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膨胀仪是研究温度改变时材料尺寸变化的实验装置。由于该设备控制系统彻底瘫痪,2001年12月份对其进行升级改造。经过改造,不仅使原有设备恢复正常,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有很大提高,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针对社会上较大数量的老式实验用电加热恒温设备需要维修、改造而找不到配件等困难,提出了在仪器设备原有基础上,利用各种数显数控仪表、接触器以及各种功率模块组合,代替原有温度控制部件,实现了更加直观、方便、可靠、精准的温度控制方案.改造过的20余台套电加热恒温设备多年的无故障运行表明,改造方案是成功的,且节省了购置经费.  相似文献   

3.
因原有实验装置使用年限太久、仪器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原因已不能满足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通过对离心泵性能实验设备的综合改造,提高其综合性、操作性、多样性及比较性,实现了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的一体化操作设备,实现了单泵测量、双泵串联和双泵并联的多种测量模式。通过几年实践表明,改造后的实验设备满足了实验教学和科研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生物基础实验多媒体互动教学的需要,在显微互动实验设备的基础上,结合体视互动实验设备的特点,研究了显微互动与体视互动一体化实验平台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原有显微互动和体视互动实验设备的硬件系统中显微镜与体视镜的线路改造和CCD的升级、软件系统中互动控制软件与图像分析软件的升级,以及附属设备的研究和改造,将原本独立的显微互动实验设备系统和体视互动实验设备系统集成在一个多媒体互动实验平台上,丰富和完善了实验平台的功能。利用该实验平台,可同时或分别进行生物显微互动实验教学与体视互动实验教学,提高了实验平台的实验教学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证伪性”实验指的是用来验证猜想的实验结果与猜想预言发生矛盾或存在差异的实验,在科学探究中“证伪性”实验分为“真证伪”实验和“假证伪”实验。“真证伪”实验揭示了原有科学猜想中隐含的客观矛盾,要求科学家改变原有猜想,重新提出新的猜想;“假证伪”实验虽然实验结果与原有猜想矛盾或存在差异,但产生这种矛盾或差异的原因是实验方案有问题或受另外新的因素影响,而原有科学猜想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江弘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29-32,36
介绍了自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实验的意义和基本原理,重点讲解了如何对原有的实验设备进行改造,以很少的花费、开发出新的教学实验项目所开展的工作。这项改进为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水平,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严重落后于技术发展的2G移动通信实验箱,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廉、简便易行的模块改造方案。在保留原有实验设备硬件电路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合理的芯片替代,研发适用于3G/4G网络并向下兼容2G制式的手机模块。改造方案不仅节约了实验室更新设备的投资成本,而且紧跟移动技术发展扩展实验内容,模块用途更加广泛、维护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8.
论课堂教学信息组织的原则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组织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技能发展的水平特点和要求,对教材或课程中的静态知识信息的组合形式的变换、改造、补充和调配。其原则有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其策略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分析静态知识信息,把握教学对象,选择信息传输媒介  相似文献   

9.
钢卷运输车是一种重要的轧钢辅助设备。本文主要是对钢卷运输车的行走装置进行设计改造即将其原有的液压行走机构改造成电动行走机构。总体设计方案向着高效、简单、节能化发展。要求设计既要安全、可靠有利于车体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也要实用,适合不同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志成 《江苏教育》2001,(17):39-40
课外物理实验是指课后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仪器或随手取材的自制仪器、材料按照教师或教材的要求完成的实验。它是物理课堂实验的延续和有力补充。 那么,怎样做好课外物理实验呢? 做好课外物理实验,首先需要教师制订一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社会上长期流传的一种现成的固定语,一般是不可任意变更的,不过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也要跟随语言发展变化,有时出于交际特定的需要,可以以成语原有的定型为基础适当地灵活变更或创新使用。成语创新,是指在表意明确,符合成语内部结构规律和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对成语从形式或内容加以翻新改造。一、形式改造所谓成语的形式改造,就是在旧成语的基础上改变原有结构或结构成分,使整个成语面目一新,获得新生命。成语的变更,有多种多样的方式:1、调换所谓调换,就是只换成语中的某结构成分,而不改变成语的结构关系。如:①揠苗助长———拔苗助长;…  相似文献   

12.
"证伪性"实验指的是用来验证猜想的实验结果与猜想预言发生矛盾或存在差异的实验,在科学探究中"证伪性"实验分为"真证伪"实验和"假证伪"实验。"真证伪"实验揭示了原有科学猜想中隐含的客观矛盾,要求科学家改变原有猜想,重新提出新的猜想;"假证伪"实验虽然实  相似文献   

13.
地理模拟实验是指采用某种实验方法,借助一些实验仪器、设备、模型来模拟自然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产生、变化、作用等的实验。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某些自然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对于形象地阐释自然地理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  相似文献   

14.
一、善事利器——自制实验器材的重要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运用到科学课堂之中也很合适。"善事"是指较好地完成科学实验,"利器"则是指合适的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指因教学需要而运用的模型、实物、仪器、图表等器材。根据环境条件、教学设计、师生需求而动手制作新的实验器材或改进加工原有器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报告厅音频系统的数字化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音频系统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已成为必然,如何利用原有的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我校多功能报告厅的音频系统设计于1997年,在当时,这套模拟音频系统是功能完善、设计严谨的一套系统。但随着原有设备的老化及损耗,新型设备的不断推出,原有的音频系统逐渐不能满足当前音频技术向数字化过渡及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需要,我们从音频设备数字化及系统主要设备功能扩展入手,对音频设备的数字化改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自贡市红旗职业中学校园网的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了在原有老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的设计思路,重点阐述了其结构、功能,并介绍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付丽  王星星  宗慧 《教师》2012,(23):35-35
“知识建构”是指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的互动(同化和顺应作用),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身知识结构网络,使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知识建构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外部信息的刺激下,通过知识获取和知识加工(同化和顺应)过程,能够稳定、有效地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能对新的知识结构良好应用的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辅助螺栓实验背地里的研制是针对原有“机械设计”实验中的“螺栓组联接中螺栓的受力和相对刚度系数”实验及“单个紧螺栓联接中螺栓相对刚度系数和动载荷特性实验”而进行的实验改造。利用原有实验台及指针器,通过A/D转换,用计算机采集螺栓动静态变变值,并进行实验数据表格的处理和绘制螺栓受力图。实验结果可在屏幕上直接显示,或打印。该装置通过实践证明,性能指标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外语语言实验设备的网络化改建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改造过程和改造结果,可极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设备使用效率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中,“分析与论证”是指学习者在探究过程中,在获得实验证据的基础上,将探究结果与自己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科学研究方法,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或其它解释,形成超越学生原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的理解.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