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呼声高涨,人们对天然药物治疗疾病的关注日益浓厚。由于中医药在癌症治疗或辅助治疗方面的疗效及其独特理论,再加上近年来科学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使得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正在成为世界抗癌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癌症已成为人类最常患的疾病之一,但人类至今尚未研制出有效的根治方法而使其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第一大杀手,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癌症延长人类寿命显得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目前人类发现的癌症的主要产生机制进行分析,并在分析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各种研究成果对治疗癌症的方法提出新的设想。如果该设想能够具体应用到临床治疗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癌症将会很快被人类攻克。  相似文献   

3.
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狂犬病、癌症、肝硬化、乙型肝炎、戒毒、肺原性心脏病、哮喘、风湿性心脏病、外伤性脑溢血后遗症、艾滋病和植物人等疑难病的疗效远远超过仅用西医药的疗效。为什么?因为中药方剂是由多位药组成,每味药物含多种有效成分,而多味中药含的有效成份更多,从多方面对各种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癌细胞进行杀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网上关于中医治疗埃博拉等传染病的质疑,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从共识走向实践——登革热中医药应对实录及埃博拉防控论坛",以事实给出了回应。"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步认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普通型登革热病具有较好疗效,特别是退热时间明显缩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提出,中药对于突发新发传染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5.
马,几乎总是与人类共同作战,成语"汗马功劳"是对战马最好的褒奖;犬,由于听嗅灵敏,行动迅速,忠诚守信,英勇顽强,成为战争中重要的成员,甚至在战斗中起着人力所不能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癌症一直是人类的梦魇,攻克癌症也成为无数科学家和医学人士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圣杯"。各种抗癌方法层出不穷,但大多都在癌症强大的防御面前溃不成军。不过,这种情况有望获得改善。据英国《独立报》网站近日报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当疫情在全球蔓延时,中医药战"疫"经验也走出了国门。在我看来,中国在此次抗击疫情中,有三个经验值得被国际社会借鉴,其中就包括中医药。第一个经验是"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能够阻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第二个经验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把应该收到医院和隔离点的病人收进来,对各种病人一定要积极治疗;第三个经验是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对于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中医完全可以拿下,对重症病人则一定强调中西医结合救治。  相似文献   

8.
正癌症作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如今还缺乏特别有效的办法。为此,每一个针对癌症的新药、新技术、新研究的出现,都可能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并被寄予极大的希望,这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情绪的过度表达,则体现出人们对肿瘤治疗发展的某些不成熟心态。我们有必要普及一个非常基本的知识——能够"饿死"或者杀死癌细胞与能够攻克癌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的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革新》2013,(12):52-52
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由多个国家的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构成,以研究人类未来将面临何种灭绝危险作为自己的学术使命。日前,该所所长尼克·博斯特罗姆发出警示: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验已经进入意料之外且后果难以控制的疆域。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会比人类变得更聪明,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掘墓者"。人工智能,真的会对创造它们的人类构成致命威胁吗?  相似文献   

10.
孙文德 《世界发明》1997,(11):26-27
试想,如果癌症能够以类似于糖尿病的方式得到治疗,那么,每日注射一剂人体蛋白质将可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很多医生认为这一希望不大。传统观点认为.患者必须接受治疗,肿瘤必须切除。目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识别出了一种人类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阻止肿瘤的生长。这使上述设想有望成为攻克癌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因克癌     
目前,要征服癌症有这样几个步骤。首先可以从已经完成的人类基因组的3.5万个基因中找到致癌的基因,并弄清它们在什么情况和什么时间下变化和致癌。第二,认识癌症这个敌人是怎样对人体发起进攻的,有哪些帮凶和条件,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而致癌的。  相似文献   

12.
逸名 《科教文汇》2005,(5):19-20
我们的地球和我们多彩的生活中充满了神秘的现象和未知的谜团。有些重大的谜团自我们远古的祖先开始行走时就萦绕在人类心头,而另外一些则是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新涌现出来的——人类是否可以长生不死?我们能够攻克癌症吗?我们能够创造生命吗?灵魂究竟是否存在?光速是不是速度的极限?在宇宙中是否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我们能够进行时间旅行吗?对这七个问题,人们一直没有能够给出确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不断思考一些问题:肿瘤发病率是否会继续上升?如何在分子生物学的水平认识恶性肿瘤的本质?应当怎样吸取上世纪在攻克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能否在本世纪使肿瘤低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目前能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CHF)是一种进行性病变,可不断发展,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结果。纵观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其临床上疗效确切,作用靶点多,毒副作用低,在延缓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等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同时应该看到中医药治疗心衰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证候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统一,报道病例样本量过小,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心衰机制的研究缺乏客观证据,对其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对治疗机理的探讨缺乏现代药理、客观指标等现代化科技方法和手段支持。因此,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治疗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重视中医药研究和研究中医药两方面的发展。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日趋深入,做到扬长避短,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严格合理的科研设计,为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潘明继教授从医54年,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45年,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经验和理论,在国内外被广泛推广。1971年在河南林县召开的全国食管癌会议上,潘明继首先发表的论文《扶正培本治疗癌症》得到与会代表的赞赏。由此潘明继被推选为“全国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协作组”组长。近二十多年来,癌症扶正培本治疗研究又有较大的进展,“扶正培本”成为中医治癌的大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专家简介:周联,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无限极中草药免疫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免疫,以及中药免疫药理及毒理,一直进行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关注中医药免疫与人类健康。曾参与国家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COPD)是一组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疾病。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1]。中医学将其归为"咳嗽""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通过运用整体的辨证思维和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干预以及个体化治疗的方式显示出了中医药在COPD治疗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23)
目的:指导通过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治疗高血压患者,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优势。方法:以"高血压"为核心关键词,通过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相互组合的方式共查找到了728篇相关文献,根据标题及文献关键词的相关性,从中筛选近百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较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效著,且副作用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世纪以来,全世界都在为攻克癌症这一致命之症而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其成因众多,学说各异,因此,在治疗和预防上各派纷争,五花八门。那么,癌症究竟怎样形成、又如何防治呢?日本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国际长寿研究所教授森下敬一博士倡导的自然医学理论,颇有见地的给人类预防癌症,自我保健,以有益的启示。他提出:慢性病乃至癌症是食物在体内污浊了血液而引起的,所以必须以食物疗法进行预防和医治。这一主张在国际上正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指出把"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作为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之一。从"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提出到探索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成功合作模式,再到中医药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外交名片,党和政府通过各项举措,已经让中医药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建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专门强调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作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教职工,怎样才能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到东盟留学生的实习教育工作中,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中医药文化发展观即"医乃仁术"的高尚医德观、"大医精诚"的职业道德观以及"治未病"的思想观,以此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素质、能力、知识"协调发展的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