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实现语文交际工具最突出的要求。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得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中就包括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口语交际能力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必备的能力之一。经常训练学生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进行言语交际,能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从小具备优秀的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是人们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种种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是人们进行日常交际、思想交流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具有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因此,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中就包括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口语交际能力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必备的能力之一。经常训练学生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进行言语交际,能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从小具备优秀的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王子敏 《课外阅读》2011,(11):319-319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人们在相互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采的待人接物、接受新事物、解决困难能力强弱的标志.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也安排了"口语交际",意义在于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使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课是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语文课型,是依据规定的教学内容,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交际的实践课。本实践旨在通过口语交往的实践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言语交际,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并在具体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交际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能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态度。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统编本教材口语交际教学是以各种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功能、构建语言框架和发展语言思维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言语习惯和交际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顾名思义是口头语言的交往。口头语言是人们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经常影响每个人社会交际的效率,甚至担负起了交际成败的重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低年级抓起,把口语交际抓牢、抓实。为此,需要铺实“三大阵地”,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是人类表情达意、相互间交流的重要手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原来的“听”和“说”合并为“口语交际”,确立了培养中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好自己的口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语言.儿童的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与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今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口语交流 小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要他们态度大方、有礼貌、言之有序地进行口语交流,却很困难.为了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训练,使口语交际练习建立在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如教学“借铅笔”一图时,教师可以先根据思考题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并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同学之间借学习用品时的情景,说说向别人借东西或还东西时应是什么态度,该怎样说话.然后根据图意连起来,把“小猴向熊猫借铅笔,用过之后把铅笔还给熊猫”的过程讲清楚.由于这一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联系,因此学生说得很好,课堂气氛很热烈.最后,让学生当堂演练借东西和归还东西的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程晓丽 《新疆教育》2013,(9):118-118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对应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因此,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缘起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对个人至关重要,而且对促进整个社会的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  相似文献   

16.
罗亚丽 《宁夏教育》2006,(12):27-2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交往的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小学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更重要的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说,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顺利完成口语交际。将来的社会,更注重人际交往,能说会道,将会给孩子的将来带来极大的成功,从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培养学生的敢说、会说是何其重要。但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人们运用口语语言。我说你听,你说我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双向互动的语言活动。口语交际是一个人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待人处事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孛旨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它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口语交际盼训练,不能仅以每单元提供的训练内容为准。要时时、处处随机的选择恰当的话题,对学生加以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而人手:  相似文献   

20.
新大纲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小学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更重要的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符合小学语言学科的性质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