、纯净又少言的,如同从古画中走出来的女子一般遥远又高冷。但因一系列实用汉服发型教程和"豆蔻小历史"视频走红网络的汉服女神小豆蔻儿却反其道而行之,让人们看到了有点萌、有点搞怪的汉服女神形象。01热爱汉服,从穿它出门开始多年之前,是一幅画让小豆蔻儿爱上了汉服。"画上一个女孩穿着一身红色的曲裾,撑着一把油纸伞,  相似文献   

4.
市场分析 衣服穿久了就会变旧,或者褪色、串色、搭色、掉色,特别是有的新买的衣服洗涤时不注意方法,第一次洗时就花色了.这些衣服继续穿不雅观,扔掉又太可惜,特别是那些面料好、款式新、做工细、买的又是"心痛价"的衣服,心中更是遗憾.其实这"伤残"衣服只要经过普通染色、时尚染色、艺术染色就能焕然一新.如果利用这些技术,开一家服装染色、改色美容店,也不失为一条创业门路.  相似文献   

5.
地图穿身上     
衣服,人类的又一层"皮肤",为身体遮阳挡寒,这是它的第一个功能;第二个功能是美化身体,所以有了"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的俗语。既然衣服人人要穿,天天得穿,那么怎样才能穿得有款有型漂亮时尚呢?这里面大有学问。服装款式琳琅满目,服装面料五花八门,这  相似文献   

6.
<正>我追求的不是奇怪,是特别"不做出头鸟,不做出格事",从小到大,我们大部分人都深受这样的教育观念影响。于是,在大多数人眼中,当小时是个完完全全的怪人。我喜欢追求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就像别人穿过的衣服我死活不买同款,尽管那款式很好看。但我不只要好看,我还要独特。独特是什么?独特就意味着特别,意味着跟众人不一样,也意味着格格不入。2013年我开始接触汉服,那会儿汉服还是个新奇的东西,我穿汉服出去的时候总是受到  相似文献   

7.
<正>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服饰的确定,汉服再次被摆上台面。于是,这些年,汉服热一波一波袭来。如今,很多"90后"也加入到了汉服潮的大军中。许多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汉服社团,大家一起研究中国传统汉服文化。说到汉服,我们就会想到古代的许多与汉服有关的仪式。而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成人礼,即笄礼,便是古代一个最重要的仪式。现在,15岁已经不再是被摆上台面的重要节日,然而对于同学们而言,却同样有着深刻的意义。很多同学也希望能够有一个特殊的仪式来宣告自己的长大。所以,同学们穿上汉服,回到遥远的时代,为自己缔造一场别样的成人礼。  相似文献   

8.
神奇的服装     
在生活当中,衣服是每个人很重要的东西,人们都不能缺少衣服。没有了衣服,多冷呀!我想发明一种神奇的服装。它可以自动充电和自动调温。夏天,人们觉得很热的时候,神奇的服装就会自动降温,达到人身体所适应的温度。冬天,人们就不用穿太多太厚的衣服了,神奇的服装就会让人们觉得舒服、暖和。我还想让神奇的服装可以自动变颜色,人们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就可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神奇的服装上面有三颗钮扣,这些钮扣其实是三个按钮。第一个按钮就是可以自动充电,第二个按钮可以自动调温,第三个按钮可以自动变颜色。我相信,我长大了一定能够发明这种…  相似文献   

9.
穿衣无小事     
<正>人活在世上,离不开衣食住行。穿衣自然也是一件大事。当人类穿上兽皮树叶,行于山川大地,衣服代表着温暖、干净。衣着整洁,是作为人的体面。衣服,也代表一种礼仪,连缀起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人一生要穿多少衣服,要加以多少装饰,有人记得清楚吗?没人记得清吧,特别是女人,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杨贵妃有一个豪华的服装团队,满足了她“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梦想。通俗意义上的衣服,应该叫服饰,包括衣服和配饰。汉服、唐装、旗袍好看,配套的鞋袜头饰挂件必不可少。衣服要成其为衣服,  相似文献   

10.
七八岁的小孩会因衣服穿得不如意又哭又吵,衣服大了不穿,小了也不穿,样子不好看的不穿,闹得父母心烦意乱。其实,孩子挑拣衣服穿的这种现象,已不单纯是穿衣服的问题,而更多地折射出儿童的心理变化,如何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的服装的确应引起家长重视。  相似文献   

11.
同袍异路     
厉清雯 《大学生》2020,(2):30-30
16年过去,汉服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淘宝上,汉服销量持续走高;抖音上,穿汉服的网红视频不胜枚举;微博上,"汉服"超话论坛下更有三百多万的讨论和二十多亿的阅读。就连已经淡出的贴吧中,汉服吧仍保留百万关注和干万发帖。汉服更是走出国门,在南苏丹联合国曰庆祝活动中,中国维和女兵身穿汉服表演古典舞蹈《礼仪之邦》惊艳全场。  相似文献   

12.
古代的小朋友穿什么样的衣服?是穿着缩小版的大人服装吗?在古时候,人们呱呱落地时,被裹在襁褓之中小心呵护。等到自己会爬会走的时候,就会穿上家中长辈亲手缝制的衣服,这些衣服和大人穿的衣服可不大一样。  相似文献   

13.
现在科学越来越发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衣着打扮越来越漂亮。我就常想:假如我是一名服装设计师有多好啊!假如我是一名服装设计师,我是一定会设计出许多时尚、美观、科学的衣服,把人们的生活装饰得更加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4.
前天晚上我出门买报纸的时候穿的是汉服。我得首先声明,这么穿着我并没有别的什么想法,我只是突然心血来潮,觉得汉服很好看,于是就买了一套。买了就得穿,这是我家向来的规矩。于是为了试试大众的反应,我穿着汉服就出门了。在此之前,我多次听说过关于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得越来越多了。例如,在购买服装时,我们常看到衣服上有一些字,像"M"、"L"等,其实这些字母代表的是衣服的不同尺码。其中:"S"表示小号,是smsll(小的)的第一个字母;  相似文献   

16.
宽袍飘逸,长袖飞舞,汉服以它独特的美受到广大华人的喜爱。几年前,汉服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今天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汉服会不会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标志而被更多的人认可呢?有人说,服装和民族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我们的文化不断,汉服就会延续。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但需要继承和弘扬的,绝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应该是内在的精神。当我们身着“汉服”来弘扬国学的时候,是否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到底继承了多少国学的“魂”呢?汉服复兴——追寻失落的华美@盛开  相似文献   

17.
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暧,而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表现在穿着上就是“穿得漂亮,穿出个性”。但人们在选择衣服时,很少会注意到它是否含有害物质。本文从生物学的角度介绍服装的原料及洗涤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管德明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9,23(4):F0002-F0002,F0003
每每见到银饰加身、彩裙袅娜的少数民族女子,人们总是艳羡不已。而习惯了商场里琳琅满目的时装与成衣的我们,一直以来,对于汉族的服饰却甚少其所谓”民间”乃至”民族”的概念。近年来,屡见汉服群体种种”光复汉文化”的活动,”汉服”、”唐装”也因之风生水起,尽管那些梳起发鬓,穿上深衣罗衫的女子让人印象深刻,其间传承文化的意义也不容忽视,但总觉飘渺隔世,太过久远而不切实际,其文化价值似更大于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空气传播声音"时发现,使用课本上的学具"简单听诊器"听心跳时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一是试听者穿的衣服必须单薄;二是胶管不能漏气;三是必须将漏斗紧贴在胸部。然而,尽管满足了这3个条件,但有时听到的声音还是很小。为此,笔者制作了"空气传播声音演示器",通过检验,效果十分明显。现将该仪器介绍如下。一、实验原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引起橡  相似文献   

20.
《小火炬》2013,(12):30-31
咱们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王国"的美称,服饰艺术更是体现着这个伟大东方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量。千百年来,中国历代服装虽然姿态万千,但从总的形制上看只有两种,胡服和汉服。胡服最典型的代表是起源于满人服装的旗袍;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唐服。从黄帝开始至明朝末期,汉服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风貌,成为华夏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