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结束前,罗斯福曾有过美、英、苏、中四个"国际警察"共同维护世界秩序的构想,这是超越了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而后,相互为敌的做法反其道行之,致使人类长期处冷战之中,中国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2.
苏联记者眼中的纽伦堡审判凯宁摘编纽伦堡,德国南部的一座工业城市,五十年前在这里曾发生过一次世界瞩目的事件。苏、英、美、法四国法官们组成的国际法庭,代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罪犯───纳粹德国的首领们,进行了历史的审判。苏联著名作家鲍·...  相似文献   

3.
正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由盟军最高司令部与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管制。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官,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对日本实行占领。1945年12月16—26日,苏、美、英三国外长举行了莫斯科会议①,议定并征得中国同意:为管制日本,成立设在华盛顿的远东委员会和设在东京的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其中,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由中、美、英(包括英联邦国家)、苏四国各派一个驻日代表团参与管制。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主席是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代表艾其森。中国派  相似文献   

4.
1944年至1945年春,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以希特勒的灭亡而告结束。德国法西斯的崩溃,使日本法西斯陷入孤立绝境。中国解放区军民转入反攻。这时,由中、苏、美、英四国发起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和参加国参加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怎么组成?以中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势力向反民主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1945年初,全国各界政治力量对出席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组成之事都很关注,在延安的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美、英、德、澳四国西文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对在版编目数据的利用作了简要地概述.  相似文献   

6.
刘作奎 《北京档案》2004,(11):38-40
战后盟军占领日本的安排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驻军日本的事宜.美国总统将任命麦克阿瑟为驻目盟军最高总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遣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  相似文献   

7.
11月5日南通社创办45周年(1943)新南斯拉夫通讯社,简称“南通社”,是南斯拉夫唯一的通讯社。1943年11月5日创办于南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所在地亚伊策。1945年全国解放后,迁入贝尔格莱德,成为国家通讯社。向中、美、苏、英、法等40多个国家派有常驻记者,用英、法、俄、意、西班牙五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新闻,平均每  相似文献   

8.
11月5日南通社创办45周年 (1943) 新南斯拉夫通讯社,简称“南通社”,是南斯拉夫唯一的通讯社。1943年11月5日创办于南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所在地亚伊策。1945年全国解放后,迁入贝尔格莱德,成为国家通讯社。向中、美、苏、英、法等40多个国家派有常驻记者,用英、法、俄、德、西班牙五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新闻,平均每  相似文献   

9.
《档案天地》2005,(2):28-29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在雅尔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会议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过:“一旦德国最后垮台,那时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就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这是斯大林第一次明确表示在对德国战争结束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当时,三方还就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条件进行了试探性的会谈。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为达到通过修约扩大在华利益的目的,以亚罗号事件和西林教案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继占领广州后,英、法、俄、美四国公使又合谋继续北上,咸丰八年(1858)五月分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撤离天津,沿海路陆续南下.咸丰帝对条约内容不满,令大学士桂良等与英法...  相似文献   

11.
正中原大地的漯河,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举办地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应该留有厚重的一笔。何为中国战区?它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阵营建立有着密切的关系。1941年12月7日,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爆发。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宣战。9日,中国正式对日、德、意宣战,中、美、英成为共同对日作战的盟友。1941年12月3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征得英、荷政府同意后,向蒋介石正式提议建立中国战  相似文献   

12.
海外抗战档案文献主要集中典藏于中国台湾地区和美、英、日、俄罗斯等国家的不同机构;它们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语种多元、载体多样等特征.其中,台湾地区的“国史馆”、“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及罗斯福总统图书馆等是海外抗战文献重点典藏机构;它们典藏的中、英、日文抗战版档案、报纸、杂志、日记、手稿、纪录片、地图等文献,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3.
略述中国远征军的两次缅甸战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日军先后入侵菲律宾、泰国、马来亚、关岛、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一直到中途岛以西的广大地区,并侵入缅甸,声言将与希特勒会师中东,妄图实现共同主宰世界的美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等国很快对日宣战。国民党政府也于12月9日正式对日宣战。于是美、英与中国建立了联盟。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二十六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国家的联合宣言(即“二十六国公约”),保证互相援助,不与敌国缔结单独停战协订或和约。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中国成为盟军的一个战区。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     
1911年中国发生了一次推翻清朝(1644—1911)封建专制统治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这一年按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是“辛亥”年,所以叫做“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是由“铁路风潮”掀起的。1911年5月9日,清政府颁布“上谕”,实行“铁道国有”政策。18日,任命满州贵族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要他去强行接收川、鄂、湘、粤四省的商办铁路公司。20日,与英、美、德、法四国签订了《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向这四国组成的银行团“借款筑路”。这一卖国行为立即遭到四省人民  相似文献   

15.
尽管距离乔治·奥维尔110年诞辰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但从美国来的学者告诉我,已经有机构在联系美、英、苏的学者,为他的110年诞辰作准备。在奥维尔100周年诞辰时,英美约300位学者在威尔斯利聚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国外家谱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对国外家谱网站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美、英、澳、加四国档案馆网站家谱档案利用平台建设的优势。在借鉴国外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可取经验的基础上,谈谈我国开发利用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时应注意之处,以期对我国家谱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二次大战的硝烟刚刚飘散,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大国分区占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相继成立,两个  相似文献   

18.
由黎信选译、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编印的《西方新闻作品选读》将于今年上半年出版。全书共有八十六篇本世纪内美、英、法、苏等国记者采写的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9.
国外档案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英、美、加、澳四国国家档案网站为代表,通过用户的前台访问来探讨国外档案网站的整合状况,从各档案网站整合的资源类型、内容、范围,整合后的浏览效果、检索功能、特色服务几个方面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国外档案网站信息资源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记者张继民、陈金武著《最后大探险》一书,将由新华出版社最近出版。本书以轰动世界的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大陆探险为背景,真实地描述了中、法、美、苏、英、日六国六名队员联手协作,在南极冰原上同严寒、狂风、暴雪、裂隙展开拼搏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