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归类总结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我国所做的一些主要工作,包括:构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推进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提供了一些"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所需的重要保障。基于5年的实践,阐述了中国在综合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后倡导共建"一带一路"的一些主要因素,包括:中国通过增强国际贸易合作而增加进口,利用"一带一路"平台促进中国进一步的开放发展,以及促进中国边境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特别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有利于推进进一步的经济全球化和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更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5年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反映了世界历史潮流发展的基本方向,符合中国和相关国家的利益诉求,发展前景乐观可期;但是也要根据5年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一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农业战略格局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沿线遍布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众多的农业大国。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对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维护"一带一路"区域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针对"一带一路"农业空间格局、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农业双边贸易情况和主要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战略,包括:实施"土地进口"战略;以海外"高科技绿色农业园区"建设为桥头堡,示范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农业资源开发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农业国际合作发展联盟"全面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资源开发合作等。最后提出了创新农业合作模式,建设示范、保障性重点工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核心节点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的四川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以色列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也是典型的创新型国家,在电子信息、农业、水技术、生命科学等领域技术全球领先。本文梳理了以色列的科技创新情况,川以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深化川以科技创新合作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合作重点。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四区三带"自然生态旅游带和"六区三带"文化生态旅游带,连点成线串起"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区域网,培育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绿色产业,既可发挥沿线国家旅游资源互补优势,促进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又能破解"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破碎带、经济凹陷区"的两难问题,有效保护"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宝库和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实施生态文明旅游模式和大旅游模式,最终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带"两心四带七板块"的总体目标,将生态旅游业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我国林区生态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新兴增长极、转型升级的战略产业。文章提出7项针对性对策建议;(1)通过顶层设计,推进建立"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联盟和示范区;(2)加强交通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网络体系;(3)建立"发改协调,林业牵头,多部委合作"的金融支撑系统;(4)共同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国际生态旅游品牌;(5)积极扩大国际生态旅游交流与合作;(6)做好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及动态监测和评价工作;(7)加强沿线各个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支撑能力,以期为"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经济建设和全方位外交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明确提出,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这充分体现了党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心。中国老科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基于自身特点,提出实施"银发计划",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发展,是学习贯彻十九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合作平台,南亚东南亚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云南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如何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云南省先进适用性技术和产品向周边国家转移,实现共建共享,对云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在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促进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技术转移和区域国际科技合作的条件基础与现状,提出了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展国际技术转移的机制模式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展现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现状,进一步推动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以"中国一带一路网"上公开的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关信息为基础,基于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港澳重点实验室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论文数据,对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做法、可把握的机遇、现存的难点三个层面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港澳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商贸合作,涉及科技创新合作相对较少,大多集中在港澳地区的优势领域;国家的大力支持,特区政府的重视以及香港的专业服务和澳门的中葡平台优势是推动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香港和澳门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形势或空间困局。为突破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现状,提出发挥香港专业服务优势、以澳门为媒介开展中国-葡语系国家合作来推动港澳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实证数据,研究了"一带一路"信息化发展格局,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数字鸿沟",同时各国信息产业贸易发展格局极不均衡。进而提出了我国针对"一带一路"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即突破"数字鸿沟",沿"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通过输出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深化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建设数字"一带一路"。最后给出了我国制定针对"一带一路"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建议,即积极开展顶层设计、组建信息化发展共同体、推进卫星通讯及跨境光缆建设、扶持信息产业企业走出国门、推进智慧城市及世界城市建设、加强"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及"互联网+跨境物流合作"等。文章以国际的视野、科学的分析助力国家的顶层战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及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社会发展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指引和历史定位,并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做出一些重大判断。联想到中国推进的"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战略的实施,也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加强,其中之一就是在注重"资金带动"的同时,更要坚持"科技引领"。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为例,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揽的工程项目很多,也取得很大成绩,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但细究其运作方式和资金来源,会发现多数工程都是由中国政府进行对外无偿援助或提供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东南亚国家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该倡议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其目的在于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从而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流互鉴,进一步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国家战略和合作倡议,它秉承了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了增进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往来、实现政治互信等战略主张,这些对于建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以经济互惠打造利益共同体,以政治合作打造安全共同体,以文化交融打造文化共同体,以更好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省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对策进行研究.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热点、"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从人才、产业、环境、平台、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省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与优势,在此基础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推进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优势产业合作、实施开放有效人才政策等8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共建"一带一路"也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共同愿景,为沿线国家深化互利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中科院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自身科技创新工作特点,启动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其中包括针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需求,凝练科教合作计划,推进与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相关国家科研和学术机构的务实合作,为所在国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其科研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文章以中科院与斯里兰卡有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共建"中斯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科教中心"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乌兰察布市是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境内的最好地区之一。本文将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分析乌兰察布市皮革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凝聚国际组织力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科协鼓励所属全国学会和国际组织,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构建国际网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领域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人才联合培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017年5月份,我国举行了关于"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在贸易经济方面进行合作,获得双赢,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根据自己的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的经济本质,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云南科技管理》2015,(1):32-47
<正>2015年,云南省科技计划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坚持实施"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入实施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大科技对外开放与合作,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构建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为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科技合作环境看,新冠疫情爆发使上海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在面临空前挑战的同时,又"危"中有"机"。在分析上海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提出上海未来推进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亟需科技支撑。由科技部立项的首个针对"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的国家科技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启动,将为"一带一路"和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基础科技和战略决策科学支撑,对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远东开发战略和万里茶道振兴计划以及蒙古草原丝绸之路战略与中国东北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该项目内容和预期成果丰硕,重点考察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跨境地带"五带六区"不同空间尺度地理环境本底与格局、战略性资源格局与潜力、城市化与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获取相关数据,绘制专题图集,出版系列科学考察报告和提交战略咨询报告,建立信息网络共享平台。该项目将携手中蒙俄140多位科学家,推进多学科联合科学考察创新突破,促进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交叉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和野外台站观测实验手段,依托"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建立的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点、线、轴、带、面"新型国际科学考察。本刊将连续跟踪报道相关动态和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正像参加5月中旬于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际组织和代表覆盖了官产学研各领域,"一带一路"战略所架构的,是全方位国际合作的宏大格局,科技不可或缺。事实上,由中科院牵头,以中亚五国、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国家科学院为主体,以中东、东南亚、南亚、欧洲国家的科研机构为补充,推荐各国顶尖科学家参与创建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