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语教学是中小学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语境理论作为近几年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之初便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简要介绍语境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而研究语境理论在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此探讨其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不少专家学者对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进行了研究,然而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并不多见,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本文作者在师范院校从事英语专业教学,并有多年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亲身经历及调查研究,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有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实施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比较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差异性,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何晓琼 《考试周刊》2010,(48):133-134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当今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是中小学英语教学急待完善的教学新观念。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值得每一个中小学教师深思。我意识到,如果一个中学英语教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小学里是如何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教材、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通过查阅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现状,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教学方法,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风格、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评价、教师衔接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笔者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发现主要问题在于:处理教材不合理,课堂教学低效,学法、教法差异大,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英语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要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就有必要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笔者在多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学起点低、发展慢,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形势下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英语教育都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而初中英语教学是英语教育的起步和发展阶段,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前提下,交际化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应重视交际化教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小学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延续,所以必须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中小学择校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小学择校现象应当重新予以认识。择校是指人们对就读学校的选择,在当前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目前择校主要有以分择校、以权择校和以钱择校等三种形式。合理的择校应当以学生的素质为依据,同时视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招收择校生的数量及收费标准。择校既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解决择校问题要从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Classing schools     
School prospectuses and promotional videos appeal to parents by presenting idealised images of the education a school provides. These educational idealisations visually realise the form of discipline a school is expected to provide, depending on the social habitus of the par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images used in 33 sets of marketing materials from a maximally diverse sample of schools from the state of Victoria. These images are interpreted using the lenses of Bernstein's control and Bourdieu's habitus and cultural capital. The promotional images are found to vary systematically in terms of content and form depending on the perceived social class of the students which the schools attract.  相似文献   

16.
17.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构建具有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的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意见》是针对构建全国性的大中小学德育体系而颁布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忽略差异性而寻求共同性与统一性。这种普遍、共同的、统一的德育体系对地方德育体系和校本德育体系的构建具有宏观指导作用,但它不能取代地方性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扩招、普高升温、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暂时的滑坡现象后,职业学校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增强办学活力,试办或举办综合高中的动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Many English novels have talked 'about grammar schools. But not all grammar schools are private ones. Public authorities run most of them. According to the arrangement of the grammar school system, children begin their education at the age of five. They first enter infants' schools and study for two years. These pupils then move to the second stage and study four years more. These six years combine to make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At the end of the stage pupils are eleven and they take public examinations called the "eleven plus" which are given by the examining boards. Those who get high marks in the "eleven plus" can enter grammar schools while those who fail to do well have to enter other kinds of schools called secondary modem scho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