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河的小说既提供了一种奇特陌生的生活图景,宽厚而强韧的生命特质,又展示了娴熟的叙事技巧。《西尼罗症》、《黑白电影里的城市》等小说展现了陌生、独特的生活情境,对处于各种"常态"中的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挖掘,将人物内心深处"反常"的欲望呈现出来,进而在欲望的张扬与受抑的矛盾中,揭示了人物漂泊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
毕飞宇的《青衣》及《玉米》、《玉秀》、《玉秧》几部中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女性悲剧形象。小说既剖析她们在欲望煎熬下的生命两难对立,同时也揭示了权力意识对她们的浸淫与伤害,从现实及生命本体层面来体察女性的当下生存状态,表达了作对女性的世俗生活和普遍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族作家朱玛拜?比拉勒的小说蕴含着强烈的生态意识,其小说集《蓝雪》通过对动物生存困境的描绘,不仅寄寓了"天下一家,命运共系"的生态观;也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对生命的漠视所造成的诸多恶果。  相似文献   

4.
池莉的小说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作家希望通过对普通人生命欲望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的描写,展现普通人的生命欲望,揭示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表现小人物对环境的无奈和生命的执着。在艺术上,池莉的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新的叙事方式,引起文坛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前言魏微是外界公认的70后美女作家,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曾在《内心苏醒的一些方面》中评论道:"当‘美女作家’横行的时候,生于‘70后’的魏微就已经是一个优秀而且成熟的小说家了,面对浮躁而庸俗的文坛,她一直保持着沉静而执着的心态。"在网上魏微有一个名叫巷陌的粉丝群,粉丝在《我所认识的美女作家魏微》中这样评价她:"魏微是个美女,魏微是个作家,但魏微不是个美女作家。"一般女性小说是时尚的、快餐式的给人一种短暂的精神上的满足,这种小说以情节取胜,能够做到情节的丰  相似文献   

6.
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详细描写了女主人公安娜的三次梦境。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安娜的三次梦境,可以揭示出这三次梦分别是安娜身体欲望、心理情感欲望以及死亡欲望的满足。同时安娜的三次梦境在小说中也有引导情节发展、预示安娜悲剧命运进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与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张平的《抉择》等主流色彩浓厚的反腐小说不同,新时期描写官场的小说多转向新写实,这类小说更注重描写原生态的官场。作家用可堪玩味的态度把“场中人”的无奈一一呈现。小说从对官场的关注上升到对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关注,深刻揭示了在金钱、权力等欲望中生存的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和信仰危机。其中,作家们对古典精神沦落的叹惋,对整个社会人生的关注,对人性的探索构成了小说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新写实“小说以它的直面人生的勇气和真诚,普遍表现出对人的生存命运的关心,通过描写人的生存境况、情感欲望和生命搏动,揭示出入挣扎于世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8,(3):21-25
在当代文学小说创作中,对客家地域文化的书写,程贤章是一位佼佼者。程贤章小说创作具有历史的使命感与时代的先锋感:对体制、人性、生命、文化层面均有诸多反思。其作品通过浓郁的地域文化品格、理想化的生活憧憬,揭示了客家人生存的困境、现实的沉重、未来的前景和人性的奥秘。小说深度书写了客家人不同侧面的风土人情,真挚地描绘了一幅幅客家人生活生存的风俗之画。他注重语言的本真,以通俗之语表现通俗之事、凡俗之人,把对人性与民族命运的书写融合一体,充满着民间文化风格,非常接地气。  相似文献   

10.
《格萨尔王》开拓了史诗小说的表现空间,可以称之为一部新史诗小说。它将世俗性与神性,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结合为一体,将欲望的日常生活化与宗教的拯救意识糅合为一体,从独特的角度处理了格萨尔王这样的史诗题材,并试图找寻摆脱后现代语境中人类生存困境的途径。小说中的人物执着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寻找战胜欲望之魔的力量,也让我们在这个日益物质化的时代,感受到遥远的神性召唤。  相似文献   

11.
魏微是近年来文坛崛起的新锐作家,她的小说还原生活本真的状态,描写形形色色的各路人,在其情感表述上有写繁华都市中人的漂泊感、成长中隐秘的疼痛、还有当下人生活的时代困惑,本文侧重从小说中的情感表述来论述,来分享魏微的小说,来理解和阐释小说中人的情感,生发出文本之意图,明白魏微书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韦懿贞是广西最高寿丰产的女性词人.她出身永福名门,生活于晚清时期,享年八十岁,传世有诗词赋总集《倚松居烬存草》.由于地处僻远,作品传播有限,加之缺乏整理,关于韦懿贞词的研究颇为寂寥.韦懿贞的创作周期长,创作成果丰硕,虽然受传统伦理道德影响,自焚其稿,但在《倚松居烬存草》中仍收录词作39首,成为广西地域存词最多的女词人.她的词作描写自然景物,书写闺阁生活,表现女性情怀,清丽雅洁,自然天成.韦懿贞的词产生于桂北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强烈的女性特征,使广西词人结构更趋丰富和完整,推动了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庸先生用他的十五部小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丰满的武侠世界,除了刀光剑影还有许多令人向往的绮丽的爱情。在诸多坚贞的爱情中有一个是很另类的,也是很精彩的,那便是《鹿鼎记》中韦小宝的爱情生活。曾有学者撰文指出韦小宝是没有爱情的,因为他的两个主要生活环境一个是妓院另一个是皇宫,这两处都是世间最不可能有真感情的地方。而且他最终拥有了七位貌美如花的妻子,也成了很多人诟病他感情生活的重要"把柄"。但是我们不应将这七个女子同小宝的看作一种简单欲求,而是男性对于完美情感生活的最大追求。下文就将从这七个女人的不同特质入手,拼接一个韦小宝的完美爱情世界。  相似文献   

14.
王维隐逸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隐逸的心路历程。王维早年积极进取,以隐求仕,表现出风流儒雅的高士之风,以张九龄罢相为界,王维仕宦之心逐渐淡泊,隐对他有了新的意义:涤荡尘世之心,免去功名之累,澄怀静观,突显自我。一方面,隐作为仕的对立面,表现出诗人要在痛苦压抑的现实之外追求自由纯真的愿望。另一方面,隐又始终脱离不了仕,诗人笔下的山水田园呈现出模仿陶渊明的意向,但最终仍然难以成为独立人格的标杆,而只能充当美学欣赏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政治上的失望,加之诗人本身的信仰,最终使他走了一条亦官亦隐的中间道路。王维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反映在他的诗歌中,便是贵族的气象、盛唐的神韵以及不易察觉的闲适或寂寞。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香港女诗人韦娅诗文创作中的“爱的主题”作了诗意的阐释。韦娅诗歌中贯穿的“爱的主题”以爱心孕育诗心,写出了诗人对爱情、友谊、母爱、童真、自然等的内心感受,同时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情感空间。韦娅以其特有的方式用《泉与少女》与这个世界作了一次精致、典雅的诗的精神对话。  相似文献   

17.
张亮亮 《培训与研究》2009,26(5):12-14,66
对君子偕老题旨的理解多是建立在毛《传》的基础上,后世诸儒附会毛《传》之“美刺”传统认为是诗系讽刺宣姜而作,根据对卫夫人所指何人及宣姜行藏之考辨,以为毛《传》言“卫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的盖论有失其实,结合对“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这一上古吊辞原义及其流变的考察,以“不淑”为“不幸”意更接近诗人所要达到的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18.
杨绛的《丙午丁未年纪事》几乎囊括了她在"文革"期间所有刻骨铭心的遭遇和心路历程。杨绛韬光养晦的生存方式使她避免了在"文革"中卷入更大的灾难,其"文革"记忆富有浓郁人情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杨绛的"文革"记忆几乎全部停留在个人境遇的陈述上,她对于自己的生存方式缺乏反思,缺少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宁都三魏的研究主要涉及生平、文论、思想心态等方面,大多以魏禧为研究重点,对魏际瑞、魏礼的研究则比较薄弱。魏禧的文论具有长于策论、提倡经世致用、注重积理与练识、强调立本为要的特点。在对宁都三魏文学创作的研究中,大多以文学作品的文本为出发点去探析文学与世界的多角联系的论著,研究视角缺少开阔的文化品味和深刻的文化批评色彩。有关三魏思想心态的研究主要围绕遗民心态、伦理思想、社会启蒙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军事思想和爱国思想展开。  相似文献   

20.
魏夫人的词作虽大都语言清雅秀媚,但有时也用俗语俚辞,真率直朴,天然本色,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反映出宋词庶民化的显特色。朱淑真是一位有独立人格意识和反常思维习惯的、很有艺术天赋的女性,在北宋历时近百年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悟的学新潮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她,敢于用许多士大夫都不敢用的词来表现个人的“私情”,证明其新化人身份和反礼教的叛逆女性的形象。李清照是宋型化的标准产儿,是中唐到北宋化转型的新化观念、新价值思维所孕育的一位新型女性的代表。她在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对生命激情的体验中,升华了自己对丈夫的爱,也升华了内心世界的审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