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各中职院校在办学期间一直秉承着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这样的模式中不断的实践并探索,争取将我国的校企合作教育处于浅层的运行状态打破,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如何将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利用多种途径钻研出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最终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能够给企业带来发展的人才是中职院校的主要目标,也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钱建锋 《科教文汇》2020,(4):109-110
机电技术是融合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于一体的制造技术,其主要为工业生产制造提供平台,机电技术应用课程也是中职院校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下,中职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与企业生产实践广泛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课程建设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和实践技能。本文主要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建设模式,以推动机电技术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机电技术是融合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于一体的制造技术,其主要为工业生产制造提供平台,机电技术应用课程也是中职院校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下,中职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与企业生产实践广泛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课程建设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和实践技能。本文主要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建设模式,以推动机电技术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0)
随着计算机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领域,计算机专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高职院校把计算机专业列为重点。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保障了学生们的就业率,同样也能为企业进行人才输送,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现今,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本文旨在找出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联合模式的重要作用,并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提供几点可供参考的方法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一直是各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在全国各高校加深知识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高职院校依然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为完善高职院校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中职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也是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人才"订单式"培养,可以更好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共赢合作机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我院创建国家示范校过程中在数控加工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对中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刘莹 《科教文汇》2013,(23):40-40,48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动漫产业所蕴含的潜力不言而喻,动漫产业的发展推动着对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教育逐步从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着转变,为了达到动漫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各大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开始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之路。本文正是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分析典型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工学交替”、“校企互动”、“引进企业”是重要的模式;校企合作能产生规模效应,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文章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形成独具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议:校企合作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校企合作要以校内教育为基础,校企合作还要着力提升企业在岗员工技能,校企合作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的联合办学,旨在实现资源共享,培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达到共赢的目的。当前,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发展途径,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前中职院校最具发展前景的教育模式。应注意的是,校企合作环境下中职院校德育教学面临着重重挑战。本文重点就当前中职院校德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校企合作视角下加快中职院校德育教学改革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故已经在部分高职院校逐步展开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的相融性探索。本文在以郑州部分高职院校为例的基础上,分析校企合作所面临合作模式僵化,层次不够深入,政府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校企合作项目驱动教学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为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可有效缓解企业的"用工荒"。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可以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图通过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对于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针对市场需求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在目前的高职教育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对当前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做具体的分析发现,该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先进性,但是在实践中因为思想束缚、模式限制,具体的人才培养并未达到预期,所以需要针对市场实践队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做改革。文章就"深度校企合作真实项目"背景下的高职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做分析,旨在为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只有实现校企合作办学才能促进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随着我国中职学校的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必然会不断加强,笔者结合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希望对我国中职学校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1)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就必须联合软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进行专业共建。本文根据目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针对如何有效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前期大量考察、交流、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加以剖析试点,最后总结形成了在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师资整合、实训基地共建、管理形式等几个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国宝 《科教文汇》2020,(9):121-122,129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是各类高职院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的必然需要。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的背景、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方法、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分析,着重提出了航空服务专业在校企合作视野下构建人才培养途径、操作方法和评价机制,探索航空服务专业在校企合作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练就教师队伍、改进人才培养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后备应用性人才保障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战线的共识。全国各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的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由于目前企业学校进行校企合作责、权、利不明确,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也不够完善等造成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本文提出了订单培养与宽口径培养相结合、专业办实体、校企合作招生,共同培养三种基于双赢视角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对比了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中校企联合培养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基地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对象,从校企资源贯穿的课程体系,校企资源合作的多元化实践平台以及校企资源融合的师资建设三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对发挥产教融合企业在培养实践应用类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既有利于人才培养,也有利于促进科学研究,更是服务社会的主要内容。本文调研了国内应用型本科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德国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探寻国内应用型专业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提高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对服装设计、服饰结构工艺、服装经营等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该专业相关教育教学人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文中重点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对其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途径,以期与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就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从合作的深度、执行力和制度建设分析了校企合作育人的不足,进而从政府发挥职能优势、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完善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进一步在国际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以期推广到其他专业或是兄弟院校,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