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行业报与产业报虽一字之差,内涵却大相径庭。当下,各行各业正面临深化改革,努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有的已步入"深水区"。传统媒体受新媒体冲击、挤压以及同质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举步维艰。作为媒体大军中一个重要方面军的行业报更是面临挑战,同时又是机遇,唯有变革才能重获生机,转型发展是唯一路径,由行业报向产业报转型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施华 《传媒》2015,(23):25-27
在新媒体裂变式快速发展的今天,包括行业报在内的传统媒体都遭到了冲击.那些过去由财政补贴的行业报,伴随着中国报业市场化的深入,正面临着转企改制、转型发展和新媒体冲击的三重压力.尤其是新媒体快速发展,使报网融合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许多报纸甚至不只停留在网络版的形态,还可随身携带、自动发声,数字化程度极高;同时,受众、内容、发行渠道等方面也已呈现融合态势,新老媒体的共存与融合已经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陶玉德 《传媒》2013,(8):30-31
继"全媒体""云报纸"之后,"大数据"成为当下最热的词汇。如何让大数据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媒体探索的新命题。行业报作为行业领域的媒体龙头,数据获取得天独厚,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对于新媒体冲击下亟待收复失地、重整河山的行业报来说,"数据"是不可多得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4.
杨春兰 《传媒》2007,(7):47-48
1995年《中国贸易报》第一次接入互联网,我国的传统媒体开始了"触网"历程,可以说,行业报开了我国纸质媒体数字化的先河.如今,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数字化已经成为传统报纸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国的行业报也同样面临着数字化的挑战,在数字化之路上,行业报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摆在行业报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聂昌昭 《青年记者》2016,(29):79-80
技术手段的提升促使新媒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媒体成了时代的宠儿,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纸媒受到的冲击更为剧烈.而伴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以及新媒体的兴起,我国传统纸媒的发展在面临着一系列困难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报网融合已经成为趋势.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浪潮中的传统纸媒所面临的困境,探索在“互联网+”时代报网融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面对着广电、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原本就在党报和都市报夹缝中求生存的行业报遭遇了更严峻的挑战:市场观念较为淡薄,发行量萎缩,人才流失严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又蚕食了纸媒原先的受众群,行业报经营持续低迷;2008年以来纸价的大幅上涨,更是直接加剧了行业报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7.
霍立峰 《今传媒》2010,18(10):99-100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下,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是行业报发展的必由之路。行业报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应该需要跳出办报纸的思维与模式,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力度,提升新媒体的地位,使其独立运营;同时,要加强行业报品牌再造和延伸,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8.
"内容为王"是平面媒体立足传媒业界的不二利器.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业报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变化,加之先天存在的不足以及报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报遭遇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挑战.为寻求报道内容上的突破,很多行业报走出传统报道领域,广泛借鉴综合性媒体的成功经验,增加民生内容,体现人文关怀,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行业报报道民生,为行业报的发展注入活力,不仅迎合了媒体发展潮流,也是其自身"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双向服务"办报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陈燕 《新闻爱好者》2008,(8):99-100
在报业数字化的国际大环境下,行业报网站的发展成为了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007年6月28日,中国行业报新媒体研究会宣告成立,并在中国行业报新媒体研究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行业报应加快数字化进程,要在传播行业经济信息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与母报的共融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一切为行业报网站提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即行业报网站应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及媒介宣传过程中承担起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以来,一些大型传媒集团集中创办社区报,迅速壮大了社区报的队伍,中国式社区报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媒体业态。社区报能否成为报业面对新媒体冲击的救命"稻草"?我国社区报是否还有发展空间?面临怎样的挑战?本文在梳理我国社区报本土化发展历程基础上,旨在廓清新一轮社区报竞争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并探寻当前我国社区报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1.
王仁刚 《传媒》2023,(1):32-34
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高端融媒技术人才不断流向互联网头部平台,区域传统行业报受到编制、机制、体制、实力以及影响力等诸多因素制约,如何融合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四川法治报融合转型发展之路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传统行业报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以期为行业报融合发展提供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2.
周飞 《传媒》2018,(11):17-19
在媒体转型的大潮中,中国教育报刊社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3年多来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扎实推动融媒体建设,形成了"两报四刊三网一端"加新媒体矩阵的全媒体布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移动端内容各平台推荐量达4.1亿,阅读量超3411万,评论留言2.3万余条,累计出现了36篇"10万+"文章,其中4篇达到了"100万+".笔者通过对《中国教育报》媒体融合发展的总结,以期为行业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电子产品普及,"一网可见全世界"的新媒体呈爆炸式的态势袭来,其较强的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给传统纸媒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纸媒中的"弱势群体"——企业报,受自身行业性质限制,在读者群逐步流向新媒体等困境面前,原本不强大的供稿群体呈萎缩趋势,稿源不足问题严重,稿荒甚至威胁到了企业报的生存。本文以《哈尔滨铁道报》为例,简要分析了稿源不足的具体因素,并对如何走出稿荒困境进行了点滴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平面媒体虽然在国家、地方政府关乎大政方针的重大报道中仍然保持着权威性,但是在经营活动中的影响力却陷入了一个被各路新媒体挤压的困局。本文通过泰州碧桂园全媒体营销的成功案例,深入探索了传统平面媒体突破"传统"局限,在大力发挥权威报媒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多维整合资源,在经营活动中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新闻、广告、新媒体、线下活动全方位立体融合,重振传统报媒雄风,取得了社会认可、企业满意、报媒创收的三赢结果,为其它传统报媒的经营发展趟出了一条可资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媒体行业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虽然在"新媒体"传播定位上与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不尽相同,但是也对传统的"融媒体"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课题。本文立足于研究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在"新媒体""融媒体"背景下的转型,意在揭示出一条有效的传统新闻媒体"融媒体"发展路径,并希望籍以此文,更好地促进媒体传播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是人类传播技术革命性的转折,它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形成很大冲击.纸质媒体如何创新思路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成为报纸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新闻晨报的<互动·博客>版,将网络媒体上的记者博客"落地"到报纸版面,探索新的报网互动和与读者互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数字化大潮的推进,向新媒体转型已成为纸媒生存的必须,也是不少行业报正在尝试和努力的方向。为此,作者对我国行业报发展新媒体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浅析,并试图提出部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陶玉德 《传媒》2015,(11):34-36
转型发展,既是形势倒逼的必须,也是自我成长的必然. 这些年,新媒体持续冲击传统媒体.虽然处在粮油行业第一媒体地位,但《粮油市场报》经营、发行也不同程度的受到新媒体影响;而另一方面,不断深度调整和转型的粮食行业生态,也改变着报社的生存环境.双重挤压下,如何发展,怎样转型,成为报社主管部门和管理层思考与讨论最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15日下午,在主题为"求‘新’之路——共话行业报转型发展与新媒体建设"的《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第十二期传媒沙龙上有嘉宾这样感叹"研究当前中国的报业,把行业报分析透就够了。"……多年来,无论是"被迫下海"还是"主动请缨",中国的行业报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境遇;既有对改革的憧憬与兴奋,也有对风险与问题的担忧和困惑,不尽相同却五味杂陈……  相似文献   

20.
陶卫红 《传媒》2010,(10):70-71
面对新媒体的重重包围,传统的平面媒体似乎正在被边缘化.如何"突围",取得新优势,获得新发展,是一个必须破解的课题.笔者认为,加强报网互动,进行优势嫁接,实现互融发展,是助推传统媒体"突围"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