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报道要想得到好的社会效果,必须注意科学性。那么什么是科技报道的科学性呢?概括地说,它是指科技报道的内容要符合科学规律。科学性是科技报道的本原。没有科学,就没有科技报道,也就是说科学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相似文献   

2.
李跃军 《新闻前哨》2000,(12):36-37
医学科技新闻是科技新闻的一个分支,它的任务是传播医药卫生科技方面的新信息、新技术、新成就、新风貌等。由于其报道自身、客体及受众的特性,采编人员应牢固树立新闻意识,把握以下原则,以增强医学科技新闻的可读性、新颖性、知识性。一、坚持公正的科学态度,报道事实准确、实事求是。科学性是医学科技新闻的灵魂,它要求选题必须在科学上具有重要价值;报道内容要具有科学上的准确性,符合科学原理;写之前要分析是真科学,还是伪科学,如心灵感应、伪气功、思维传递等内容一般不宜公开报道。凡是直接用于人体的新疗法、新技术、新药…  相似文献   

3.
农村科技报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科技新闻,二是农村科普宣传.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使命都是传播与农村有关的科学思想,普及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考虑到农村听众尤其是农民听众的种种情况和广播又稍纵即逝的特点,增强科技报道的可听性显得十分重要.实践证明,增强农村科技报道的可听性,必须抓好农村科技报道的科学性、新闻性、通俗性和针对性.1 科学性是农村科技报道可听性最基本的要求.它传播的内容、宣传的观点必须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真实准确.因此,农村科技报道的可听性首先应考虑内容的科学性.怎样保证农村科技报道内容的科学性呢?首先,报道者要认真学习唯物主义观点,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报道.如记者在农村采访时,群众反映有人自称有用科学方法炼制的转胎秘方,孕妇吃了保证生男孩.群众问到底有没有保证生男孩的转胎药.记者一听,就知道这纯粹是骗人钱财的鬼把戏.于是记者采访医学专家,撰写《生男生女有奥秘》的科技报道,无情揭露“科学骗子”的骗钱伎俩.报道播出后引起了农村听众的浓厚兴趣.二是要多向有关专家请教,请专家为农村科技报道的科学性把关.如1994年,天文学家作出了彗星(民间称扫帚星)撞击木星的科学预报,同时记者收到许多来信,说民间传闻“扫帚仙  相似文献   

4.
报道科技新闻要有科学态度,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命题。难道能以不科学、反科学的态度报道科技新闻吗?理是这么个理。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落到近些年报道的科技新闻时,觉得这个意在不言之中的命题,确有议论一番的必要。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既不允许夸大,更不允许作假。以科学态度报道科技新闻,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应当是真实的、准确的,另一层是对所报道的事实的评价应当是恰如其分的。新闻的生命是真实。科技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分支,自然不能脱离这个根本前提。而科技新闻的真实  相似文献   

5.
做好科技报道首先要尊重科学规律,用科学的写作手法来阐述科学发现,成果和问题,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作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切忌言过其实,夸大成果,轻言突破. 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科技事实、科技现象所进行的科学性、知识性的报道.随着人类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深入人心,科技类新闻占据了各类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成为大众了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和发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新近发生的科技及其有关事实所进行的科学性、知识性的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不佳。目前我国科技新闻报道尤其是平面媒体科技新闻写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科学性是科技新闻的灵魂,有了科学陛,配上相应的表现形式科技新闻就一定能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6,(2)
用科学的态度报道对外科新闻刘荣庆谨慎、公正,留有余地科技新闻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是统一的、合二而为一的。背离了科学性,也就背离了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的原则。诸如夸大事实,为猎奇而虚构、封建迷信,均与科技报道无缘。科学上的不同见解和看法,可以在报道中点出来,...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闻是关于科学技术和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相互关系中的新鲜事实的报道。科技新闻报道要讲科学性,既指所报道的科技事实要科学,也包括对科技事实的报道要全面、客观、真实,即报道方法也要科学。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科技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呢?我的体会是: 一、加强科学知识修养,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江泽民在谈到记者的素质时曾说:“要打好知识根底。知识就是力量。首先要掌握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直接有关的知识……科技知识也应尽可能多学一些。”在科技新闻报道的实践中,采编人员的科学知识修养如何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可能还记得“牛肉西红柿”的爆炸性新闻,这则科技新闻一经发布便轰动了全世界。西德一家著名研究所培育出了“牛肉西红柿”,这将意味着人类从此能彻底解决食物不足和蛋白质匮乏问题。这则消息被世界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我国一些新闻媒体也做了大量宣传报道,炒得很热。尽管当时这则消息的各新闻要素齐全,即研究所名称、科学家姓名、研究方法、新成果获得时间等都交代明确,无可非议,然而这的确是一则假新闻。它是西方一  相似文献   

9.
从科技新闻的功能看,它一方面要报道最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让读者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一方面要宣传现代化科技知识,满足人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由此可见,科技新闻除新闻共有的真实、快速等特点外,最突出的自身特点就是科学性和知识性。 一、科学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联系越密切,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也就越强烈,科学普及的工作也就越受到重视。科技报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者,新闻的科学性更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报道科技新闻要有科学态度,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命题。难道能以不科学、反科学的态度报道科技新闻吗?理是这么个理。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落到近些年报道的科技新闻时,觉得这个意在不言之中的命题,确有议论一番的必要。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既不允许夸大,更不允  相似文献   

11.
“新闻常新”,这是对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方式、语言、风格、写作技巧,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记者不仅需要报道有关国家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报道科技、文化、人物等其它方面的内容。新闻报道题材的扩大带来了新闻报道方式和语言的大创新。为了让新闻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许多媒体的内容结构设置中,科技报道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没有专职的科技记者,没有固定的版面、栏目,一些重大科技新闻、科技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报道。科技新闻跟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有着较大的不同,主要是一般读者难懂。但科技新闻与其他的新闻也有共同的属性,就是可读性。所以,科技报道就要突出"翻译"和解释作用,把高科技从象牙塔拉回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日益嵌入我们的生活,其关于新兴和争议性科学的报道也影响着我们对于新闻事件的认知和理解。"韩春雨事件"自2016年5月以来持续发酵,本文将以澎湃新闻客户端关于"韩春雨事件"的报道为个案,探讨新媒体关于争议性科学的报道方式和策略。本文研究发现,新媒体新兴和争议性科学的报道偏向于"重报道,轻科学"以及科技报道的新闻价值让位于娱乐价值。假如要改变这种现状,首要的是加强新媒体科技记者的专业素养,其次需要规范新媒体组织自身的运营,缩小受众的兴趣、需求与报道内容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如今,大众传媒对于科学界的关注与日俱增,新闻中的科技信息的含量越来越多。同时,公众对十科技新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事实上,由于科学技术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对其进行报道并非易事,而公众对科技新闻的要求,结合了新闻性、科学性和通俗性这三个方面。新闻  相似文献   

15.
孙朋 《视听界》2002,(3):44-45
科技新闻是新闻机构对科学与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报道,它要求迅速及时,真实可靠,以事实说话,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科技新闻主要有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等表现形式,担负着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们的新闻传播机构每天都要发布大量的科技新闻,而这些科技新闻,并不是都受读者的欢迎。原因在哪里?这主要是因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不强,即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和生动性不能有机结合。科学性是科技新闻可读性的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发现、新发  相似文献   

17.
郑莉民 《新闻世界》2012,(11):17-18
科技新闻除了要写得准确到位外,生动耐读更是其生命力所在。否则,科技新闻一旦进入“论文式”和“鉴定式”的误区,写出来的报道“圈内人”不爱看,“圈外人”看不懂,宣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性,趣味性,深入浅出,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将理性概念感性化,使报道贴近百姓,科技报道才会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我从事医疗科技新闻报道已有十多年了,在区内外新闻单位先后发表了300多篇稿件。根据自己的采写实践谈点体会。科技新闻应有科学性的鲜明特点,负有传播科学知识和科技新信息的使命。但它又不能像科普作品那样专业化。采写医疗科技新闻经常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兼顾它的新闻性、科学性和群众性。首先要考虑医疗科技素材是否有新闻价值。此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活与科学越来越近,同时人们对科学、健康的生活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新时期的医疗卫生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医疗卫生报道该怎样给读者以科学的引导呢? 首先要“近”,就是贴近。也就是要通俗易懂。因为卫生科技新闻常常会涉及新技术新疗法、医学科研成果等医疗科技内容,经常要“遭遇”到一些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医学专门名词术语。如何把这些深奥难懂的医学术语“翻译”过来,使它既科学严谨,又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既让业内人员看了认可,又让普通读者看得懂、喜欢看,是采写者不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之前时政报道不接地气、创新力不够与指令性要求过多有关,那么当前,就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以"走转改"的要求和做法,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宣传味道过重、表现形式不佳),达到有效宣传目的。力争做到"时政新闻要有厚度、经济报道要有深度、民生新闻要有温度、宣传报道要有尺度"。具体地说,就是时政新闻按新闻规律办事,突出新闻性,压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程序性、简报式报道,突出其中的新闻内容;民生新闻要体现人文关怀,呈现民生幸福,要有任务、故事;经济新闻要有内涵,突出具体做法、经验,减少成就性的概念式报道。增加体验式报道、系列报道、主题报道,这是摆在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栏目前的一个既传统又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