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通过对山东省400名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的随机抽样发现他们对社交媒体的黏度较高,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社交主要是为了建构日常"熟人"关系,对于陌生人的邀加信任度不高,而且仅停留在浅层次交往,通过在社交媒体中的文字、图片、视频自我表露主要是为了获得社交圈中他人的认可与关注。  相似文献   

2.
张林 《传媒》2018,(3):48-50
社交媒体广告是依托于社会化媒体技术诞生的新型广告样式.我国社交媒体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以帖子为核心结构组织方式的论坛——猫扑.其后,一系列虚拟社区出现,社交媒体广告也随之诞生.经过近20年的发展,社交媒体广告迎来全盛时期.不论是国外的Facebook,还是国内的微博、微信都在社交广告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据统计,2017年第二季度,Facebook的广告收入占收入的98%以上,比2015年第二季度增加了一倍多,短短两年收入就超过了90亿美元.而国内的微博与微信朋友圈广告也是风生水起.2017年第二季度,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566.06亿元,其中,101.48亿元的网络广告收入中,媒体广告收入增长48%,其增幅超过了网络游戏的39%(238.61亿元),以微信朋友圈、公众账号为代表的社交广告更是达到61%的涨幅.通过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社交媒体广告发展如火如荼,将成为未来广告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探索社交媒体广告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社交媒体不断健全自身体系,为广告商提供更优质的广告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能为广告商尝试新的营销模式,探索新的推广渠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媒的发展正沿着愈移动、愈社交,才愈有黏性、愈有魅力的路径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特别是社会热点信息的重要渠道.很多社会热点问题都是首先经过社交媒体的酝酿发酵,再经过网站和传统媒体的放大后,才成为社会舆论焦点的.  相似文献   

4.
杨家波 《传媒》2015,(14):49-50
媒体的生命力体现在受众的阅读量和点击量.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互动交流.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显示,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50%,手机网民数量逾5.5亿,4G终端数量已超过1亿.传统媒体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因此,加快建设新兴媒体,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平台化道路将是大势所趋,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徐翔 《青年记者》2013,(4):56-57
一社交网络是互联网发展和应用的新趋势。美国著名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2年12月发布的报告《Social Networking PopularAcross Globe》显示,在其调查的美国、俄罗斯、墨西哥、埃及、突尼斯、印度等全球21个国家中,有19个国家约30%以上的成年人在使用社交网站,其中5个国家的比例达到50%左右,大部分国家社交网络用户占网民的比例超过半数;我国的社交媒体用户同样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社交网站和微博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75亿和3.09亿,占网民比例分别达到48.8%和54.7%。  相似文献   

6.
目击媒体是指在某一突发事件中,现场目击者的普通人用新媒体设备拍下图片、音频等分享到社交媒体上,专业新闻媒体再将这些内容用于新闻报道的现象。目击媒体革新了新闻生产方式,在"天津港爆炸事故"报道中,社交平台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一背景下,媒体势必强化目击媒体信息的把关,专业新闻记者要成为信息整合者,公民的媒介素养对此也有重要影响。目击媒体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李锋伟 《传媒》2018,(11):54-55
随着社交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普及,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关系日渐密切.2015年,已创立170多年的英国《经济学人》开始组建专业的社交媒体团队,拓展其社交媒体平台,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社交媒体时代,纸媒等传统媒体的受众人数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报纸、期刊等纸媒都选择转战新媒体,但《经济学人》却创办新杂志《1843》,这本新杂志拥有超过140万的订阅户,而80%的订阅户不是英国居民.《经济学人》能够兼顾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同步运营,与其完善的经营之道是分不开的,本文将一一详述《经济学人》在社交媒体布局、吸引粉丝、重大事件报道以及新杂志建设等方面的经营策略,以期为我国媒体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进而促进我国新旧媒体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短视频成为人们传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短视频数量庞大、认同度高、碎片化严重且真伪难辨。主流媒体要重视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应用,通过甄别真伪、二次加工、梳理整合、综合利用等路径,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宣传舆论主阵地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9.
李慧 《兰台世界》2016,(11):35-36
Web2.0时代,社交媒体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和空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档案馆作为信息源之一,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适应现代公众获取信息的平台,积极融入社交媒体的世界中。本文笔者主要从档案馆、社交媒体、公众三个角度阐述了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了目前利用社交媒体传播档案信息的不足,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巴宁  马纯锋 《传媒》2018,(3):50-52
"圈子"是人际关系格局中的重要构成,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是当前社交媒体中人际关系格局的现实依托.社交媒体中的"圈子"以社交媒体为平台依托,使拥有共同价值诉求和情感认同的人们形成不同类型的社交群体.不同于现实人际关系格局中的"圈子",社交媒体中的"圈子"属于非正式的组织形式,平台流动性决定了社交媒体"圈子"传播具有临时性和相对闭合性.客观审视社交媒体"圈子"传播的特征,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把握社交媒体"圈子"的逻辑生成与运行模式,而且有助于人们快速建构起强关系与弱关系环环相扣的虚拟社交网络.基于此,笔者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从四个方面入手对社交媒体"圈子"传播的特征进行解析,以期为社交媒体"圈子"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移动社交媒体是集综合移动网络、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服务为一体的在线社交互动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因其便利性、互动性和及时性深受大众青睐.其不仅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社交形态.而过度使用移动社交媒体会使人的主体性丧失,从而发生异化,成为移动社交媒体的附庸.基于此,笔者从"异化"理论出发,阐述人的主体性异化给现实社交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并探讨如何回归和重构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孙鹤翔 《传媒》2021,(23):62-63,65
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TikTok在过去几年里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研究调研了来自旧金山州立大学117名学生的TikTok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动机.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使用社交媒体来获取信息;TikTok的独特功能满足了快节奏社会中用户的需求,导致了用户参与模式的变化,即相较于其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人们更倾向于在短时间内频繁使用TikTok;女性在TikTok上的在线参与度高于男性,但TikTok通过其算法、界面、创作模式等来平衡性别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张敏 《东南传播》2020,(10):38-41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高速发展,短视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主播说联播》是在融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一种新尝试。本文采用"DIMT"模式对该节目进行分析,从"言"、"象"、"意"、"道"四个方面探索时政短视频中的符号特征,为其他媒体提供可借鉴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新媒体"的概念横空出世,仿佛其他媒体都"老"了。现在,数字报刊、移动电视、社交网络、手机客户端、微信、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兴媒体,其势不可挡。显然,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媒体变革。它的实质在于,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就像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亚马逊重新定义了书店、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汽车,技术的革新,给媒体带来一种巨大变化。适应这种变革,是媒体人的时代使命。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才能引领变革。"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央敏锐把握媒体变革大势,着眼未来媒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的传播生态环境下,社交媒体成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桥梁.在此语境下,政民双主体的沟通便构成了互动传播关系研究的重点.如何实现"道""术"结合的无障碍沟通,摆脱政府与民众间的交流困境,达成双方间有效良性的沟通,从而完善政民双主体间沟通机制的现实出路,《沟通:社交网络时代的政府与民众》的作者聚焦于社会、沟通与媒介三个关键词,从公共对话沟通与整体互动传播的视角,构建了基于传播学视域下的沟通政—民关系框架,探索了社交网络时代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从而进一步回答社交媒体时代下政府与民众的沟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5,(13):62-66
"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创办不到十年便成功跻身西方社会主流媒体的领导品牌行列,在优图等社交网站上的影响力绝对超过BBC和CNN等老牌媒体,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媒体的恐慌,也增强了新兴国家参与重构世界新闻传播格局的信心。研究西方媒体为挤压"今日俄罗斯"所设置的三大议程及其背后内涵,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国际社会对西方主流媒体的认识,对中国的对外传播工作具有现实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庄倩 《传媒》2023,(24):48-51
社交媒体作为日本政府数字战略布局中的关键环节,成为解决日本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从生存环境、发展理念、传播实践三方面来看,日本政府通过改善网络环境提高了企业及民众的社交媒体参与度;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上网低龄化,以包容、实用和安全作为社交媒体的发展理念;为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广泛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政治宣传、防灾救灾、舆情监测工作。日本政府面对技术冲击时的自我革新以及其社交媒体的传播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无处不在,随着社交媒体覆盖率的增长,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成为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三大巨头.当事件发生后,网民多利用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瞬间引爆舆论场,形成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舆论影响及其相应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顾陶淘 《东南传播》2021,(8):120-122
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农村贫困群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脚步是其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但是社交媒体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思考、新途径,让原有城乡之间的隔阂逐渐开始融解.在关注农村受众面临社交媒体使用困境的同时更要看到社交媒体赋能给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农村发展带去的巨大影响,深入分析社交媒体对农村群体的造成的影响以探求其为农村群体赋能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发布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中,Facebook排名第9,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2011年5月,《人民日报》在Facebook上注册账号,到2016年2月,其粉丝量已经达到1440万,远超《纽约时报》,位居全球报纸媒体粉丝量第一。然而,巨大的粉丝量并没有让《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的用户参与率产生出色的表现,据评估网站Sociograph.io提供的数据来看,《华盛顿邮报》2017年8月的参与率为1.44%,而《人民日报(海外版)》仅有0.87%。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两者的优势与劣势分别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来反馈用户在Facebook上使用《人民日报》的方式,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的传播效果,探究其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推广的策略,并据此提出了有助于《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推广的三条策略:"增加互动"、"发帖类型多样化"以及"精简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