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进一步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势科学理论给出了新的逻辑思路和实践途径。势科学理论认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相互作用即是一种力或者势,教育是信息力作用的过程,因而教学的过程也是找势、演势和造势的过程。如何找势、演势和造势形成高职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滨州学院学报》2019,(5):36-40
解析孙子的唯物世界观与辩证方法论是聚焦于以"势"为核的孙子势哲学,是国学研究的高级层面。针对县区政府融资问题,从立势、造势、将势、平台势、人才势等方面入手灵活运用孙子势哲学,从而达到解决县区政府融资问题,是孙子势哲学在非军事方面具体工作的创新运用,对研究专家、实践人员和管理者提高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科学处理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职生的管理存在较大难度。中职教师要想获得成功,非有优势不可。无势者需造势、无力造势者需借势、有势者需用势,而善于用势者,劣势可以变优势;反之优势可以变劣势。势就像张满的弓箭,但必须在恰当的时机,对准箭靶射出。因此,中职教师要根据环境不同,因人而宜,营造出各种各样的精彩之"势",促使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学如同纵横战场与商场,同样需要"势"与"术",术为势生,势因术成。以高超的教学艺术,聚势,造势,借势,不仅能够有效达成三维目标,而且契合新课程理念。唐凤林同志依据课标,借助留白、教具、点赞、示弱、合作和实践造势,打造有气场、有气势的精彩课堂,达到了"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的新境界。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内容重构、手段创新和过程优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的求势就是要通过顺应时势,努力造势,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和教育实践如高山之巅的园石,居于教育改革之巅,不动则已,动则势不可挡。创新教育的求势发展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从宏观上,应当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势;从中观上,应当求创新型大学建设之势;从微观上,应当求教学改革之势。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的"求势"就是要通过顺应时势,努力造势,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和教育实践如高山之巅的园石,居于教育改革之巅,不动则已,动则势不可挡。创新教育的"求势"发展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从宏观上,应当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势;从中观上,应当求创新型大学建设之势;从微观上,应当求教学改革之势。  相似文献   

7.
"形"与"势"是《孙子兵法》中的十分重要的兵学范畴,也是战争指导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孙子分别从"谋形"、"识形"、"示形"和"因形"四个方面论"形",从"知势"、"造势"和"任势"三个方面论"势"。孙子的形势论是其战略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战略层次和战役战术层次两个层面,在后世军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教育势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并尝试在电动力学教学中运用教育势科学理论中的找势、演势和造势的观点。通过三个实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自主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形"与"势"是《孙子兵法》中的十分重要的兵学范畴,也是战争指导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孙子分别从"谋形"、"识形"、"示形"和"因形"四个方面论"形",从"知势"、"造势"和"任势"三个方面论"势"。孙子的形势论是其战略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战略层次和战役战术层次两个层面,在后世军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孙膑兵法.势备》既是一篇阐述兵学理论的经典,又是传承创新的精华。《势备》以宝剑、弓弩、舟车、长兵为喻,阐述作战指挥中阵、势、变、权四原则的重要性。剑、弓、舟、兵是其语言的外壳,阵、势、变、权是其理论内核,造势、蓄势、任势、用势是其理论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