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爱与自尊     
<正>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  相似文献   

2.
有人问斯多噶派创始人芝诺:“谁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个自我。”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一个人能否做自己的朋友,有一个可靠的测试标准,就是看他能否独处,独处是否感到充实。如果他害怕独处,一心逃避自己,他当然不是自己的朋友。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芝诺所说的“另一个自我”。它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理性的关爱,这正是友谊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人生不可缺的两个朋友人生不能没有朋友。在一切朋友中,有两个朋友是最不可缺的:一个朋友就是你自己,是你身上的那个更高的自我。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更高的自我,哲学家称之为理性,但它常常是沉睡着的,你要去把它唤醒,为了使这个更高的自我变得丰富而强大,你还必须有另一个朋友,就是那些好书,活在好书里的那些伟大的灵魂。大师和偶像过去出大师,今天出偶像。但大师并未成为过去,而是永远活在他们的作品中,活在文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9)
这是个以理论主打的栏目板块,周老师的这个案例放到这里,会给您一种错位的感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的第一个目的就达到了,我就是要通过这样的错位,给您感观上的第一个刺激,引起您对这个案例的关注。读与写结合,我们名之为读写直通,这是语文教学、作文教学、阅读教学的常态,并无多少新鲜处可圈可点。而在常态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意识、理性意识,突破围绕语言文字这一显性的层面,对学生施以生命的关怀,施以理性的提升,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习得文字功夫,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通过文字功夫的习得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周老师的这个案例,与她的教后记一起,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爱自己,才能爱别人,才能爱国家,才能爱人类。爱自己是前提条件,一个连自己都不关爱的人,爱别人则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正如交朋友,如果一个人不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是不能作为朋友而交的,道理不言而喻。这里发周老师的这则案例,并写了编者的这些言语,是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感慨,如果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在完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的同时,站在更加宏观的高度,来渗透、引领学生进行理性层面的思索,那我们的教学就会少一分人云亦云的匠气,而多一分高屋建瓴的大气。(妮子)  相似文献   

5.
有人问斯多噶学派的创始人芝诺:“谁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个自我。”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一个人是否是自己的朋友,有一个可靠的测试标准,就是看他能否独处,独  相似文献   

6.
饱满与平静     
在这个世界上,谁顺谁逆,是说不清的一件事,往往没有定数。然而,人缺什么都不能缺两样东西:——对别人和自己的爱。爱生命中所包含的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为了强化教师职业的公职性,我坚持应该把教师,至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规定为公务员或国家工作人员,以突出其公务性质,这样我们才可以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职业规范。——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劳凯声人生不能没有朋友。在一切朋友中,有两个朋友是最不可缺的。一个朋友就是你自己,是你身上的那个更高的自我。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更高的自我,但  相似文献   

8.
都是过客     
马德 《八小时以外》2013,(4):123-123
与一个朋友聊天,快三十的人了,因为爱情哭得呜呜咽咽,说曾经相爱的人爱了别人不爱自己,痛苦得死去活来。她说为什么自己那么爱他,而他就是不爱自己?因为爱得太深,无法排解,朋友常在背地里一个人痛哭,哭到天昏地暗,疼到肝肠寸断。她走上了爱的死胡同。这天下有多少痴情的人,执于一人一事一念而放不开。明明知道前方是一条死胡同,却要走进去,还要一条道走到黑。其实你何妨告诉自己一句:这个世界,有的人  相似文献   

9.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谁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个我.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  相似文献   

10.
喜欢自己     
你喜欢自己吗?这个问题,对一部分朋友来讲根本不算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不喜欢自己还喜欢谁呀?”然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讲,恐怕就不那么确定了。有的人无法接受自己,认为自己浑身都是缺点,没有优点,根本不值得喜欢;有些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设置了过高的目标,达不到便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因此也没有办法喜欢自己……他们一不喜欢自己,就麻烦了,因为接受自己才能真正地接受其他人,喜欢自己才能真正地喜欢其他人。先有我才能无我,连自己都不喜欢,还咋天人合一,保护环境?喜欢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知道自己是值得喜欢的。怎么办呢?首先,准备一个自…  相似文献   

11.
"爱"是人类的天性,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向别人付出自己的关爱;与孙一航这个孩子的接触使我更加切身感悟到: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关爱,才能点亮孩子心中的"关爱"之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年对班级管理的工作,作者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要用滚热的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让"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主题。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把生命之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全部献给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用自己赤诚的心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3.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感慨地说道: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尽孝。像经营事业一样经营亲情,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只有爱自己的家人,才会爱朋友,才会爱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4.
我的生命如一幅画卷,盛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花。在我的生命画卷中,有一朵花,名为"爱"。爱的枯萎就是生命的终结。有的人,他的爱是包容:德兰修女一生中都在为贫苦的人民服务,在她的眼中,没有种族,没有贵贱,有的只是一颗博爱之心,因此她的日子过得清贫但却富足;有的人,他的爱是奉献:护士南丁格尔奉献出她的青春,给战争中的伤者以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们燃起生命的火花,在她眼中,没  相似文献   

15.
爱是师德之本,关爱学生是进行班级管理特别是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爱心让人们发现,每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无法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有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教师不应当把自己当成一个学者,而应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站在学生的立场才能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教育工作需要我们倾注热情和爱心,唯有在教学过程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贯穿爱这一条主线,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6.
1人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能够从人生的全景出发给“他”以提醒、鼓励和指导。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性的自我。可惜的是,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是昏睡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应当有爱。因为爱是他内心燃烧的火焰,是照耀他生命白昼与黑夜的太阳,也是他走在人生路上最坚定和最恒久的力量。一个人应当有爱。因为有爱他的生命才是绚丽的,他的面容清朗,微笑像一缕春日的阳光,他有如一块方糖,融入到众人的生活之中,让所有的朋友分享甜蜜。一个人应当有爱。因为这样他才能幸福。他爱别人,爱一切的亲人、师长、朋友、同学和同事,还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而且他也从这些人那里得到爱,得到温暖、智慧和人生的方向。一个人应当有爱。因为有爱的人他才可爱。他乐于帮助别人,他总是用自己的愉快感染周围的人,他给需要笑声…  相似文献   

18.
朴露 《教师》2011,(7):31-31
爱是师德之本,关爱学生是进行班级管理特别是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爱心让人们发现,每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无法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有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教师不应当把自己当成一个学者,而应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站在学生的立场才能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教育工作需要我们倾注热情和爱心,唯有在教学过程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贯穿爱这一条主线,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 许多爱唱歌的青年朋友,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妙的歌喉,但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获得美好歌声,以为只要多唱多练就能唱好,于是有的人就大喊大唱,有的人就抱着录音机模仿人家的音唱,不少的人由于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练了许久也没练好,仅而练出一些毛病。为此有的人恢心了,以为自己天生不是唱歌的材料。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校长,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们的校园里,每一位师生都能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欢乐和成功;师生结伴成长,大家对自己的学校都充满着一种感激之情,一种眷恋之情,让校园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 在校园里,人人都享受着一份爱。老师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有缺陷的,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师生是朋友,足知己,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融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