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2015,23(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2015年5月22日在京会见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刘奇葆说,海外华文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希望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宣介中国发展变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2.
曹旺儒 《传媒》2018,(9):61-63
自1854年《金山日新录》在美国旧金山创刊发行以来,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特力量,海外华文媒体历经了百余年的发展.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海外华文媒体一向是华人华侨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以美国为例,近八成华裔经常阅读华文报纸,而25%左右的华裔偏好华语电视节目胜过英语节目.近年来,随着我国构建新型对外传播格局不断深入,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扮演了"先锋军"的角色.从整体上看,华文媒体遍布世界五大洲,只要有华人社区的地方,就能看到华文报刊、华语电视和广播.但就个体而言,由于人力、资金、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许多华文媒体的影响力有限,一些华文报刊发行量仅有百余份,出了几期便草草停刊.海外华文媒体肩负着向华人华侨传播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责,并在宣导"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如何透过有效手段改善其生存状况、提升其传播影响力至关重要.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的代表,《欧洲时报》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本研究将总结其运营经验,为其他华文媒体提供《欧洲时报》在发展中的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3.
尚毅 《新闻爱好者》2022,(4):102-104
以海外华文教育课堂教学为分析样本,从中考察海外学生受众群体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形态,提出中国国际传播多元化体系建构中海外华文教育四方面的补充赋能作用及其场景传播效应提升方式,助力中国主流媒体营建良好国际舆论环境,赋能国际传播"五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23):42-4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海外华文网站迅速发展,为我国对外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本文比较了我国境内中文网站、我国对外传播外文网站、传统海外华文媒体,分析海外华文网站在我国对外传播中的比较优势:与我国境中文网站相比,海外华文网站的覆盖范围更贴近我国对外传播的目标对象,其传播身份中立,更易为传播对象所接受,同时,它有机会覆盖国内中文网站不易到达的人群;海外华文网站与我国对外传播外文网站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的"落地"问题上,即媒体信息能否真正为目标覆盖范围的受众人群接触到;海外华文网站与传统海外华文媒体的比较优势突出体现在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进入发展新时期,有效的对外宣传成为加强国际沟通,重塑国际形象,使"中国声音"得以传播的重要桥梁。其中,日益壮大的海外华文媒体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成为我国"大外宣"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并助推我国对外宣传走向"本土化"。  相似文献   

6.
张寅 《出版发行研究》2018,(6):86-88,92
海外华文媒体数量多、分布广,但大多数规模小、影响弱.近年来,华文媒体在我国对外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如何透过有效手段改善其生存状况、提升其传播影响力至关重要.《欧洲时报》凭借建构全媒体传播渠道、强化与国内外媒体合作等有效举措,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值得其他海外华文媒体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发展路线图指出,丝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主要内容,应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海外华文媒体作为连接中国与当地民众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一批以新媒体为特征的新生华文媒体集团开始涌现,积极传播中国的形象,更是把民心相通往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8.
2022年11月19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地区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高峰学术论坛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地区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顺利召开。近百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传播”“海外华文媒体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等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为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新媒体不断涌现,信息传播海量快捷,迫使纸质媒体转型,走向细分化分众化,在特定领域寻找特定的读者,在有限的空间拓展生存的空间。同时网络时代又为纸质媒体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地方报纸可轻而易举地在世界任何角落"落地"。本文试图以《新民晚报》海外合作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把握海外华文读者的分众市场,根据各国华文读者与媒体的不同需求,实行针对性做版,点对点传播,并以此探索在网络时代全球化条件下纸质媒体海外合作的生存空间与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少数族群媒体,华文新媒体具有华人强化身份认同、确定华人与其他族群边界的作用。这种圈层内的传播形态,赋予了华文新媒体与当地主流媒体不同的传播特征,即在华人社会中实现内容生产的本土化与传播的全球化。伴随大量中国新移民定居海外,华文新媒体迅速发展,但同时,其在海外的文化环境中面临经营困难、两极分化等问题,亟待进行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以增强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1.
李宇 《传媒》2017,(24):44-46
海外华语电视媒体是海外华文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整体趋势,海外华语电视主要指在中国境外制作和播出电视(视频)节目的媒体机构.海外华语电视媒体的传播主体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创办的媒体,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媒体机构和个人在海外创办的媒体,还包括海外非华文媒体机构和非华侨华人的个人在海外针对华人群体创办的媒体.海外华语电视媒体的播出渠道包括当地数字地面电视、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平台以及网络电视平台等.随着网络电视的发展,传统海外华语电视在节目来源、受众需求、竞争格局等方面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转型.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2,(27):60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三届海外合作伙伴恳谈交流会9月15日在北京举行。近50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人民日报社,围绕"深化全媒体时代华媒合作"主题,共商合作,探讨如何在国际上"放大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秦拓 《新闻传播》2022,(5):39-40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态,近年来在文化推广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海外传播中有像李子柒这样的自媒体,是我们媒体工作者的骄傲."李子柒"自媒体的海外传播的成功,值得当代媒体人学习借鉴.鉴于此,笔者结合对外传播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李子柒"自媒体文化内核及其海外传播的发展路径,旨在探究自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对外...  相似文献   

14.
叶造 《东南传播》2023,(3):68-70
联合海外华文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国际传播的重要课题,业界和学界对此已经展开积极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本文结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组织“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成立丝路华媒协作网,举办“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活动等对外传播实践,就协同海外华文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策略进行探讨,从实践中总结出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创新性、传播渠道的融合性等具有实操性的国际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学者把海外华文媒体誉为:"我国国内媒体在国外的延伸,对祖国始终具有向心力,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和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与祖国大陆交流与合作见证的"海外华文传媒论坛"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举办两届,它的成功举行显示出祖国凝聚力、向心力的日益增强。当前,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频繁,各国相互间交流沟通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正建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自信话语体系,一方面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另一方面不断通过建设对外传播体系来增强海外华人华侨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海外华文媒体作为对外传播建设的关键一环,其亦中亦西的角色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独具间性.随着web3.0时代的逐步到来,媒体的转型更多采用场景来辅助内容和渠道的建设.基于场景思维下媒体转型的参考路径,期冀为华文媒体塑造文化自信的道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 2 1世纪 ,随着国际关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有必要立足全球传播和国际传播的战略性高度 ,重新审视海外华文传媒的性质、特征及其作用。海外华文传媒是国内传媒在海外的延伸 ;它可能成为促进祖国统一的推动力量 ;它让中国了解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及海外华人经济的进一步扩展 ,未来海外华文传媒呈现集团化发展、多种媒体共存共依、向全球拓展、海内外媒体及受众相互融合等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经过200多年的艰苦努力,今天,华文媒体已遍布全球五大洲,数量达到400多家。他们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华人融合的主要力量,还是华人与祖国联系、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在世界出现新一轮“中国热”时,海外华文媒体更显出作用与价值:掌握话语权,传递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2016年7月26日,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并指出中国愿同沿线国家一道,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欧华联合时报》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受邀出席此次盛会,会议期间,还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接见合影,并参加座谈会.  相似文献   

20.
2010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于2010年12月9日-10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协办.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了研讨.围绕"新媒体·新生活·新世界"的主题,除主题演讲外,会议分设"媒介融合与社会发展研究"、"新媒体与政治传播研究"、"移动新媒体研究"、"新媒体与公民社会研究"、"网络新媒体业务实践研究"、"新媒体产业研究"、"微博客传播现状与趋势研究"、"新媒体基础理论"、"新媒体文化研究"9个专场.本次年会的亮点之一是首次使用微博直播"上墙",实现了新媒体研究与新媒体传播的统一,体现出鲜明的新媒体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