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楠 《青年记者》2016,(29):56-57
2008年6月20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取得了上亿元的票房成绩,201 1年和2016年,《功夫熊猫》第二部和第三部先后出击,视觉效果更加震撼,分别在中国市场创下了6.17亿元和超10亿元的票房.而2015年,国产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风靡暑期档,以上映62天获得9.56亿元票房的成绩,成为内地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与《大圣归来》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利益上,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是中西文化整合传播的成功.本文从文化观念、叙事、配乐以及哲学理念等方面,对两部电影中中西文化的交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东南传播》2015,(12):173-173
台湾电影《我的少女时代》19日在大陆上映,10天票房超过10亿元(新台币,下同),成为史上最卖座的登陆台制电影。  相似文献   

3.
2015年7月10日,集中国传统文化、迪士尼英雄叙事风格和日本动画魔幻风格于一身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在国内正式上映,并最终以9.56亿元票房完胜暑期86部电影,问鼎内地最高动画电影票房。本文运用传播学5W模式,解构了《大圣归来》的成功原因,探寻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4.
由徐静蕾自导自演的以都市白领生活为题材的商业时尚大片<杜拉拉升职记>,自2009年开拍之日起,就利用一系列的娱乐事件炒作赚足了噱头.2010年4月15日正式上映,首日票房870万元,首周票房4600万元,上映两周票房过亿元,最终以不到2000万元的投资成本博得1.2亿元票房收入,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又一佳话.而缔造这一票房数字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该片的整合营销借鉴了美国好莱坞的成功商业模式.因此,认为该片是美国好莱坞商业模式在中国的试验一点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5.
由吴京自导自演的军事动作片《战狼2》上映仅12天,票房就刷新了由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在2016年创下的33.9亿元的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仅仅上映16天,票房总量就轻松突破40亿元大关. 除了票房,网上的一些大数据也能反映出《战狼2》的成功、火爆与受欢迎之处.从可以检索到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总量来看,有关《战狼2》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多达25035条.而有关《美人鱼》的文章,不管是关于电影还是其他有关美人鱼的只有8232条.  相似文献   

6.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游戏IP也就是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受众基础的游戏知识产权.近两年,热门游戏纷纷改编成电影,“游戏IP电影化”成热门话题.《魔兽》可谓一大成功之作,上映24小时,票房破4亿元,截至6月12日21时,上映4天,票房突破10亿元,刷新了国内各项票房纪录.①综观国内的游戏IP电影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游戏IP电影化”改编的特征是什么?其改编难点在哪?为什么《魔兽》能够消解难点从而玩转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7.
没有人会想到,几乎是由一群"电影外行人"首次合作拍摄的台湾"文艺小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竟然会在上映后立刻获得野火燎原般的市场反应。"电影外行人"的锐气或许是它获得成功的关键史上最快票房破亿的台湾电影2011年8月12日至18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下称《那些年》)在台湾率先推出一周"口碑场"。8月19日正式上映,4天后便突破1亿新台币,成为史上最快票房破亿的台湾电影。截至12月4日,该片在台已上映16周(仍在上映中),累计票房达到4.1亿新台币,仅次于魏德圣执导的两部电影:  相似文献   

8.
任陇婵 《视听界》2014,(2):18-19
2014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爸爸去哪儿》成为春节期间最大的票房“黑马”,刷新多项电影纪录。首日票房9167万元,打破了《私人订制》8000万的首日票房纪录,也刷新了《泰囿》9天“破五”的华语电影纪录,累积票房近7亿,与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的票房惨淡形成了鲜明反差。同为热播电视综艺节目,变成电影后,为何会是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9.
把《变形金刚2》称为史上最强暑期大片应不为过。从6月24日上映以来,只用了5天其全球票房就已近4亿元,而截至7月14日,仅其在中国  相似文献   

10.
岁末年初的贺岁档里,《泰囵》成为最大的"黑马",上映以来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的各项纪录,票房成功冲破10亿元,业界为之瞠目结舌.要知道,2012年全年生产的893部电影,总票房为170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才82亿元. 3000万元的小成本制作,却创造了大片都无法企及的票房神话.尽管质疑声也不少,但有关《泰囵》成功奥秘的探讨进行得如火如荼.《泰囧》已成为一种"现象",谈论它的已经远远超出观众和电影圈.  相似文献   

11.
1月10日即将于内地上映的电影《007:大破天幕杀机》日前以其将近1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将前任霸主——《蜘蛛侠3》甩在了身后。有影评人表示,相比同期上映的其他类型电影,凸显男性魅力的作品更能受到大众的欢迎。这一点似乎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为了纪念007系列电影诞生50周年,同时庆祝新片《007:大破天幕杀机》上映,制片方联合宝洁公  相似文献   

12.
蔡璐瑶 《视听》2021,(1):83-84
《八佰》这部电影历经一波三折,终于在2020年8月中下旬与观众见面.该影片首轮点映的票房就突破了千万,点映期间总票房超过1.8亿元,刷新了中国电影点映票房的纪录,一时间引发热议.正式上映后,不仅票房一路上涨,也收获了观众的好评,即电影传达的思想内涵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然而,电影的思想表达离不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八佰》这...  相似文献   

13.
今年电影市场暑期档中暑了——数据显示,7 月 22 日周六单日分账票房 1.49亿,创下三个半月以来最差周六表现.今年截至7月23日,月票房仅有30.1亿. 目前我国电影市场的主要观影群体是都市白领和青少年, 决定了暑期档是我国电影市场最重要的黄金档之一.而且,暑期档处于国产电影保护月期间, 这让暑期档成为国产电影的大蛋糕,是票房冲高、赚个盆满钵满的最佳上映期, 不少国产电影为了错开与进口影片的竞争, 选择在暑期档上映. 但是,纵观这两年暑期档票房,在全年电影票房有序增长的大环境下, 暑期档票房不但没有出现同步增长态势, 反而出现连续下滑势头,处于中暑状态.2016年暑期档累计实现票房124.29亿元,与2015年暑期档的124.31亿元票房基本持平, 终结连续6年暑期档票房快速增长历史. 其中在 7月份的票房上,2015年创下 55.06亿元的历史最高月票房纪录,2016年缩水到45.08亿,而今年指望剩下的最后一个星期豪取15个亿,与去年持平,难度相当大.  相似文献   

14.
传媒数字     
《现代视听》2015,(2):2-3
影市疯狂二月报收40亿今年春节,七部新片共同刷新了内地影史最高单日票房,并造就了最高单月成绩40.5亿,超越美国2月票房成为全球票房制高点。《澳门风云2》最终成为春节档的最大赢家,累计票房已超7亿。2月份刷新了多项国产电影的纪录。19日大年初一当天,7部新片同时上映造就了超过3.5亿的单日最高成绩,初一到初六的春节档总票房更达到史无前例的17亿。不过,今年春节档影片的口碑与票房的火爆不成正比,仅有《狼图腾》一部电影在时光网以及豆瓣电  相似文献   

15.
叶红梅 《新闻实践》2009,(6):40-40,41
电影新闻是娱乐新闻的重头戏,每年的国际国内重大电影节十来个,每年上映的国产及引进电影约四五百部,2008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43亿元,进入世界前十.  相似文献   

16.
徐敏 《青年记者》2009,(16):60-60
2008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规模达到43.41亿元,相比2007年增长了30.5%。而2009年上半年电影票房已经突破25.53亿元,今年中国电影整体票房规模将可能突破60亿元。如此大幅度的跨越式增长,一方面要归功于商业影片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但最根本的动力还是来自于新建多厅影院和银幕数量的增长。2008年,排名全国前10位的主流院线票房全部过亿,总额达到31.4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72.3%。其中排名前10位的多厅影院其票房占到了全国票房的10.3%。  相似文献   

17.
段秋婷 《青年记者》2016,(30):93-94
近年来国产电影呈井喷式发展,新华网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达440.69亿元,观影人次达11.4亿,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消费市场.在与西方电影的竞争中,国产电影的品类不断丰富,其中青春电影呈现出上映密集和票房走高的趋势,撬动了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一部电影非常火《失恋33天》,上映第一周就干净利落地把同期上线的妇莱坞大片《铁甲钢拳》、《惊天战神》斩落马下,稳居票房排行榜冠军;截至11月23日.据官方数据显示,《失恋33天)上映三周票房已破3亿元。  相似文献   

19.
陶冶: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有日,张伟平的目标是"一枪一亿","三枪三亿".目前影片的票房已经超过了2.5亿人民币了(注:2010年1月5日之前的数据).但是票房红火的同时,异议也很多.  相似文献   

20.
海外     
《青年记者》2006,(14):3-3
大众媒体性服务泛滥 俄政界对黄色信息不满;《无极》海外票房惨败,上映10天票房51万美元。[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