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轻声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难点,本文就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试者出现的失误进行分析,探讨其内在原因,并主要针对轻声教学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重点是从加强识记方面着手寻找出《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有形式标记的轻声词,根据标记来认读轻声词,这样就可以加强轻声词学习的规律性,减轻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2.
和声学是人们从感性认知到理论思考的理论产物,它通过对音高、音长、音式、调性进行理性分析,实现了音乐理论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国庆 《现代传播》2014,(4):163-164
本文从语言功能角度出发,对当代部分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中流行的"港台腔"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就其对大众语言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规范起到借鉴作用。一、"港台腔"的提出及语言特点所谓"港台腔"指"港台人士努力学习普通话而尚未熟练的话语腔调"。①反观内地语言对港台的影响,较改革开放以来有显著的增强,如港台地区的人说话时会模仿普通话的儿化轻声等。以往提到的"港台腔"是指语音和语流特征综合  相似文献   

4.
张晓晴 《青年记者》2017,(11):121-122
“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①它具有区别意义、区别词性、表达情感等功能,这些功能共同体现着轻声词的使用价值和意义.《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60篇文章类型涉及范围广泛,题材丰富,不同文章的类型和轻声词出现的频率具有很大联系.《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60篇所选用的片段都是取自名家名篇或是教学教材中有代表性的篇章.有茅盾、贾平凹、巴金和老舍等文学大家的著名散文片段,也有各地方作家协会代表所创作的名篇;有美国作家的小说节选,也有台湾作家的优美散文;还有来自不同教材、试题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涉及范围广泛,题材丰富,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普通话领域中有极强的代表性.本文拟从轻声词的分布入手,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60篇)中的必读轻声词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探讨轻声词使用的因素、轻声词的功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过渡语"是指介于地方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逐渐向标准普通话过渡的言语系统,是方言区的人们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变体。也有人称之为"地方普通话"。过渡语显示出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错误和关键问题,所以,"过渡语"的研究对有效地提高方言区人们的普通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丽水地区过渡语语音普遍的问题的基础上,又分丽龙、松遂、青田、缙云四个次方言片,分析归纳了丽水地区各县、市"过渡语"语音方面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张伟 《青年记者》2012,(20):80-81
普通话调值训练,一直是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基础训练当中的一个难点.调值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普通话的规范程度.播音员、主持人如果调值存在问题,语言整体面貌就会有明显的方言色彩.所以,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普通话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正确掌握普通话调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员在调值学习和训练中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20年推普的不懈努力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全社会对于普通话的态度以及使用普通话的意愿、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在新的历史时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由"推普手段"这一唯一定性,逐渐丰富拓展为一套各行业人群提高自身汉语口语应用能力的培训———测试体系,将普通话测试成绩真正同受测人的普通话口头应用水平联系起来,使普通话水平测试真正变成能够衡量受测人普通话口语运用能力的一种语言能力测试。  相似文献   

8.
孙田歌 《兰台世界》2006,(16):32-33
科学运用普通话水平测试原始档案资料,对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和学生运用普通话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普通话教学的基础工作,又是提高普通话能力必不可少的资料源泉.本文试就测试档案的建立,谈一点意见,以便商榷.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是有声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是语言表达准确性和生动性的基础,应该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得到高度重视和标准化的训练.本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承德市中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现状来分析,希望中小学高度重视普通话学习且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现状自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读音统一会",规定共同语标准音开始算起,我国的普通话推广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统一标准的普通话尤为重视。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  相似文献   

11.
说起普通话,开始时,大家会觉得很容易,很简单,可是真正要把普通话说好、说标准、说规范。尤其是要想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甲等的好成绩,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普通话水平测试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读单音节字词;第二部分:读双音节词语;第三部分:朗读短文;第四部分:命题说话。先来看第一部分,读单音节字,100个单字,不含轻声、儿化。这部分主要是测试应试人的声母、韵母、声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问题,并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系统设计目标、系统结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以及其实现技术等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的规定,针对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卷的使用情况,提出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卷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旨在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14.
在影视节目中,画面的声音是构成视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缺一不可。声音在影视节目中的存在,主要是不断运动才得以存在。因此,它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活音响”,是不能中断的。如果突然中断就会使人感到很不自然,很别扭。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在表现上是有差异的,大体说来,声音在音高、音强、音色、音量和时值等方面都有不同。高低不同音高的彼此变化,提供了构成音乐的条件。另外,各种不同时值的声音的变换构成了音乐的节奏和拍子,从而使音乐的构思具有丰富多彩和鲜明突出的…  相似文献   

15.
王梓 《新闻传播》2016,(4):11-12
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示范作用,除节目特殊要求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要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本文旨在探讨界定网络自制节目主持人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示范作用,除节目特殊要求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要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本文旨在探讨界定网络自制节目主持人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李静 《新闻传播》2009,(12):84-84
普通话是全民通用的语言,普通话水平无论对于身边的人还是对于社会交流和语言的规范传播都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普通话训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作以浅谈。  相似文献   

18.
黄瑛 《云南档案》2007,(7):67-68
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保证普通话测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普通话水平测试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特点及归档范围、规范管理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李亚虹 《现代传播》2003,4(4):100-101
本文针对推广普通话工作中存在的教与学双方的功利性、短期性行为提出在普通话教学中加入审美诉求的观点,从审美诉求的提出原因、价值及其实现几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段然 《河北广播》2007,(1):69-70
鼻音在普通话语音学中虽然数量比重不大,但在我们播音、主持节目工作中,使用频率却很高,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所谓鼻音归属,就是讲它的正确运用。既归就要归到位、归到家,科学使用归音方法,找准归音位置。一个人有很好的音质、音色,由于鼻音归不好,就会使你本来应有的较好的语音面貌大打折扣,严重受损,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