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校园文化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新时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制度建设、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和塑造大学精神,从而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保障。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环境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然而我国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内容上存在着缺失.校园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定位不准确,缺乏对大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人文精神的培育,缺乏对生态文化的培育和传播,缺乏对社会不良思潮的"抵抗力".就要建设高校校园文化,要重视对大学精神的培育,积极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强化教师、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引领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引领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形式,又预示着其影响力和结果。省属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大学精神的缺失,凸显出边缘化与功利化的时弊,存在凝聚力和影响力不足、形式化和浅表化实效性困境。以大学精神匡济以上弊端,需回归和重新审视大学精神,对之予以重拾与凝练,首先要在制度和理念上保证大学精神的"在场"。通过创新机制和载体、突出地方师范大学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重视精神育人等途径实现大学精神的播撒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精神的体现.长期以来,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只有认清结症所在,创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才能增强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首先探讨了大学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然后重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精神教育的措施,以期推动大学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园精神的内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作章 《江苏高教》2007,(2):122-123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而大学校园精神则是大学人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和文化心理状态.二者既有联系,又在生成机制、存在样态、作用对象与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是大学人自觉追求、主动塑造的过程,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办学传统中积淀孕育而生的过程,是一个薪火相传、不断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闫金红 《教育探索》2006,(12):91-92
大学,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办大学就要建设校园文化。针对中国高校校园文化中建设存在的问题,若打造中国校园文化工程应做到:着力进行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积极开拓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规范师生操守;重建校园视觉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创建优良学风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新时期可通过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发扬校园文化传统、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等新方法、新思路培育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价值是文化存在的根据,是文化生命力的标志,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大学文化作为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及关表现形式的总和,其核心是精神文化。大学文化建设本质上必然以人的价值为主导,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相统一的教育文化回归。建设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创新和发展校园文化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大学存在的根基,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中国教会大学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形式多样、和谐统一、效果明显,有着极强的借鉴价值.文章从中国教会大学的环境载体、人员载体、社团载体三个方面的探讨入手,力求理清其载体形式和运行机制,为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