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东北某地3位小学生因不满家长强制让他们进入一暑期辅导补习班而一起出走。这种剥夺儿童“玩”的权利的现象在全国各地确是普遍存在。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是,我们有许多儿童家长在对待儿童“玩”的问题上存在种种不良倾向。有的是限制型,不准儿童玩。由手“应试教育”经久不衰,许多家长片面强调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忽视孩子综合技能的培养,不懂得儿童玩的重要性,因此不给儿童自由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2.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智力落后儿童也同样如此,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学习计算机知识,往往能激发起智力落后儿童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计算机的能力,使计算机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好玩’的语课”这一说法的题中之意,应为语课堂充满了活气、充满了情趣,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学与玩融为一体,每堂课都像一出戏似的。如此境界的课堂当然有必要好好“打造”,况且“打造”的前提条件也是很充分的。其一,想玩、爱玩是青春年少学子的天性,虽然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这一天性逐渐减弱,但作为学生这一群体仍然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4.
5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玩儿的场面,在长春市北安小学是“家常便饭”——早在4年前,该校就把“聪明玩”列入了学校的校本课程,按课时每个班每两周上一次“玩课”,校方提出的口号是“玩出花样、玩得尽兴”,学校还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多“聪明地玩”。一节课玩下来,同学们大汗淋漓,兴奋不已。“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可过去的教学观念太注重学,忽视了玩儿,甚至排斥了玩儿。我们的尝试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变枯燥为有趣、变被动学为自主学。”北安小学副校长刘晓玲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  相似文献   

5.
玩是儿童的天性。文章从“玩”—“儿童”—“玩童”的逻辑阐释“玩童”的哲学意蕴,认为“玩”是儿童的自然感性需要的表现,是儿童的基本生活方式,是儿童自我实现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玩童”却面临困境,表现为萎缩的时间和空间、失落的自主与自决、变相的工作和学习。省思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学习思想、现实教育竞争和传统儿童观的影响。“玩童”的实现,需要尊重儿童是其所是——“儿童就是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爱玩”“好玩”;给予儿童玩的支持,保证儿童玩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儿童玩的自主和自决权利,减少对儿童玩的直接功利诉求。  相似文献   

6.
杨勇老师的文章中,多次说到“玩”,并且加上了引号,读者看了也明白“玩”其实不是叫孩子去玩,而是指进行观察、实验活动。在我们的教学语言中,常常用到“玩一玩”,“高兴怎么玩就怎么玩”、“学得生动,玩得愉快”。编者有点耽心:如果不了解自然学科的人或外国朋友看了这样的表述,他们会不会问“他们自然老师上课怎么鼓励学生去玩?”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其中,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已被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加上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设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他们就会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深刻。一、在课前“玩”,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已有知识设计富有…  相似文献   

8.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耍是儿童的工作,有哪个孩子不爱玩呢?可是,在怎样指导孩子玩的问题上,不同的父母却有不同的作法。有的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不愿意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有的父母纵容孩子跟别的小孩子打架,没几天,小伙伴都躲远了;还有的父母工作忙,有小孩来家玩,嫌他们吵闹影响休息,等等。在对待孩子玩耍的态度上,怎样才算正确呢? 应该热情鼓励他们跟邻居的小朋友、小伙伴玩。长大了,要鼓励他们跟同学玩。  相似文献   

9.
天底下没有不爱玩的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如何让孩子玩得好,尤其是在家里这个小天地怎样让孩子玩得充实,玩得开心,我们是作了一些努力的。一、正确引导孩子玩我们的孩子响响从小活泼好动,玩起来“疯”劲很大。刚上幼儿园时,我们真担心他适应不了新的生活。谁知打一开始,他就天天喊着要去;接他回家时,他常赖着不走。幼儿园到底有什么吸引他呢?经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发现幼儿园不仅有玩具,而且老师善于正确引导孩子玩。因此,我们给响响买了积  相似文献   

10.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各方面的表现还不错。回顾一年多孩子的成长过程,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确定好“看”的内容,对孩子的顺利成长起了一些促进作用。玩我的孩子从小爱玩、好动,上学以后,要保证学习时间,玩的时间必然就少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他想玩,你就是硬按着他去学习也按不住。考虑到这一点,孩子一上学,我们就给孩子走了一个规矩:上课必须注意听讲,回家以后,给家长当3分钟的小老师,把当天课堂上学的内容讲给家长听,讲完后,再学习15分钟。因为要把课堂上学的内容复述给家长,孩子就必须认真听讲,复…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提倡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既然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就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点实践。  相似文献   

12.
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心理学家的名言告诉我们,孩子智力活动的形成首先要有身体活动的表现,外在的身体动作可加速内在智力活动的发展。孩子的动作表现在“玩”的过程中。所有孩子都爱玩,也爱玩玩具,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他学  相似文献   

13.
范秀娟 《早期教育》2001,(23):32-33
又到了玩沙时间,中班的一群孩子跳着蹦着来到了沙池旁。周老师轻轻的一声“孩子们,今天你想怎么玩”,就像热油里撒进了一把盐似的炸开了锅,有的说挖洞、有的说堆沙堡、有的说玩拣石子……周老师不慌不忙地说:“你们的本领都这么大。我们来一场比赛怎么样?”“好!”孩子们欢呼着噼哩啪啦地使劲拍起小手。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爱动、爱唱、爱玩,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唱、演、玩、画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他们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爱动、爱唱、爱玩,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唱、演、玩、画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他们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6.
沙是天然的,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变幻莫测地玩。在沙堆上造鸟窝、挖山洞、建水库、筑堤坝………所有的奇思怪想都可以在这细小的沙粒间任意驰骋。 如果你小时候也爱玩沙,不妨把你的心得告诉孩了,并陪着他一起玩,以融洽你们的感情;如果你没玩过沙,不妨趁此机会弥补一下童年的遗憾,与孩子一块儿探索沙的奥秘;如果你嫌玩沙会弄脏了孩子,不妨看看我们的文章,相信你会有所收益的。  相似文献   

17.
“玩”是指游戏,即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的活动;“学”是指学知识。为了让学龄前儿童顺利地过渡到一年级。为一年级的学习打基础,我们学校开展了幼小衔接教改实验,进行了“玩中学”的教学研究。“玩中学”是把游戏与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玩中渗透学,学中升华玩。  相似文献   

18.
陈会初 《今日教育》2007,(4S):44-45
近日.笔者到一农村小学听课.上课伊始.教师的一句“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玩”让我感慨颇多——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其成功与否.一切教学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才能转化为其内在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孩子的“玩商”.将“玩”与“学”结合起来,让他们于“玩”中求知.于“玩”中悟理.于“玩”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那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就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了吗?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建构主义者皮亚杰说:“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不能得到发展。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也是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实践中学,把儿童学习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我进行了“玩中学数学”的教学研究,提出了“玩中求知,玩中悟法,玩中明理,玩中创新”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快乐是每个人所向往和追求的,学生本是爱玩的,体育和玩犹如鱼和水,如果体育教学失去"玩",就失去了活力,就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就会使学生痛苦难捱,还会有什么学习成效?只有让学校体育充满阳光,做到"学中玩,玩中学",才能使学生欢乐地畅游于学海,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兴趣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